吳鞠通醫案一.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66kb)。
吳鞠通醫案一
序
醫案之作,于明人。《四庫全書》醫家類著錄薛己、陳桷兩家醫案,世鮮傳本。惟明?江《名醫類案》、國朝魏之《續名醫類案》,乾隆間長塘鮑氏刊行之,同治間有重刻本。江氏征引古今方論,附以評語,頗多辨証;魏氏采摭尤繁富,而不能免蕪雜之累。若喻嘉言《寓意草》,自述其所治驗,而不以醫案名;葉天士《臨証指南》,盛行吳越間,市醫淺學,奉若科律,然中多門弟子偽托,不皆出于天士。故純駁互見,膠柱鼓瑟,貽誤后來,識者病焉。淮陰吳鞠通氏,以醫名大江南北,所著《溫病條辨》,上為吳又可之諍臣,下導王孟英之先路,亦既家有其書矣。金君月笙覃精靈蘭之秘,博觀醫家書,得鞠通氏醫案手稿,分類編次,厘為五卷。金君謹齋為排印行之,而督余序其端。余于醫學無所得,顧少而善病,頗事涉獵,因受而卒業為。竊嘆是書也,可以為醫門之階梯矣。其辨微也,分肌擘理,若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其糾繆也,若老吏讞獄,雖情偽萬變,執吾法以繩之,而無所于撓。至若療章氏顛狂之疾,而先激其羞惡之良心,幾幾于窮理盡性之學。治陳某腫脹之疾,與陳頌帚論藥,齊輕重以決其效不效,折座客之氣,而卒以服頌帚之心。于戲,可不謂神矣乎。昔杭先生大宗序《名醫類案》,括以三言︰曰審脈,曰辨藥,曰慎思,其論絕偉。余于是書,則但取鞠通氏之自道,曰"認証無差"一言盡之矣。認証無差,非多讀古書,善察時變者不能。今世言醫者十九下工耳。不讀古書,不察時變,苟焉以醫為市,其戕賊于芒昧中者,不知其凡幾矣。夫守一家之言,詎遂足為高手醫。然得是書而深究其處方用意之所在,觸類以充其識,隅反以神其悟,由是上通五運六氣、三部九候之旨,不愆于湯齊先后緩急之序,毋以學醫人費蒙世詢病,馴至于診潛消,民無夭札,則金君傳布是書之舉,不誠為仁人之用心矣乎﹗
歲在柔兆執徐涂月吳慶坻序
吳鞠通醫案卷一
風溫
初六日風溫,脈浮數,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穢濁上干清陽。醫者誤認為痰飲陰邪之干清陽,而用薤白湯。又有誤認傷寒少陽經之脅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無怪乎譫語煩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議辛涼治溫以退熱,芳香逐穢獨以止痛。
連翹(三錢)知母(錢半)藿香梗(二錢)銀花(三錢)苦桔梗(二錢)牛蒡子(二錢)人中黃(一錢)薄荷(八分)石膏(五錢)廣郁金(錢半)
牛黃清心丸一丸,日三服。
初七日風溫誤汗,昨用芳香逐穢,雖見小效,究未能解。今日脈沉數,乃上行極而下也,渴甚。議氣血兩燔之玉女煎法,合銀翹散加黃連。夜間如有譫語,仍服牛黃丸。
生石膏(八錢)連翹(四錢)知母(四錢)生甘草(二錢)丹皮(五錢)真川連(錢半)
銀花(六錢)細生地(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煮取三碗,分三次服。
初八日大勢已解,余焰尚存,今日脈浮,邪氣還表。
連翹(二錢)麥冬(五錢)銀花(六錢)白芍(錢半)丹皮(二錢)炒知母(一錢)黃芩炭(八分)細生地(三錢)生甘草(一錢)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九日脈沉數有力,邪氣入裡,舌老黃微黑,可下之。然非正陽明實証大滿、大痞可比,用增液足矣。
元參(兩半)麥冬(一兩)細生地(一兩)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完。如大便不快,再作服,快利停服。
初十日昨服增液,黑糞已下。舌中黑邊黃,口渴,面赤,脈浮,下行極而上也。自覺飢甚,陽明熱也。仍用玉女煎加知母,善攻病者,隨其所在而逐之。
生石膏(八錢)細生地(五錢)生甘草(三錢)生知母(六錢)麥冬(六錢)白粳米(一撮)
斷不可食粥,食粥則患不可言。
十一日邪少虛多,用複脈法,二甲複脈湯。
姚三十二歲三月初二日風溫誤認傷寒發表,致令神呆譫語,陽有汗,陰無汗,大便稀水不爽,現下脈浮,下行極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歸血分也。
連翹(二錢)銀花(三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丹皮(二錢)犀角(二錢)桑葉(一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
牛黃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初三日昨用清膻中法,今日神識稍清,但小便短,脈無陰,大便稀水。議甘苦合化陰氣法,其牛黃丸仍服。
大生地(五錢)真川連(一錢)生牡蠣(一兩)黃芩(二錢)丹皮(五錢)犀角(三錢)麥冬(五錢)人中黃(一錢)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明早再一帖。
初四日即于前方內去犀角,加︰
生鱉甲(一兩)白芍(一兩)
初五日大熱已減,余焰尚存,小便仍不快,用甘苦合化陰氣法。
細生地(八錢)炒黃柏(二錢)丹皮(四錢)炒知母(二錢)連心麥冬(六錢)生甘草(二錢)生白芍(四錢)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黃芩(二錢)
今晚一帖,明日二帖。
初七日溫病已解,邪少虛多,用複脈法。
真大生地(六錢)炒白芍(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炙甘草(二錢)麻仁(三錢)生牡蠣(六錢)知母(二錢)黃柏(二錢)生阿膠(三錢)
三帖三日。
十一日熱淫所遏,其陰必傷,議于前方內去黃柏、知母,加鱉甲、沙參,以杜病后起燥之路。即于前方內去知母、黃柏、加︰
生鱉甲(六錢)沙參(三錢)湯甲子年四月十三日風溫自汗。
連翹(三錢)銀花(二錢)甘草(一錢)苦桔梗(二錢)杏仁(二錢)牛蒡子(三錢)薄荷(八分)豆豉(二錢)蘆根(三把)
今晚二帖,明早一帖,午前服完。
十四日即于前方內加︰連心麥冬(三錢)細生地(三錢)
王十歲風溫發疹,初起肢厥,脈不甚數,勢非淺鮮。
連翹(五錢)薄荷(三錢)甘草(二錢)牛蒡子(五錢)桑葉(三錢)荊芥穗(三錢)藿梗(四錢)郁金(三錢)桔梗(五錢)元參(五錢)蘆根湯煎
共為細末,六錢一包,一時許服一包,明日再服。
李六十歲三焦濁氣不宣,自覺格拒,用通利三焦法,仍以上焦為主。
藿梗(三錢)廣皮炭(二錢)郁金(二錢)桔梗(三錢)黃芩炭(錢半)杏仁(三錢)連翹(錢半)服三帖病痊。
陳氏七十歲風溫,咳嗽粘痰,脈弦數,曾吐血絲、血沫,此風溫而誤以治風寒之辛溫法治之也。當用辛涼甘潤。
桑葉(二錢)生甘草(一錢)白扁豆皮(三錢)沙參(三錢)杏仁(二錢)桔梗(二錢)茶菊(二錢)麥冬(二錢)梨皮(五錢)
以上三人,溫病日久不解,六脈全無,目閉不言,四肢不動,宛如死去。有一日一夜者,有二日者,有三日者,有手足不溫,亦不甚涼者,有涼如冰者,有微溫者,誠如吳又可所雲體厥脈厥之証。僉用紫雪丹續續灌醒,繼以複脈湯收功。
趙二十六歲乙酉年四月初四日六脈浮弦而數,弦則為風,浮為在表,數則為熱,証現喉痛。卯酉終氣,本有溫病之明文。雖頭痛身痛惡寒甚,不得誤用辛溫,宜辛涼芳香清上。蓋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
桔梗(五錢)豆豉(三錢)銀花(三錢)人中黃(二錢)牛蒡子(四錢)連翹(三錢)荊芥穗(五錢)郁金(二錢)蘆根(五錢)薄荷(五錢)煮三飯碗,先服一碗,即飲百沸湯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飲湯。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熱盡退。
初六日身熱雖退,喉痛未止,與代賑普濟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愈 ......
吳鞠通醫案一
序
醫案之作,于明人。《四庫全書》醫家類著錄薛己、陳桷兩家醫案,世鮮傳本。惟明?江《名醫類案》、國朝魏之《續名醫類案》,乾隆間長塘鮑氏刊行之,同治間有重刻本。江氏征引古今方論,附以評語,頗多辨証;魏氏采摭尤繁富,而不能免蕪雜之累。若喻嘉言《寓意草》,自述其所治驗,而不以醫案名;葉天士《臨証指南》,盛行吳越間,市醫淺學,奉若科律,然中多門弟子偽托,不皆出于天士。故純駁互見,膠柱鼓瑟,貽誤后來,識者病焉。淮陰吳鞠通氏,以醫名大江南北,所著《溫病條辨》,上為吳又可之諍臣,下導王孟英之先路,亦既家有其書矣。金君月笙覃精靈蘭之秘,博觀醫家書,得鞠通氏醫案手稿,分類編次,厘為五卷。金君謹齋為排印行之,而督余序其端。余于醫學無所得,顧少而善病,頗事涉獵,因受而卒業為。竊嘆是書也,可以為醫門之階梯矣。其辨微也,分肌擘理,若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其糾繆也,若老吏讞獄,雖情偽萬變,執吾法以繩之,而無所于撓。至若療章氏顛狂之疾,而先激其羞惡之良心,幾幾于窮理盡性之學。治陳某腫脹之疾,與陳頌帚論藥,齊輕重以決其效不效,折座客之氣,而卒以服頌帚之心。于戲,可不謂神矣乎。昔杭先生大宗序《名醫類案》,括以三言︰曰審脈,曰辨藥,曰慎思,其論絕偉。余于是書,則但取鞠通氏之自道,曰"認証無差"一言盡之矣。認証無差,非多讀古書,善察時變者不能。今世言醫者十九下工耳。不讀古書,不察時變,苟焉以醫為市,其戕賊于芒昧中者,不知其凡幾矣。夫守一家之言,詎遂足為高手醫。然得是書而深究其處方用意之所在,觸類以充其識,隅反以神其悟,由是上通五運六氣、三部九候之旨,不愆于湯齊先后緩急之序,毋以學醫人費蒙世詢病,馴至于診潛消,民無夭札,則金君傳布是書之舉,不誠為仁人之用心矣乎﹗
歲在柔兆執徐涂月吳慶坻序
吳鞠通醫案卷一
風溫
初六日風溫,脈浮數,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穢濁上干清陽。醫者誤認為痰飲陰邪之干清陽,而用薤白湯。又有誤認傷寒少陽經之脅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無怪乎譫語煩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議辛涼治溫以退熱,芳香逐穢獨以止痛。
連翹(三錢)知母(錢半)藿香梗(二錢)銀花(三錢)苦桔梗(二錢)牛蒡子(二錢)人中黃(一錢)薄荷(八分)石膏(五錢)廣郁金(錢半)
牛黃清心丸一丸,日三服。
初七日風溫誤汗,昨用芳香逐穢,雖見小效,究未能解。今日脈沉數,乃上行極而下也,渴甚。議氣血兩燔之玉女煎法,合銀翹散加黃連。夜間如有譫語,仍服牛黃丸。
生石膏(八錢)連翹(四錢)知母(四錢)生甘草(二錢)丹皮(五錢)真川連(錢半)
銀花(六錢)細生地(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煮取三碗,分三次服。
初八日大勢已解,余焰尚存,今日脈浮,邪氣還表。
連翹(二錢)麥冬(五錢)銀花(六錢)白芍(錢半)丹皮(二錢)炒知母(一錢)黃芩炭(八分)細生地(三錢)生甘草(一錢)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九日脈沉數有力,邪氣入裡,舌老黃微黑,可下之。然非正陽明實証大滿、大痞可比,用增液足矣。
元參(兩半)麥冬(一兩)細生地(一兩)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完。如大便不快,再作服,快利停服。
初十日昨服增液,黑糞已下。舌中黑邊黃,口渴,面赤,脈浮,下行極而上也。自覺飢甚,陽明熱也。仍用玉女煎加知母,善攻病者,隨其所在而逐之。
生石膏(八錢)細生地(五錢)生甘草(三錢)生知母(六錢)麥冬(六錢)白粳米(一撮)
斷不可食粥,食粥則患不可言。
十一日邪少虛多,用複脈法,二甲複脈湯。
姚三十二歲三月初二日風溫誤認傷寒發表,致令神呆譫語,陽有汗,陰無汗,大便稀水不爽,現下脈浮,下行極而上也。先渴今不渴者,邪歸血分也。
連翹(二錢)銀花(三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丹皮(二錢)犀角(二錢)桑葉(一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
牛黃清心丸,三次服六丸。
初三日昨用清膻中法,今日神識稍清,但小便短,脈無陰,大便稀水。議甘苦合化陰氣法,其牛黃丸仍服。
大生地(五錢)真川連(一錢)生牡蠣(一兩)黃芩(二錢)丹皮(五錢)犀角(三錢)麥冬(五錢)人中黃(一錢)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明早再一帖。
初四日即于前方內去犀角,加︰
生鱉甲(一兩)白芍(一兩)
初五日大熱已減,余焰尚存,小便仍不快,用甘苦合化陰氣法。
細生地(八錢)炒黃柏(二錢)丹皮(四錢)炒知母(二錢)連心麥冬(六錢)生甘草(二錢)生白芍(四錢)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黃芩(二錢)
今晚一帖,明日二帖。
初七日溫病已解,邪少虛多,用複脈法。
真大生地(六錢)炒白芍(六錢)連心麥冬(六錢)炙甘草(二錢)麻仁(三錢)生牡蠣(六錢)知母(二錢)黃柏(二錢)生阿膠(三錢)
三帖三日。
十一日熱淫所遏,其陰必傷,議于前方內去黃柏、知母,加鱉甲、沙參,以杜病后起燥之路。即于前方內去知母、黃柏、加︰
生鱉甲(六錢)沙參(三錢)湯甲子年四月十三日風溫自汗。
連翹(三錢)銀花(二錢)甘草(一錢)苦桔梗(二錢)杏仁(二錢)牛蒡子(三錢)薄荷(八分)豆豉(二錢)蘆根(三把)
今晚二帖,明早一帖,午前服完。
十四日即于前方內加︰連心麥冬(三錢)細生地(三錢)
王十歲風溫發疹,初起肢厥,脈不甚數,勢非淺鮮。
連翹(五錢)薄荷(三錢)甘草(二錢)牛蒡子(五錢)桑葉(三錢)荊芥穗(三錢)藿梗(四錢)郁金(三錢)桔梗(五錢)元參(五錢)蘆根湯煎
共為細末,六錢一包,一時許服一包,明日再服。
李六十歲三焦濁氣不宣,自覺格拒,用通利三焦法,仍以上焦為主。
藿梗(三錢)廣皮炭(二錢)郁金(二錢)桔梗(三錢)黃芩炭(錢半)杏仁(三錢)連翹(錢半)服三帖病痊。
陳氏七十歲風溫,咳嗽粘痰,脈弦數,曾吐血絲、血沫,此風溫而誤以治風寒之辛溫法治之也。當用辛涼甘潤。
桑葉(二錢)生甘草(一錢)白扁豆皮(三錢)沙參(三錢)杏仁(二錢)桔梗(二錢)茶菊(二錢)麥冬(二錢)梨皮(五錢)
以上三人,溫病日久不解,六脈全無,目閉不言,四肢不動,宛如死去。有一日一夜者,有二日者,有三日者,有手足不溫,亦不甚涼者,有涼如冰者,有微溫者,誠如吳又可所雲體厥脈厥之証。僉用紫雪丹續續灌醒,繼以複脈湯收功。
趙二十六歲乙酉年四月初四日六脈浮弦而數,弦則為風,浮為在表,數則為熱,証現喉痛。卯酉終氣,本有溫病之明文。雖頭痛身痛惡寒甚,不得誤用辛溫,宜辛涼芳香清上。蓋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
桔梗(五錢)豆豉(三錢)銀花(三錢)人中黃(二錢)牛蒡子(四錢)連翹(三錢)荊芥穗(五錢)郁金(二錢)蘆根(五錢)薄荷(五錢)煮三飯碗,先服一碗,即飲百沸湯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飲湯。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熱盡退。
初六日身熱雖退,喉痛未止,與代賑普濟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