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2 > 正文
编号:11612861
《内经》成书年代.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61kb)。

    .【教学内容】

    1.《内经》的学术价值。

    2.《内经》成书年代的各种观点及成书时间上下限的理由。

    3.《内经》的流传情况及主要版本。

    4.《内经》、《素问》、《灵枢》书名含义。

    5.《内经》历代研究情况、注家及注本。

    6.《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目的要求】

    1.了解《内经》的成书时代与作者。

    2.了解《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书名含义。

    3.了解《内经》的流传简况。

    4.了解《内经》的历代研究简况、主要注家与注本。

    5.了解《内经》的基本内容。

    【引言】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

    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名著,其中不少记载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学派主张和其他自然学科的成就,这些内容又与医学相互渗透,深刻地影响着医学,遂使该书成为一部以医学为主而涉及多学科的巨著。千百年来,众多医家及有关学科专家对《内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注疏、专论大量问世,使之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内经学,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

    【成书时代及作者】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有162篇论文,其中多数篇章是以黄帝与岐伯

    等问答的体裁写成。书名冠以"黄帝",仅是崇古假托。本节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讨论《内

    经》成书时代及作者。

    1.古今关于《内经》成书时代与作者的不同观点。

    2.从文献分析《内经》成编年代的上、下限。

    3.从《内经》理论体系分析其成编的年代。

    1.古今关于《内经》成书时代与作者的不同观点。

    关于《内经》的真正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古今多有歧见。就成书时代而论,言其早者谓春秋战国;有谓战国秦汉者、西汉淮南王所作者、秦汉及其以后人所作者。晚近,不少学者将《内经》与《礼记》、《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等书进行比较印证,有的从文字、音韵、方言等方面研究,也分别得出《内经》成书于战国或秦、汉的结论。还有些学者对照东汉章帝时班固所撰集的《白虎通》,认为《内经》的脏腑--五行学说的建立应在西汉末至东汉末之间;有据《内经》大大晚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帛书,从而提出《内经》当成书于东汉时期。结论虽不同,但对《内经》确非一时一 人之作,则是多数学者的共同见解。

    如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序》:"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如明·方孝儒《逊志斋集》:"世之伪书众矣,如《内经》称黄帝,《汲冢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如明·郎瑛《七修类稿》:"《素问》文非上古,人得知之。以为即全元起所等,犹非隋唐文也。唯马迁刘向近之,又无此著义语。宋·聂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以为淮南王之作。"如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谓,此书(指《素问》)有失侯失王之语,秦灭六国,汉诸侯王国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脏气法时,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曰日昳,曰下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又有言岁甲子,言寅时,则又汉后人所作。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论也。"

    2.从文献分析《内经》成编年代的上、下限。

    通过分析《内经》诸篇,可以看到不同篇章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纪时纪年、学术思想、医

    理之粗精、诊疗技术的运用以及文章笔法、文字使用、篇幅大小等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在《内经》成书之前,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论文,甚至学术流派,早已先后产生并且流传着,经过整理、加工、补充和完善而编辑成册,遂成为《黄帝内经》一书。因此,可以说《内经》具有论文汇编的性质。即使其成编之后,随着年移代革,辗转传抄,也有一些增删移易。当然,后世的增删移易,不能改变《内经》的成编时代。

    1].《内经》成编年代下限当以西汉末年的《七略》为标志。

    2].《内经》成编年代上限当以《史记》为标志。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该书是据《七略》(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成书于西汉末年)"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七略》中具体校方技书者是李柱国,史载李柱国校勘医书的时间是公元前26年(西汉河平三年)。这就是说,西汉末成帝年间,《内经》已经成编,录入《七略》,这便是《内经》成书的下限。《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书中重笔书写了各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先秦诸子及其著作皆有介绍,并专为扁鹊、仓公等医家作传,唯未提《内经》之名。可以推想当时《内经》并未成书流传。另外,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阳庆传给仓公的一批医书中,有为《内经》引述过的古医书,说明《内经》的成书显在仓公之后。仓公的生活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内,《史记》写成于作者入狱(时为公元前99年)之后,如此推测,《内经》成书时间当在《史记》之后。

    3.从《内经》理论体系分析其成编的年代。

    从《内经》的理论体系来看,贯穿全书的学术思想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而五行学说的相克相生体系的提出及与阴阳学说合流,始自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至西汉中期才比较完备。《内经》多篇所采用的正是汉代这一时期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也表明《内经》的

    最后加工成编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沿革】

    《内经》自西汉中后期问世以来,距今二千余年,其间《内经》版本几经变更,而历代医家皆奉为其圭臬,演绎发挥、考核编次、注释研究者达二百家以上。本节将主要讲述《内经》流传、整理情况;探讨《内经》书名的含义;介绍《内经》的注家与注本。

    1.流传情况

    从《伤寒论·序》中列举的古代名医可以推断《素问》确属《黄帝内经》之一部,而《九卷》当为《黄帝内经》的另一部(该部书尚无正式书名,暂以卷数名之),即今之《灵枢》。

    注云:"梁八卷"。说明九卷本《素问》在南北朝时已亡佚一卷。

    宋时《针经》与《灵枢》仍以不同本子并传,且又有了《九灵经》的别名。

    年代所书籍载或医家流传情况西汉末《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本东汉《伤寒论·序》《素问》、《九卷》晋皇甫谧《素问》九卷、《针经》九卷隋《隋书·经籍志》《黄帝素问》九卷、《针经》九卷唐《唐书·艺文志》《素问》全元起注八卷、《黄帝针经》十二卷唐王冰《针经》易名为《灵枢》《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合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宋《宋·艺文志》《黄帝灵枢经》九卷、《黄帝针经》九卷、《黄帝九灵经》十二卷

    从《伤寒论·序》中列举的古代名医可以推断《素问》确属《黄帝内经》之一部,而《九卷》当为《黄帝内经》的另一部(该部书尚无正式书名,暂以卷数名之),即今之《灵枢》。注云:"梁八卷"。说明九卷本《素问》在南北朝时已亡佚一卷。宋时《针经》与《灵枢》仍以不同本子并传,且又有了《九灵经》的别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