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_遗传性皮肤病.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7kb)。
第25章_遗传性皮肤病
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皮肤病发生中的作用大小,可以把皮肤病分为:①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环境因素几乎不起作用(如鱼鳞病、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决定发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③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遗传因素几乎不起作用(如夏季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根据遗传性皮肤病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模式,又可分为:①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在家系(pedigree)中的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AR)和性连锁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②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又称为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常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但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不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遗传因素中往往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后者存在共显性、微效性和累加性等特点;③其他:包括染色体病、线粒体病等。
已经确定的遗传性皮肤病超过300种,目前的研究策略包括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某种遗传性皮肤病的人群分布规律及评估遗传因素的作用)、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明确遗传模式)、连锁分析(对某种疾病的致病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及克隆)、突变筛查(明确某种单基因皮肤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上策略提供的信息有利于开展易感个体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未来的基因治疗。
第一节 鱼鳞病
鱼鳞病(ichthyosis)是一组以皮肤干燥伴片层鱼鳞状粘着性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类型包括寻常型鱼鳞病、性联隐性鱼鳞病、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板层状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临床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子发病机制。
1.寻常型鱼鳞病 基因定位于1q21,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
2.性联隐性鱼鳞病 致病基因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STS),该基因缺失或突变造成微粒体类固醇、硫酸胆固醇和硫酸类固醇合成障碍。
3.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由多个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ALOX12B)基因、脂氧合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
4.板层状鱼鳞病 与谷氨酰氨转移酶1(TGM1)基因突变有关。
5.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与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细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 此型最常见,一般冬重夏轻。婴幼儿即可发病。多累及下肢伸侧,尤以小腿最为显著,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多不累及。病情轻者仅表现为冬季皮肤干燥,表面有细碎的糠样鳞屑,又称干皮症(xeroderma);典型皮损是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如鱼鳞状(图25-1);臀部及四肢伸侧可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掌跖常见线状皲裂和掌纹加深;通常无自觉症状。
(二)性联隐性鱼鳞病(X-linked recessive ichthyosis) 较少见,婴儿早期发病,仅见于男性,女性仅为携带者,一般不发病。可累及全身,以四肢伸侧及躯干下部、胫前明显,面、颈部亦常受累。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掌跖无角化过度。患者可伴隐睾,角膜可有点状浑浊。病情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三)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non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出生时全身皮肤紧张、潮红,覆有细碎鳞屑,皮肤有紧绷感,面部亦可累及,但眼睑、口唇外翻少见。随着年龄增长病情逐渐减轻,至青春期前后趋向好转。
(四)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 出生时即出现皮损,表现为黄棕色四方形鳞屑(板层状),遍及整个体表,严重者可似铠甲样,以肢体屈侧和外阴等处明显。1/3患者可有眼睑和口唇外翻,掌跖常伴角化过度。
(五)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出生时即有皮肤潮红、湿润和表皮剥脱,受到轻微创伤或摩擦后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薄壁松弛性水疱,易破溃成糜烂面。一般数日后红斑消退,出现广泛鳞屑及局限性角化性疣状丘疹,皮肤皱褶处更明显,呈"豪猪"样外观。新生儿及婴儿时期常因继发化脓菌感染而发出臭味,甚至引起败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
其他少见的类型还有火棉胶婴儿与胎儿鱼鳞病。
图25-1 【组织病理】 寻常型鱼鳞病表现为明显的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增厚,棘层轻度增厚,毛囊孔和汗腺可以有角质栓塞,皮脂腺数量减少。板层状鱼鳞病除上述改变外尚有银屑病样表皮增生及表皮突增宽。性联隐性鱼鳞病表现为角质层、颗粒层增厚,钉突显著,血管周围有均匀分布的淋巴细胞浸润。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表现为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颗粒层内含有粗大颗粒,颗粒层及棘层上部有网状空泡化,表皮内可见水疱,真皮浅层有少许炎症细胞浸润。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表现为角化过度,伴有轻度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家族史、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特征一般可以确诊。
各类先天性鱼鳞病均应与获得性鱼鳞病鉴别,后者可发生于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麻风或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以温和、保湿、轻度剥脱为原则。10%~20%尿素霜、α-羟酸或40%~60%丙二醇溶液可增加皮肤水合程度;维A酸外用制剂可改善角化程度,减少鳞屑,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加疗效;钙泊三醇软膏外用疗效较好。
2.内用药物治疗:病情较重及严重类型可口服异维A酸0.5~1.0mg/(kg·d)或阿维A酯0.75~1mg/(kg.d),可缓解症状。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又称毛发苔藓(lichen pilaris)或毛发角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角化细胞粘附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好对称发生于青少年的上臂、股外侧和臀部,部分患者可累及腹部。常冬季加重,夏季减轻。受累部位有特殊的粗糙感,皮损为针尖到粟粒大小、与毛孔一致的坚硬丘疹,不融合(图25-2),顶端有淡褐色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剥去角栓后遗留漏斗状小凹陷,但不久又在此凹陷中新生出角质栓;炎症程度不一,出现红斑者易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 ......
第25章_遗传性皮肤病
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皮肤病发生中的作用大小,可以把皮肤病分为:①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环境因素几乎不起作用(如鱼鳞病、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决定发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③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遗传因素几乎不起作用(如夏季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根据遗传性皮肤病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模式,又可分为:①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在家系(pedigree)中的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AR)和性连锁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②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又称为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常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但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不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遗传因素中往往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后者存在共显性、微效性和累加性等特点;③其他:包括染色体病、线粒体病等。
已经确定的遗传性皮肤病超过300种,目前的研究策略包括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某种遗传性皮肤病的人群分布规律及评估遗传因素的作用)、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明确遗传模式)、连锁分析(对某种疾病的致病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及克隆)、突变筛查(明确某种单基因皮肤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上策略提供的信息有利于开展易感个体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未来的基因治疗。
第一节 鱼鳞病
鱼鳞病(ichthyosis)是一组以皮肤干燥伴片层鱼鳞状粘着性鳞屑为特征的角化异常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类型包括寻常型鱼鳞病、性联隐性鱼鳞病、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板层状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临床类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子发病机制。
1.寻常型鱼鳞病 基因定位于1q21,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
2.性联隐性鱼鳞病 致病基因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STS),该基因缺失或突变造成微粒体类固醇、硫酸胆固醇和硫酸类固醇合成障碍。
3.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由多个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ALOX12B)基因、脂氧合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
4.板层状鱼鳞病 与谷氨酰氨转移酶1(TGM1)基因突变有关。
5.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与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细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 此型最常见,一般冬重夏轻。婴幼儿即可发病。多累及下肢伸侧,尤以小腿最为显著,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多不累及。病情轻者仅表现为冬季皮肤干燥,表面有细碎的糠样鳞屑,又称干皮症(xeroderma);典型皮损是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如鱼鳞状(图25-1);臀部及四肢伸侧可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掌跖常见线状皲裂和掌纹加深;通常无自觉症状。
(二)性联隐性鱼鳞病(X-linked recessive ichthyosis) 较少见,婴儿早期发病,仅见于男性,女性仅为携带者,一般不发病。可累及全身,以四肢伸侧及躯干下部、胫前明显,面、颈部亦常受累。表现与寻常型鱼鳞病相似,但病情较重,皮肤干燥粗糙,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掌跖无角化过度。患者可伴隐睾,角膜可有点状浑浊。病情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三)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non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出生时全身皮肤紧张、潮红,覆有细碎鳞屑,皮肤有紧绷感,面部亦可累及,但眼睑、口唇外翻少见。随着年龄增长病情逐渐减轻,至青春期前后趋向好转。
(四)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 出生时即出现皮损,表现为黄棕色四方形鳞屑(板层状),遍及整个体表,严重者可似铠甲样,以肢体屈侧和外阴等处明显。1/3患者可有眼睑和口唇外翻,掌跖常伴角化过度。
(五)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出生时即有皮肤潮红、湿润和表皮剥脱,受到轻微创伤或摩擦后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薄壁松弛性水疱,易破溃成糜烂面。一般数日后红斑消退,出现广泛鳞屑及局限性角化性疣状丘疹,皮肤皱褶处更明显,呈"豪猪"样外观。新生儿及婴儿时期常因继发化脓菌感染而发出臭味,甚至引起败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
其他少见的类型还有火棉胶婴儿与胎儿鱼鳞病。
图25-1 【组织病理】 寻常型鱼鳞病表现为明显的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增厚,棘层轻度增厚,毛囊孔和汗腺可以有角质栓塞,皮脂腺数量减少。板层状鱼鳞病除上述改变外尚有银屑病样表皮增生及表皮突增宽。性联隐性鱼鳞病表现为角质层、颗粒层增厚,钉突显著,血管周围有均匀分布的淋巴细胞浸润。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表现为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颗粒层内含有粗大颗粒,颗粒层及棘层上部有网状空泡化,表皮内可见水疱,真皮浅层有少许炎症细胞浸润。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表现为角化过度,伴有轻度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家族史、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特征一般可以确诊。
各类先天性鱼鳞病均应与获得性鱼鳞病鉴别,后者可发生于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麻风或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以温和、保湿、轻度剥脱为原则。10%~20%尿素霜、α-羟酸或40%~60%丙二醇溶液可增加皮肤水合程度;维A酸外用制剂可改善角化程度,减少鳞屑,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加疗效;钙泊三醇软膏外用疗效较好。
2.内用药物治疗:病情较重及严重类型可口服异维A酸0.5~1.0mg/(kg·d)或阿维A酯0.75~1mg/(kg.d),可缓解症状。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又称毛发苔藓(lichen pilaris)或毛发角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角化细胞粘附障碍有关。
【临床表现】 好对称发生于青少年的上臂、股外侧和臀部,部分患者可累及腹部。常冬季加重,夏季减轻。受累部位有特殊的粗糙感,皮损为针尖到粟粒大小、与毛孔一致的坚硬丘疹,不融合(图25-2),顶端有淡褐色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剥去角栓后遗留漏斗状小凹陷,但不久又在此凹陷中新生出角质栓;炎症程度不一,出现红斑者易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