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资料07 > 正文
编号:11612766
临床功能检查.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5kb)。

    临床功能检查-----心电图

    本章所述临床功能检查,系指临床物理学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电生理学检查、窥镜检查及超声检查。他们利用各种仪器和特殊的检查技术,直接或间接地观察脏器功能以及机体组织结构、电生理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临床功能检查有的仅观察、摄像或描图,提供各种诊断数据;有的还可进行治疗。正因为如此,这些检查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学家的重视,新的仪器亦不断出现,检查范围不断扩大,因而在临床工作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检查主要靠仪器设备,各种仪器性能不同,检查项目又各有其特殊的适应范围,故本章内容主要是根据各种仪器的特点,叙述检查的适宜症、禁忌症、操作要点以及报告分析等。

    1 心电图检查

    [临床应用范围与限度]心电图检查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器械检查方法之一,它对某些发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心电图检查的作用,应该充分了解其应用范围与限度。

    心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如下:

    1. 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臣乱对心肌的作用。

    5.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和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它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记,以利于确定时间。

    6.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心电图只是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的记录,受着互相拮抗和个体变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心脏病,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心电图可以正常,而心电图异常如偶发的早搏未必一定有心脏病;病因不同的心脏病可以引起同一种心电图图形的改变;加之心电图不能直接反映出心瓣膜活动、心音变化及心脏功能状态,因此心电图检查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决不能代替详细的问诊、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其它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注意事项]

    1.必须用校检合格(包括阻尼、走纸速度、电压等参数)、性能良好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为了避免交流电和外来电的干扰,心电图机附近不宜有大型的带电设备如电风扇、x线机、电疗机等。

    2.病人一般采用仰卧位,检查前静卧数分钟,使全身肌肉松弛;室内温度适中,以避免肌肉震颤而引起伪差;为避免基线漂移,描图时,病人不宜说话、移动肢体以及过度呼吸.

    3.安放电极的部位,要将皮肤擦洗干净,并涂上导电液体或导电胶,以减少皮肤与电极之间的阻力。

    4.常规导联应包括I、Ⅱ、Ⅲ、AVR、AVL、AVF、V1-6等共12个导联.还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取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

    5.描记完毕后,应马上在图纸上注明姓名、年龄、性别,检查日期和时间以及导联名称,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心电图分析]

    1.心律:(1)基本心律;分析心电图的首要步骤是确定该图的基本心律。为达此目的,首先要观察有无P波,P波的形态和规律性及QRS波群的关系,从而确定主导心律是窦性心律还是异位(房性、文界性、室性)心律。 (2)附加心律:在规整的基本心律中可以出现提早发生的搏动:如早搏、并行心律、心室夺获或反复搏动,延迟发生的搏动如逸搏。 (3)有无传导障碍:包括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和传导途径异常(预激)。

    2.心率:测量P-P或R-R间期以计算心率。如房率与室率不一致时应分别计算心房率与心室率;心房颤动应计算6秒内 f波及R波的数目,再将其乘10以求其平均心房率和心室率,计算心率时。如有早搏亦应包括在内.

    3.P波;为心房除极波。重点分析Ⅱ、AVF及v1导联。 (1)形态:正常圆钝;双峰见于左房大及房内阻滞等;高尖见于右房大。(2)电压:正常
    4. P-R段,为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的时间。正常为0.02s-o.12s,延长见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5: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以及激动通过房室连接区至心室开始除极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为o,12一o.20s;延长见于房内阻带。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缩短见于预激综合征。

    6.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1)QRS间期:代表心室除极所需时间.正常lmV,Sv5>0.7mV,Rv1+ Sv5>1 2mV,见于右室肥大等. 左室面高电压:Rv5>2.5mV,S v1>2mV,Rv5+Svl>4mV(成人男),>3.5mV(成人女),主要见于左室肥大。 (2)Q波;正常时振幅<同导联1/4R波,宽
    7.ST段:代表心室早期缓慢复极的一段过程.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为主.(1)时间;正常为o.05s-o.15s,延长见于低钙或心肌损害. (2)移位:以J点后o.04s为准。 上移;正常V1一V3<3mm,其余导联
    8.T波;为晚期快速复极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正常时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顶为圆钝形,升支配较平,降支较陡.异常的T波可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形态改变:有拱桥形、双峰形或帐篷形。冠状T波(特点是T波倒、双支对称、波谷尖)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尖T波见于高钾等。

    9.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的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关,因此其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加以校正;延长见于心肌病变,奎尼丁或乙胺碘呋酮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

    lo. U波:-般认为是后电位的影响所致。 (1)振幅;正常时V3<3mm,其他导联
    11.平均心电轴:代表心室除极的综合向量。正常为o~90o电轴右偏90~180o见于右室肥大、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左偏。一90o主要见于左前分支阻滞.

    [心电图的诊断与报告]

    综合以上各项的分析结果,便可做出心电图诊断,填写心电图报告。

    1. 心电图诊断注意点: (1)为了不致遗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