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2038
第03章_皮肤的功能.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9kb)。

    第03章_皮肤的功能

    皮肤覆盖体表,是机体内、外环境的分界,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除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等功能外,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有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分泌多种免疫分子,参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反应并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的屏障功能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损伤,另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丢失。

    1.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皮肤对机械性损伤(如摩擦、挤压、牵拉以及冲撞等)有较好的防护作用。表皮角质层致密而柔韧,在防护中起重要作用,经常受摩擦和压迫部位(如掌跖)的角质层可增厚,甚至形成胼胝,后者显著增强皮肤对机械性损伤的耐受力。真皮内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交织成网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皮下脂肪层对外力具有缓冲作用,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抗挤压、牵拉及冲撞的能力。

    皮肤对电损伤的隔绝作用主要由角质层完成,出汗或其他原因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多时,皮肤电阻减小,导电性增加,易发生电击伤。皮肤对光线的防护主要通过吸收作用实现,皮肤各层对光线的吸收有选择性,如角质层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线(波长180~280nm),而棘层和基底层主要吸收长波紫外线(波长320~400nm);黑素细胞生成的黑素颗粒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因此黑素细胞对防止紫外线损伤具有重要作用,黑素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更多的黑素颗粒并输送到角质形成细胞中,使皮肤对紫外线的屏障作用显著增强。

    2.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皮肤角质层是防护化学性刺激的最主要结构。角质层细胞具有完整的脂质膜、丰富的胞质角蛋白及细胞间的酸性糖胺聚糖,有抗弱酸弱碱作用。正常皮肤表面一般偏酸性(pH为5.5~7.0),对碱性物质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之为碱中和作用。另外皮肤对pH为4.2~6.0的酸性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之为酸中和作用。

    3.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皮肤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经常会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因此皮肤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显得极为重要。致密的角质层和角质形成细胞间通过桥粒结构相互镶嵌排列,能机械地防止一些微生物的侵入。角质层含水量较少以及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角质层生理性脱落,也可清除一些寄居于体表的微生物。一些正常皮肤表面寄居菌(如痤疮杆菌和马拉色菌等)能产生脂酶,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念珠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具有半透膜性质,体内的营养物质、电解质不会透过角质层丢失;同时角质层及其表面的皮脂膜也可使通过皮肤丢失的水分大大减少。正常情况下,成人经皮肤丢失的水分每天约为240~480ml(不显性出汗),但如果角质层全部丧失,每天通过皮肤丢失的水分将增加10倍以上;如将表皮全部去除,则体内的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会大量丢失,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经皮吸收也是皮肤局部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①角质层(主要途径);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不同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厚薄不同,因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一般而言,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皮肤损伤导致的角质层破坏可使损伤部位皮肤的吸收功能大大增强,因此皮肤损伤面积较大时,局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过量吸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后,吸收系数会增高100倍,就是由于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的结果,临床上常用此法提高局部用药的疗效,但也应注意药物过量吸收。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完整皮肤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而脂溶性物质吸收良好(如脂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激素),油脂类物质也吸收良好,主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石蜡。皮肤不仅吸收少量阴离子,还可吸收一些阳离子。此外皮肤尚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铜等)及其盐类。

    物质的分子量与皮肤的吸收率之间无明显关系,如分子量小的氨气极易透皮吸收,而某些分子量大的物质(如汞、葡聚糖分子等)也可透过皮肤吸收。物质浓度与皮肤吸收率成正比,但某些物质(如石炭酸)高浓度时可引起角蛋白凝固,反而使皮肤通透性降低,导致吸收不良。剂型对物质吸收亦有明显影响,如粉剂和水溶液中的药物很难吸收,霜剂可被少量吸收,软膏和硬膏可促进吸收,加入有机溶媒可显著提高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

    4.外界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使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增强,反之则减弱。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感觉,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单一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并沿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另一类是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糙、硬、软、光滑等;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

    痒觉又称瘙痒,是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感觉,属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特有感觉,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组织学至今未发现特殊的痒觉感受器。一般认为痒觉与痛觉关系密切,很可能是由同一神经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对痒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精神安定或转移注意力可使痒觉减轻,而焦虑、烦躁或过度关注时痒觉可加剧。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通过皮脂腺和汗腺完成。

    1.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小汗腺几乎遍布全身,总数160万~400万个,分布与部位有关,掌跖最多而背部最少。小汗腺周围有丰富的节后无髓鞘交感神经纤维,神经介质主要是乙酰胆碱,小汗腺腺体的透明细胞在其作用下分泌类似血浆的超滤液,后者经过导管对Na+重吸收形成低渗性汗液并排出体外。小汗腺的分泌受到体内外温度、精神因素和饮食的影响。外界温度高于31℃时全身皮肤均可见出汗,称为显性出汗;温度低于31℃时无出汗的感觉,但显微镜下可见皮肤表面出现汗珠,称为不显性出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时,可引起掌跖、前额等部位出汗,称为精神性出汗;口腔黏膜、舌背等处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味觉感受器,进食(尤其是辛辣、热烫食物)可使口周、鼻、面、颈、背等处出汗,称为味觉性出汗。正常情况下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无色透明,呈酸性(pH 4.5~5.5),大量出汗时汗液碱性增强(pH 7.0左右)。汗液中水分占99%,固体成分仅占1.0%,后者包括无机离子、乳酸、尿素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