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0 > 正文
编号:11613570
骨 折 总 论.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3kb)。

    骨 折 总 论

    授课人:何爱咏

    教学目的:

    1. 掌握骨折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2. 掌握骨折的特有体征。

    3. 掌握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4. 掌握骨折治疗的原则和复位标准(解剖复位与功能复位标准)。

    5. 了解骨折移位的类型、骨折的并发症及骨折愈合的阶段。

    6. 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原因、表现与治疗。

    教学重点: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治疗原则及复位标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骨折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骨折。

    2. 分类: 方法很多。大多是综合应用,如左胫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3. 骨折的移位: 包括成角移位(以角顶方向为标准)、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及旋转移位五种。

    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临床表现:

    局部特有体征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其他体征有疼痛、肿胀、压痛及功能障碍。

    2. 诊断

    受伤病史、体格检查、X光照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

    三、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的并发症很多,主要有休克、感染、内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脊髓损伤、周围重要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坠积性肺炎、脂肪栓塞、褥疮、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以及废用性肌萎缩与骨质疏松等。

    四、骨折的愈合

    1. 愈合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a血种机化演进期,b原始骨痂形成期,c骨痂塑形改造期。

    2.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要求:上肢平举1 Kg达1分钟、下肢弃拐行走3分钟;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五、骨折的治疗

    1. 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 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手法复位后一般采用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后采用内固定。

    (2) 固定:分外固定与内固定两种。内固定的方法繁多。切开复位与由固定的指征有:

    ①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而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对合不良而影响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后外固定不能维持位置者;

    ④有重要血管或神经损伤或可疑损伤者;

    ⑤多发骨折为便于护理者。

    (3) 功能锻炼:在不影响骨愈合的前提下尽可早地开展,在不同骨折时期采用不同方法。

    2. 复位标准

    (1) 解剖复位: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 功能复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具体指标见教材),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

    六、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与骨筋膜室综合征

    1. 开放性骨折的分度:开放骨折是指骨折端穿出皮肤或伴有皮肤软组织破裂的骨折。第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

    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有中等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

    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及时处理创口(清创),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争取伤口一期愈合;防止和治疗感染;妥善处理骨折。

    3. 骨筋膜室综合征

    (1) 临床表现

    疼痛及手指活动时痛加剧、肢体肿胀、张力高、远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若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则为5P征(无痛Painless、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肌肉瘫痪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2) 治疗

    一经确诊,立即行切开减压。要求及时、彻底、伤口不能缝合。

    欢迎提问(5分钟)

    * THANK YOU , That's all 。

    四肢骨折

    授课对象:98级精神卫生与

    预防医学系

    授 课 人:何爱咏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四肢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与骨折的关系。

    2. 掌握肱骨中段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与并发症的关系。

    3. 了解四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4. 了解四肢骨折治疗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教学难点:

    骨折类型、临床表现与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以临床病例为中心,配合多媒体幻灯。

    教学内容

    一、上肢骨折(时间安排:1学时)

    (一)上肢骨髂、神经、血管主要解剖特点(时间安排:8分钟)

    1. 上肢主要骨髂解剖特点

    ①锁骨为S形,下方有重要血管神经,碎骨片向下时易于产生损伤;

    ②肱骨上端有外斜颈与解剖颈,其外科颈是骨质薄弱处,易于发生骨折;

    ③肱骨干中段有桡神经沟,桡神经紧贴骨面绕过骨干,骨折时易于发生桡神经损伤;

    ④肱骨远端为边厚中薄并微前翘,此处骨质薄,极易发生骨折,小孩多发生此处骨折;

    ⑤肱骨内髁有尺神经沟,此处易发生尺神经损伤;

    ⑥尺骨鹰嘴与肱骨内外髁构成了肘后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关系改变;

    ⑦桡骨远端主要构成腕关节,此处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

    2. 上肢主要神经解剖特点

    ①臂丛神经从锁骨下穿过,支配上肢运动与感觉;

    ②桡神经在上臂中段从桡神经沟绕过肱骨干,此处骨折易于损伤;桡神经深支在桡骨颈上方绕过,此处脱位或骨折可造成其损伤;

    ③正中神经在肘窝前正中通过,肱骨髁上骨折可造成其损伤;

    ④尺神经从肱骨内髁的尺神经沟通过,此处骨折易于造成损伤。

    3. 上肢主要血管解剖特点

    ①锁骨下动静脉从锁骨下通过,易于受损;

    ②肱动静脉从肘正中通过,肱骨髁上骨折时易于发生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