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幻灯.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40kb)。
荨麻疹
Urticaria
一、定义
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㈠病因 复杂,约3/4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发病原因如下:
1.食物
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和植物性食品或调味品,不新鲜食品。
病因
2.药物
通过变态反应引起: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
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喹啉、肼苯达嗪等。
病因
3. 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
荨麻疹可作为败血症的伴随症状之一。
慢性感染病灶与荨麻疹的关系。
病因
* 5. 动物及植物因素
* 4. 物理因素
* 6. 精神因素
* 7. 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㈡发病机理
* 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主要为变态反应:
* 1、变态反应
* 多属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① I型变态反应
* 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生快,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其次是激肽。
* 变态反应原→ IgE类抗体→结合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过敏原,与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细胞脱颗粒和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和腺体分泌。
②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
* 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者的输血反应。这类人接受A型输血后,产生抗IgA抗体。再输入A型血即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过敏休克性毒素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
③I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
即荨麻疹性血管炎。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
2、非变态反应
是由一些物质进入体内使补体C3和C5分解,产生C3a及C5a等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所引起。
非变态反应
①某些药物
②毒素
③某些食物
三、临床表现及临床类型
* ㈠临床表现
* 1、皮疹特点:发作性皮肤粘膜潮红或风团
荨麻疹临床表现
2、自觉症状:瘙痒、灼热。
3、全身症状:
㈡荨麻疹临床类型
1、急性荨麻疹
发病急骤,经脱敏或脱离诱因多于数日内痊愈,多能找到诱因。
2、慢性荨麻疹
病程大于6~12周,多找不到病因,治疗困难。
3、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或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
寒冷性荨麻疹
①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可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
气温骤降或接触冰冷物质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持续半小时至3~4小时,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昏厥甚至休克等,保暖后缓解。
贴冰试验阳性。
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
寒冷性荨麻疹
②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
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 不痒,可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 。
贴冰试验阴性。
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5、胆碱能性荨麻疹
*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多青年期发病。在遇热(热水浴、热饮)、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特点为1~3mm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大红晕, 多在躯干(上胸部、颈部)及四肢近端,伴瘙痒。可伴消化道症状。
6、日光性荨麻疹
少见。由中及长波紫外线和可见光引起。风团发生于暴露日光部位皮肤,伴瘙痒和针刺样感,重者伴全身症状。
7、压迫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肿胀,常见于足底和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其发生,而抗组胺药无效。
8、蛋白胨性荨麻疹
多在暴饮暴食(特别是海鲜、牛羊肉、猪肉),并有饮酒,精神激动后。病程短,仅持续1~2天。
9、血管性水肿
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2种,前者常见于淋巴瘤、结缔组织病和服用ACEI的高血压患者;后者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血管性水肿
* 特点为: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 ......
荨麻疹
Urticaria
一、定义
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㈠病因 复杂,约3/4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发病原因如下:
1.食物
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和植物性食品或调味品,不新鲜食品。
病因
2.药物
通过变态反应引起: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
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喹啉、肼苯达嗪等。
病因
3. 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
荨麻疹可作为败血症的伴随症状之一。
慢性感染病灶与荨麻疹的关系。
病因
* 5. 动物及植物因素
* 4. 物理因素
* 6. 精神因素
* 7. 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㈡发病机理
* 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主要为变态反应:
* 1、变态反应
* 多属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① I型变态反应
* 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发生快,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其次是激肽。
* 变态反应原→ IgE类抗体→结合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过敏原,与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细胞脱颗粒和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和腺体分泌。
②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
* 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者的输血反应。这类人接受A型输血后,产生抗IgA抗体。再输入A型血即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过敏休克性毒素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
③II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
即荨麻疹性血管炎。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活补体→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
2、非变态反应
是由一些物质进入体内使补体C3和C5分解,产生C3a及C5a等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所引起。
非变态反应
①某些药物
②毒素
③某些食物
三、临床表现及临床类型
* ㈠临床表现
* 1、皮疹特点:发作性皮肤粘膜潮红或风团
荨麻疹临床表现
2、自觉症状:瘙痒、灼热。
3、全身症状:
㈡荨麻疹临床类型
1、急性荨麻疹
发病急骤,经脱敏或脱离诱因多于数日内痊愈,多能找到诱因。
2、慢性荨麻疹
病程大于6~12周,多找不到病因,治疗困难。
3、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或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
寒冷性荨麻疹
①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可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
气温骤降或接触冰冷物质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持续半小时至3~4小时,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昏厥甚至休克等,保暖后缓解。
贴冰试验阳性。
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
寒冷性荨麻疹
②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
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 不痒,可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 。
贴冰试验阴性。
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5、胆碱能性荨麻疹
*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多青年期发病。在遇热(热水浴、热饮)、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特点为1~3mm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大红晕, 多在躯干(上胸部、颈部)及四肢近端,伴瘙痒。可伴消化道症状。
6、日光性荨麻疹
少见。由中及长波紫外线和可见光引起。风团发生于暴露日光部位皮肤,伴瘙痒和针刺样感,重者伴全身症状。
7、压迫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肿胀,常见于足底和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其发生,而抗组胺药无效。
8、蛋白胨性荨麻疹
多在暴饮暴食(特别是海鲜、牛羊肉、猪肉),并有饮酒,精神激动后。病程短,仅持续1~2天。
9、血管性水肿
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2种,前者常见于淋巴瘤、结缔组织病和服用ACEI的高血压患者;后者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血管性水肿
* 特点为: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54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