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9 > 正文
编号:11613664
造血系统常见病.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57kb)。

    造血系统常见病

    造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的细胞。其他还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浆细胞系统等

    造血组织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包括骨髓、脾、淋巴结及胸腺。

    人体造血发生过程分为:

    1、胚胎及胎儿造血期;

    2、卵黄囊造血期,肝脏和骨髓造血期;

    3、出生后造血期

    血细胞的生成

    造血干细胞

    (hemopoietic

    stem cell)

    造血的调节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用药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一)病 因

    ( 摄入不足: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良偏食习惯

    ( 吸收障碍:胃肠道手术,胃肠道疾病。

    ( 慢性失血: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妇女贫血的主要原因。男性:

    胃肠道溃疡、胃炎、肿瘤、钩虫感染;女性:月

    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癌、痔疮等。

    ( 其它因素:慢性血管内溶血,人造心脏瓣膜,血液透析。

    (二)发病机制

    ◆ Hb合成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缺氧。

    ◆ 含铁酶(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琥珀

    酸脱氢酶等)或含铁蛋白(肌红蛋白)的活性降低。

    ◆ RBC内含铁酶活性降低,寿命缩短。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贫血的一般症状,含铁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症状,特殊症状,原发病的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Hb↓,MCV<80fl↓,MCH<27fg↓,MCHC<30%↓,WBC、PLT正常或减少。

    2. 骨髓象 红系增生,细胞外铁消失,内铁减少。

    3.铁动力学检查 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

    4. 其它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三、药物治疗的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了解情况,查明病因,预防补铁,改善饮食,卧床休息,输血补充。

    (二)药物治疗原则

    ? 尽量采用吸收好且胃肠道反应小的口服铁剂

    ? 若治疗无效,需了解用药情况,或进一步查找

    病因

    ? Hb恢复后,继续服铁剂3~6月,补足铁储备量

    四、药物治疗

    (一)常用药物分类

    1. 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富马酸铁,枸橼酸铁

    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硫酸亚铁控释片(福乃得)

    血红素铁(红桃K,朴雪)

    副作用: 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②口腔金属味;③便秘

    2. 注射铁剂

    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剂量计算:补铁总量(mg)=(150-Hb)×0.0034×体重×65+(500~1000)

    适应症:胃肠疾患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消化性溃疡);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和慢性腹泻);需迅速获得疗效(晚期妊娠,择期手术,严重贫血)

    禁忌症: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

    副作用:①局部疼痛及肿块;②发热及关节痛;③过敏反应

    3. 其它药物

    加服VitC和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

    (二)药物作用机制

    口服Fe3+变成Fe2+ 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Fe3+运铁蛋白 细胞的运铁蛋白受体 胞饮及溶酶体、线粒体作用 RBC中与原卟啉结合

    血红素 珠蛋白 Hb

    与一些酶结合,参与生化代谢

    (三)药物用法

    速力菲:100mg/粒,口服100mg,bid或tid

    右旋糖酐铁:50mg/支,深部肌注100mg,每日或隔日

    (五)注意事项

    铁剂治疗三周无效需注意①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②诊断是否有误;③出血是否控制;④是否有感染、肿瘤等因素影响铁的利用;⑤是否腹泻、肠蠕动过速影响铁吸收。

    茶、咖啡、奶制品等影响铁的吸收,服药期间禁服或少服此类饮料。

    第二节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系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少。其细胞特点是细胞核和细胞浆的发育和成熟不同步,前者较后者迟缓,其结果形成了形态、质和量、以及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胞的巨幼变。体内其它增殖快的细胞,如消化道上皮细胞等也可受到影响。本病绝大多数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或两者均缺乏所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叶酸缺乏

    (1)摄入不足 叶酸在人体内存量为5~20mg,每日需量50~100μg,摄入缺乏需经3~4月才可表现出来。膳食质量差,缺乏新鲜蔬菜或肉蛋等,烹饪时间过长(损失50~70%),婴幼儿、妊娠哺乳期妇女,酗酒等是造成叶酸缺乏的主要因素。

    (2)吸收障碍 叶酸在空肠近端吸收,小肠炎症及手术,抗癫痫药物等影响叶酸的吸收。

    (3)利用障碍 甲氨喋呤、苯妥英钠、口服避孕药、先天酶缺陷

    2. VitB12缺乏

    (1)摄入不足 B12不存在于植物中,动物性食物含量丰富,人体内B12的储量为2~5mg,由于存在肠肝循环,完全素食者需经10~15年才出现B12缺乏的表现。内因子完全缺乏者(全胃切、恶性贫血)3~5年即可出现贫血。

    (2)吸收障碍 胃部疾病或手术,胃酸缺乏,B12不能从食物蛋白中释放出来,或不能与内因子(胃壁细胞)结合,或胰腺炎、回肠炎及手术均影响B12的吸收。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

    VitB12的神经病变: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影响脂肪酸或DNA的合成障碍有关。

    当叶酸或B12缺乏时,DNA合成受阻,而RNA合成受到的影响较少,RNA/DNA比值增大,细胞核与细胞浆成熟不同步,形成巨幼样变和老浆幼核,这种细胞寿命缩短,且在循环中易被破坏。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和体征

    贫血的常见表现:面色苍白,头昏乏力,易感染,出血。

    RBC破坏的表现:黄疸。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牛肉样舌":舌乳头萎缩,舌面红而光滑。

    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RBC大小不一,以大椭圆细胞为主,MCV↑,MCH↑,MCHC正常;WBC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3%;PLT可减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