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8 > 正文
编号:11614174
病毒皮病.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38kb)。

    病 毒 性 皮 肤 病

    病毒性皮肤病是指

    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

    一、病 毒 特 点 1.病毒的形态

    4 极小,20-200nm, 结构有三:

    4 核酸

    4 蛋白质衣壳(保护、抗元表达、致病作用)

    4 囊膜或触须(蛋白质、类脂和糖组成)

    4 球型 (立体对称型)、4 杆型 (螺旋对称型)、4 砖型和蝌蚪型(复合对称型,即立体对称型 + 螺旋对称型)。

    一、病 毒 特 点 1.病毒的形态

    2.病毒的生存条件

    4 病毒无细胞的器官,必需生存于活的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核糖体、酶来转录和繁殖。称:"专性细胞内的寄生虫"

    4 病毒+活的敏感细胞→→病毒生长繁殖

    ↑

    合适的生活环境

    4 相应受体 + 适合病毒入侵复制的潜在条件 →→ 病毒亲嗜性的细胞

    一、病 毒 特 点 1.病毒的形态

    2.病毒的生存条件

    4 敏感细胞有病毒特异性受体,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粘附分子、CD4)、激素受体(EGF、肾上腺能受体)、唾液酸、乙酰胆碱、癌胚抗原等

    4 病毒吸附蛋白(VAP):衣壳蛋白、包膜糖蛋白

    4 适合病毒基因入侵、复制的潜在条件:入侵部位的结构特点、病毒停留的时间、细胞的某一分化期、局部的抵抗力、PH、酶等。

    病毒具有较严格的细胞亲嗜性。

    一、病 毒 特 点 1.病毒的形态

    2.病毒的生存条件

    受体与VAP特异性结合,介导病毒穿入细胞。

    4 不同的病毒可有相同的受体;相关的病毒(人冠状病毒与鼠冠状病毒)可有完全不同的受体;同一个病毒可有多种不同的受体;

    4 同一种受体可分布与多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同一种组织细胞在不同的分化生长阶段表达不尽相同的病毒受体;

    4 病毒受体可被诱生及调变,VAP与受体结合后出现构型诱变,使结合更加牢固稳定

    一、病 毒 特 点 3.病毒入侵与繁殖过程

    4 病毒体→ 入侵→ 吸附→ 脱去衣壳 →核酸游离→ 指令→ 复制、合成蛋白质

    (包括:结构蛋白质、非结构蛋白质)

    4 复制、装配 ----- 特定的细胞部位

    4 复制的时间--- 特定的细胞分化程度 (传染性软疣病毒在基底细胞上开始复制)

    4 新合成病毒 →→细胞死亡破裂后释放

    有包膜病毒细胞芽生释放

    一、病 毒 特 点 4. 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在病毒核酸的指令下,宿主细胞本身的新陈代谢

    4 大多数停止合成细胞成分;

    4 有的则未受显著的影响而继续进行;

    4 个别情况下,使宿主细胞复制合成增强,而出现增生性的病变。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1. 分 类

    DNA病毒:(引起皮肤病的主要病毒)

    4 痘病毒组 240*300nm 无包膜(正痘病毒:天花、牛痘、猴痘、牛痘疹; 副痘病毒:羊痘、挤乳者结节; 传染性软疣)

    4 疱疹病毒组 120-200nm 有包膜

    (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EB 病毒)

    4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组 45-55nm 无包膜 (人乳头瘤病毒)

    4 细小病毒 20nm 无包膜(人类细小病毒)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1. 分 类

    RNA 病毒有3组

    4 小RNA病毒 20-30nm 立体对称型 无包膜 ( 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

    4 副粘病毒 150-300nm 螺旋对称型 有包膜 ( 麻疹病毒 )

    4 披盖病毒 40 -60nm 立体对称型 有包膜 ( 风疹病毒 )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皮肤的3种不同途径:

    4 接种。病毒从人皮损脱落,传播给他人,如疣、单纯疱疹、传染性软疣等。

    4 系统感染。病毒血症时,真皮毛细血管炎症感染早于表皮,如水痘、风疹、肠道病毒等发疹。

    4 病灶的局部播散。潜伏的病毒局部播散代表性例子:复发性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发 病 机 制 病毒感染类型

    4 以有无临床表现分为:

    显性感染 和 隐性感染;

    4 以感染时间的长短分为:

    急性感染 和 持续性感染;

    4 以作用细胞的形式分为:

    杀细胞性感染和非杀细胞性感染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发 病 机 制:直接致病作用-细胞病变

    4 杀细胞性感染:病毒自身大量增殖、影响细溶酶体,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大分子合成抑制、最终死亡,"溶细胞性"

    4 非杀细胞性感染:

    (1)细胞稳定状态,见于有包膜的病毒。

    (2)潜伏状态,不复制,保留完整的基因

    (3)基因片段整合于染色体中,转化细胞增殖的正常控制,引起肿瘤。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发 病 机 制:间接致病作用-免疫病理

    4 诱导免疫炎症反应

    4 致敏T细胞分化→迟发性超敏反应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组织受损;

    4 致敏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Ab,血中Ag-Ab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血管组织的炎症损伤。

    4 编码蛋白表达于膜表面→靶抗原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发 病 机 制:间接致病作用-免疫病理

    4 损伤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1.病毒编码产生的蛋白质---病毒因子,分子模拟细胞膜分子、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竞争性抑制细胞因子、抗体或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补体的激活、细胞分子识别过程中的信号传导等。如HHV-8编码的vIL-6是人IL-6的同源物。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发 病 机 制:间接致病作用-免疫病理

    4 损伤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2.直接感染免疫细胞-功能改变、死亡或清除(HIV→CD4;麻疹V→Th1;EBV→B;风疹V、CMV→MP)

    3.下调免疫反应分子表达-麻疹V 、CMV、腺V →抑制 MHC分子的合成与表达;EBV →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

    4.诱生抑制性因子(IL-10、TGF-B)和抑制性细胞(CD8),由于下调TNF、IL-1、IL6→影响T细胞增殖分泌。

    二、和 皮 肤 病 有 关 的 病 毒

    2.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4 病毒的毒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而病毒的毒力是由多种基因决定的,大致分为3类:与亲嗜性有关的基因(吸附蛋白等)、与复制水平有关的调控因子以及病毒因子基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3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