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2 > 正文
编号:11614328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驗.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404kb)。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驗

    第一節 尿液分析(Urinalysis)

    尿液分析的檢測方法

    ? 免疫學

    ? 生物化學

    ? 物理學

    ? 分子生物學

    尿液

    ? 尿液是血液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與集合管重吸收與排泌的終末代謝產物、機體不需要或過剩的物質。

    泌尿的生理功能

    ? 排除終末代謝產物(如水、尿素與肌酐等)及進入機體的異物(如藥物)。

    ? 調控機體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

    尿液檢查目的

    ? 泌尿系統疾病的輔助診斷:如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

    ? 非泌尿系統疾病的輔助診斷:如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

    ? 興奮劑的檢測與藥物的監測。

    ? 療效的監測與預後的評估。

    尿液標本的收集的基本原則

    ? 收集容器必須乾燥與清潔。

    ? 女性要避免陰道分泌物與月經的污染,男性則應避免前列腺液與精液。

    ? 收集標本立即送檢,否則應置於冰箱中保存。

    尿液標本的收集的方法與應用(1)

    ? 首次晨尿標本:尿常規、化學成分以及顯微鏡檢查。

    ? 隨機尿標本:化學成分的篩查,顯微鏡檢查。

    ? 餐後尿標本:病理性性蛋白尿、糖尿以及尿膽原的檢測。

    ? 中段尿標本:主要用於細菌培養。

    尿液標本的收集的方法與應用(2)

    ? 24h尿標本:(1)用於化學物質的定量檢測與尿量的檢測。(2)根據實驗目的添加防腐劑,(3)早晨8時排空尿液,收集此後24h的尿液,(4)記錄尿量,混勻後取50ml送檢。

    尿液標本的保存

    ? 冷藏法:不能超過8小時。

    ? 化學防腐法:

    ? 防腐劑 實用範圍

    ? 甲苯 化學檢查

    ? 福馬林 顯微鏡檢查

    ? 濃鹽酸 17-羥類固醇,兒茶酚胺等激素

    ? 麝香草酚 結核桿菌

    尿液分析的基本內容

    ? 外觀檢查:顏色、氣味以及透明度等。

    ? 物理學檢查:尿量、pH以及比重等。

    ? 化學檢查:蛋白質、糖以及酮體等。

    ? 顯微鏡檢查:細胞、管型以及結晶等。

    尿液顏色

    ? 類別 顏色

    ? 正常 無色~淡黃色

    ? 血尿 (hematuria) 淡紅色、洗肉水樣

    ? 血紅蛋白尿(hemoglobinuria)濃茶色或醬油色

    ? 肌紅蛋白尿(myoglobinuria)同上

    ? 膽紅素尿(bilirubinuria)深黃色或棕黃色

    ? 膿尿 (pyuria) 白色混濁狀

    ? 菌尿 (bacteriuria) 白色雲霧狀

    ? 乳糜尿(chyluria) 乳白色

    血紅蛋白(hemoglobinuria,Hb)尿及肌紅蛋白尿(myoglobinuria,Mb)

    ? 臨床意義:

    ? (1)血紅蛋白尿:嚴重的血管內溶血、輸血性疾病等。

    ? (2)肌紅蛋白尿:肌細胞壞死性疾病。

    24小時尿量

    ? 24小時尿量:連續完整收集24h尿液測定其體積。

    ? 尿量主要取決於腎小球腎的濾過率、腎小管重吸收。此外尿量變化還與外界因素 如每日飲水量、食物種類周圍環境(溫度、濕度)等有關。

    ? 參考值:1000ml~2000ml/24h。

    臨床意義

    ? 少尿(oliguria) :成人尿量 < 0.4L/24h (尿量 < 100m1/24h稱無尿)

    - 腎前性少尿:休克、心衰等有效血容量減少。

    - 腎性少尿:腎實質病變。

    - 腎後性少尿:尿路梗阻或排尿障礙等。

    ? 多尿(polyuria):成人尿量 >3L/24h。

    - 抗利尿激素(ADH)性多尿。

    - 腎臟疾病。

    - 水攝入過多:大量飲水 輸注生理鹽水等。

    - 溶質性利尿:糖尿病以及使用利尿劑等

    比 重(specific gravity、SG)

    ? 比重指4℃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

    ? 比重是初步估計腎臟濃縮的指標,與尿量、溶質的分子量以及與數量有關。

    ? 參考值:1.015~1.025,晨尿約1.020。

    臨床意義

    ? 用於糖尿病與尿崩症的鑒別。

    ? 比重↑:可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碘造影劑等。

    ? 比重↓:可見於急性與慢性腎功衰、急性腎炎多尿期等。

    尿pH 值

    ? 尿液pH值主要取決於尿中酸堿緩衝對的相對含量,是反映腎臟調節機體酸堿平衡能力的一種指標,? 正常尿液的pH值為4.5~8。

    ? 尿液pH值的影響因素

    ? 疾病

    ? 食物與藥物

    ? 生理活動

    臨床意義

    ? pH值↑ pH值↓

    ? 疾病 堿中毒、膀胱炎 酸中毒,糖尿病

    ? 食物 蔬菜、水果 肉類及混合性

    ? 藥物 小蘇打、碳酸鉀 氯化鉀、氯化鈣

    ? 生理活動飯後堿潮 劇烈運動、應激

    尿蛋白

    ? 蛋白尿(proteinuria)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極微量的蛋白質,當尿內蛋白質含量>150mg/24h稱為蛋白尿。

    ? 輕度蛋白尿:<500 mg/24h

    ? 中度蛋白尿:500~4000 mg/24h

    ? 重度蛋白尿: >4000mg/24h

    蛋白尿的成因

    ? 血液中小分子量蛋白與陽性電荷蛋白異常增加。

    ? 腎小球毛細血管電荷屏障、孔徑屏障被破壞。

    ? 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損。

    ? 腎小管分泌蛋白增加。

    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

    ? 定義: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大量濾過,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形成的蛋白尿。

    ? 選擇性蛋白尿:尿中無大分子量的蛋白,以白蛋白為主,免疫球蛋白/白蛋白<0.1,常見於腎病綜合征。

    ? 非選擇性蛋白尿:尿中有多量大分子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 >0.5,各種腎小球腎炎常可陽性。

    腎小管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

    ? 願因:腎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

    ? 特點:以小分子量蛋白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40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