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2 > 正文
编号:11614358
成分输血.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27kb)。

    现代临床成分输血

    广东省中医院 崔教授

    认识输血

    * 从移植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 从传播疾病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 从治疗的角度去认识输血

    成分输血

    * 根据病情需要,单一或组合选择,足够治疗剂量的高纯度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 其主要优点:

    - 高选择

    - 高安全

    - 高效(一血多用)

    一、全血输注

    * 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混合了一定比例抗凝剂的血液。

    * 主要用于制备血液成分。

    * 不主张直接用于临床。

    ? 适应证

    * 全血中主要含有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等有效的血液成分。

    * 主要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和扩容,改善组织供氧的作用。

    * 主要适用严重急性失血、体外循环和换血治疗。

    2. 相对禁忌证

    * 适用于各种成分输血的情况,均应视为全血输注的相对禁忌证。

    * 心功能不全、婴幼儿、老年及血容量正常患者。

    * 血浆过敏、IgA缺乏、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 需要预防同种免疫、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亲白细胞病毒感染和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患者。

    3. 温度要求

    * 血库专用冰箱,4±2℃

    * 较长时间运输,温度不能超过10℃。

    * 离开冰箱,室温不宜超过4小时。

    * 大量输血或低温敏感患者,适当加温。

    4. 输血前准备

    * 同意书、医嘱、处方、配血单、申请单

    * 查对制度,特别是核对血型、配血结果

    * 检查血液有无凝块、溶血、细菌生长

    * 选择输血器:Y型、白细胞过滤器

    * 除生理盐水外,不能加入任何药物

    5. 输血速度

    * 一般先慢后快,视病情而定

    * 开始一般为5ml/min,数分钟后适当调快

    * 严重急性失血患者输血速度可加快

    * 心功能不全、婴幼儿和老年等应减慢

    6.输血过程观察

    * 输血开始的前15分钟是关键时期

    * 寒颤、高热

    * 腰背酸痛、茶色(酱油)尿

    * 皮肤骚痒、皮疹、发热

    * 呼吸、心率、血压

    7.疗效判断

    * 主要观察输血后组织供氧改善及贫血、血容量改善的情况。

    * 及时测定外周血象,对比输血前、后的Hb浓度和红细胞计数的变化

    * 一般成年患者输注1单位(标示200ml)全血大约可升高Hb浓度5g/L。

    8. 不良反应

    * 全血中含有各种血液成分以及体外保存过程中细胞破裂的残留物、代谢降解产物等,可能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

    * 常见的有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衰竭、同种免疫、TA-GVHD、急性肺损伤、细菌污染所致的败血症和输血传播疾病等。

    9. 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

    * 暂停输血,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

    * 严重反应,终止输血,封存血袋保存

    * 及时进行抢救及对症处理等

    * 填报输血不良反应卡,做好各种记录

    * 通知血库等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处理

    二、红细胞输血

    *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进行输血治疗

    * 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全血输血用于补充红细胞的作用

    (一)适应症

    * 因贫血所致的组织供氧不足

    - 临床表现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静脉血氧饱和度

    1.失血性贫血

    一般情况下,以往造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 急性失血量≤20%,有效止血、充分扩容

    * 急性失血量20%~40%,积极止血、扩容,输注一定量的红细胞,以保证组织供氧。

    * 失血量更大,积极止血、扩容和输注红细胞同时,还应注意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和蛋白

    * 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

    2. 溶血性贫血

    * 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程度,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和输血量十分重要。

    * 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

    * 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进行红细胞输注或换血治疗时,应注意胎儿血液内存在来自母体的有关血型IgG抗体。

    3. 红细胞生成障碍的贫血

    * 骨髓造血异常,如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浸润、骨髓铅中毒或药物中毒、艾滋病等,贫血往往较重且多有三系减少的表现,常需要输血辅助治疗。

    * 许多患者将来可能长期需要依赖输血,激进或盲目的输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同种免疫,待需要输血抢救时可能因难以找到血型相合的血液成分输注而失去救治机会。

    (二)红细胞制剂

    (三)剂量的掌握

    * 根据病情决定。

    *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输血前的Hb浓度和期望输血后要达到的Hb浓度粗略计算所需剂量。

    * 个体差异很大,不能机械依靠公式计算。

    * 动态监测输后患者Hb浓度变化和观察组织缺氧改善情况,可以较好地把握和调整输剂量。

    疗效判断

    * 输注红细胞制品提高患者Hb浓度的判断,主要依靠对比观察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检测数据。

    * 理论上,1单位红细胞制品约升高5g/L 。

    * 事实上受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

    * 如果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浓度不升高,同时可以观察到酱油色尿或茶色尿,应重点考虑可能出现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

    不良反应

    * 输注浓缩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全血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是: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血浆输入,从而减少了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和年轻红细胞等制品,相应避免或减少有关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并发症的风险。

    三、粒细胞输血

    * 是对临床粒细胞缺乏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在联合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粒细胞输注进行替代治疗,以期通过补充供者中性粒细胞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 副作用大,疗效不定,指征从严

    四、血小板输血

    * 主要是针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替代性治疗,以达到止血或预防出血的目的。

    (一)适应证

    1.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止血。

    *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 血小板计数减低,常伴有自发性出血。

    * 血小板功能异常时,血小板计数并不低,但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

    (一)适应证

    2. 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有可能出血的患者。

    *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①血小板计数<10×109/L;

    ②血小板计数<20×109/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