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荷生论六因辨证.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70kb)。
姚荷生论六因辨证
★ 姚 芷龄
★ 姚梅龄
(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 3 0 0 0 6 )
( 广东省深圳市蛇 口区医院 深圳 5 1 8 0 0 0 )
关键词: 六因辩证 ; 姚荷生
中图分类号 : R 2 4 1 . 4 文献标识码: A
自然气候可归纳为风、 寒、 热、 湿 、 燥、 火六种 , 习
惯称为六气( 人身六经之气也与此相应) 。在我国一
般地区, 四季有不同气候 : 春季温和( 风和 1 3暖) , 夏
季暑热( 为火蒸湿土发出来的湿热相合之气) , 秋季
干燥 , 冬季寒冷。在这种正常气候之下 , 居住当地人
的机体一般都 比较容易调整适应 , 如果气候反常, 就
会形成六气偏盛或不及( 习惯称为六淫 ) ; 有些抵抗
力弱的人 , 机体一时调整不及, 就会引起发病 , 这就
是祖国医学认为六淫( 以下通称六因) 为致病 因素的
由来。不过它的发病有的临时侵犯于体外 ( 有时亦
可直中人里) , 有的比较长期留害于体内( 脏腑为里,有时亦可外达固着于经脉 ) , 所 以又有外六因( 属于
前者 ) 、 内六因( 属于后者) 的不同说法。并且因为六
因的特性不同, 往往容易互相兼挟 , 又因机体的反应
不同, 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 如饮酒, 从热化 , 从湿化。
下面所介绍的六 因辨证指标 , 为外六因所形成
的主要证候。
1 伤风辨证
风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 其它五气也可随着风
气的流动而流动, 所以风气之中往往兼挟其它五气。
最显著的是伤风一症, 有的挟寒而为风寒, 有的挟热
而为风热, 二者侵犯人身的途径或由体外肌肤感受,或由上呼吸道感染。外犯肌表发病往往出现怕风
( 受到风吹即有冷感 ) 发热 ; 上受犯肺发病往往出现
咳嗽鼻塞。若两处同时受病, 则两种症状就同时出
现, 不过各有它的特点不同。此外风气挟湿、 挟燥、挟火则留待后面湿、 燥 、 火各条再谈。
1 . 1 风寒
怕风、 发热、 有汗, 但汗出不易透彻 , 有汗时体温
较低 , 接着汗收后体温又见升高 , 肢体酸疼 , 头痛; 或
兼鼻塞流清涕、 咳嗽胸紧、 痰多白泡而不易咳出, 脉
酉生医药2 0 0 5 年1月第1 期总3 6 卷第2 6 5 期
浮缓或脉弱 , 面色青白, 舌苔薄白。治法前者宜辛温
解表如桂枝汤之类 , 后者宜宣肺化痰如杏苏散之类。
以上汗出、 肢体酸疼、 脉浮弱都是风寒兼犯营分
的特点。若头痛兼觉项背强硬不舒 , 应考虑风寒深
入经脉。用药如桂枝汤加葛根。
1 . 2 风热
发热, 皮肤上经常有些湿润 , 微微有汗( 小汗不
收) 。或初起时也有一些轻微怕风头痛的感觉 , 或有
心烦 口渴; 或咳嗽鼻塞 , 痰涕粘稠 , 其色或黄或 白, 脉
浮, 面色光泽 , 舌尖红 , 苔薄或 白或微黄。治法前者
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 , 后者如桑菊饮之类。
以上心烦、 舌尖红为风热兼犯营分的现象 。
若出现轻度神昏谵语 , d , J L 或出现轻微抽掣 , 皮
肤出现红疹或风疱 , 心烦显著 ; 或咳嗽兼有喉痛色
红, d , J L 多兼咽喉红肿, 甚则有黄色糜点多兼喉肿或
白色假膜 , 脉浮数, 唇舌均红, 为风热已完全人营兼
血。治宜透热转气如清营汤、 养阴清肺汤加减。
若发热不怕风、 泄泻、 口干或渴 , 为“ 挟热下利” ;
t l ~ J L 积滞则往往发热多 1 3不退 , 口渴 , 腹膨 , 甚则腹
痛, 大便不畅, 指纹色深而不流利 , 舌苔较厚、 淡黄或
白。治疗前者如葛根芩连汤, 后者如薄荷、 槟榔、 山
楂、 枳壳之类 。
2 受寒辨证
上述风寒是以风为主, 这里所讨论的是以寒为
主, 寒性凝闭, 卫外之气不得伸张, 所以它的特点是:
2. 1 春寒
一
面发热, 一面还是怕冷, 即使躲避到没有风吹
的室内, 怕冷依然不会解除, 发热也不会有汗, 头痛
体痛都有束缚得很紧的感觉, 项部也随着发生强痛;
不能进食, 有的兼现咳嗽气喘, 面白而滞, 舌苔 白, 脉
浮紧。治法宜辛温宣散, 如麻黄汤加减。
·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 2 寒 兼入 里
一
方面怕冷发热, 一方面引起 胃痛或腹痛泄泻
或呕, 成人多因脾 胃素虚, d , J D 多因挟有食滞。治宜
表里两解如藿香正气散加减、 葛根汤或加半夏。
2 . 3 寒邪直中
肾阳素虚, 寒邪乘虚直入以致怕冷发热而脉反
现沉。或肝血素亏, 或妇人恰遇经期前后, 如果感受
外寒表现怕冷发热不高, 手足清凉发麻, 脉现沉细,二者都可出现小腹剧烈作痛。治法宜温经散寒, 前
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后者如当归四逆汤之类。
3 受署辨证
热在表证多兼外风 ......
★ 姚 芷龄
★ 姚梅龄
(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 3 0 0 0 6 )
( 广东省深圳市蛇 口区医院 深圳 5 1 8 0 0 0 )
关键词: 六因辩证 ; 姚荷生
中图分类号 : R 2 4 1 . 4 文献标识码: A
自然气候可归纳为风、 寒、 热、 湿 、 燥、 火六种 , 习
惯称为六气( 人身六经之气也与此相应) 。在我国一
般地区, 四季有不同气候 : 春季温和( 风和 1 3暖) , 夏
季暑热( 为火蒸湿土发出来的湿热相合之气) , 秋季
干燥 , 冬季寒冷。在这种正常气候之下 , 居住当地人
的机体一般都 比较容易调整适应 , 如果气候反常, 就
会形成六气偏盛或不及( 习惯称为六淫 ) ; 有些抵抗
力弱的人 , 机体一时调整不及, 就会引起发病 , 这就
是祖国医学认为六淫( 以下通称六因) 为致病 因素的
由来。不过它的发病有的临时侵犯于体外 ( 有时亦
可直中人里) , 有的比较长期留害于体内( 脏腑为里,有时亦可外达固着于经脉 ) , 所 以又有外六因( 属于
前者 ) 、 内六因( 属于后者) 的不同说法。并且因为六
因的特性不同, 往往容易互相兼挟 , 又因机体的反应
不同, 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 如饮酒, 从热化 , 从湿化。
下面所介绍的六 因辨证指标 , 为外六因所形成
的主要证候。
1 伤风辨证
风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 其它五气也可随着风
气的流动而流动, 所以风气之中往往兼挟其它五气。
最显著的是伤风一症, 有的挟寒而为风寒, 有的挟热
而为风热, 二者侵犯人身的途径或由体外肌肤感受,或由上呼吸道感染。外犯肌表发病往往出现怕风
( 受到风吹即有冷感 ) 发热 ; 上受犯肺发病往往出现
咳嗽鼻塞。若两处同时受病, 则两种症状就同时出
现, 不过各有它的特点不同。此外风气挟湿、 挟燥、挟火则留待后面湿、 燥 、 火各条再谈。
1 . 1 风寒
怕风、 发热、 有汗, 但汗出不易透彻 , 有汗时体温
较低 , 接着汗收后体温又见升高 , 肢体酸疼 , 头痛; 或
兼鼻塞流清涕、 咳嗽胸紧、 痰多白泡而不易咳出, 脉
酉生医药2 0 0 5 年1月第1 期总3 6 卷第2 6 5 期
浮缓或脉弱 , 面色青白, 舌苔薄白。治法前者宜辛温
解表如桂枝汤之类 , 后者宜宣肺化痰如杏苏散之类。
以上汗出、 肢体酸疼、 脉浮弱都是风寒兼犯营分
的特点。若头痛兼觉项背强硬不舒 , 应考虑风寒深
入经脉。用药如桂枝汤加葛根。
1 . 2 风热
发热, 皮肤上经常有些湿润 , 微微有汗( 小汗不
收) 。或初起时也有一些轻微怕风头痛的感觉 , 或有
心烦 口渴; 或咳嗽鼻塞 , 痰涕粘稠 , 其色或黄或 白, 脉
浮, 面色光泽 , 舌尖红 , 苔薄或 白或微黄。治法前者
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 , 后者如桑菊饮之类。
以上心烦、 舌尖红为风热兼犯营分的现象 。
若出现轻度神昏谵语 , d , J L 或出现轻微抽掣 , 皮
肤出现红疹或风疱 , 心烦显著 ; 或咳嗽兼有喉痛色
红, d , J L 多兼咽喉红肿, 甚则有黄色糜点多兼喉肿或
白色假膜 , 脉浮数, 唇舌均红, 为风热已完全人营兼
血。治宜透热转气如清营汤、 养阴清肺汤加减。
若发热不怕风、 泄泻、 口干或渴 , 为“ 挟热下利” ;
t l ~ J L 积滞则往往发热多 1 3不退 , 口渴 , 腹膨 , 甚则腹
痛, 大便不畅, 指纹色深而不流利 , 舌苔较厚、 淡黄或
白。治疗前者如葛根芩连汤, 后者如薄荷、 槟榔、 山
楂、 枳壳之类 。
2 受寒辨证
上述风寒是以风为主, 这里所讨论的是以寒为
主, 寒性凝闭, 卫外之气不得伸张, 所以它的特点是:
2. 1 春寒
一
面发热, 一面还是怕冷, 即使躲避到没有风吹
的室内, 怕冷依然不会解除, 发热也不会有汗, 头痛
体痛都有束缚得很紧的感觉, 项部也随着发生强痛;
不能进食, 有的兼现咳嗽气喘, 面白而滞, 舌苔 白, 脉
浮紧。治法宜辛温宣散, 如麻黄汤加减。
·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 2 寒 兼入 里
一
方面怕冷发热, 一方面引起 胃痛或腹痛泄泻
或呕, 成人多因脾 胃素虚, d , J D 多因挟有食滞。治宜
表里两解如藿香正气散加减、 葛根汤或加半夏。
2 . 3 寒邪直中
肾阳素虚, 寒邪乘虚直入以致怕冷发热而脉反
现沉。或肝血素亏, 或妇人恰遇经期前后, 如果感受
外寒表现怕冷发热不高, 手足清凉发麻, 脉现沉细,二者都可出现小腹剧烈作痛。治法宜温经散寒, 前
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后者如当归四逆汤之类。
3 受署辨证
热在表证多兼外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