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11 > 正文
编号:11616376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指南.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9页

    参见附件(260kb)。

    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刘进、徐建国、岳云、叶铁虎、熊利泽、黄文起

    通讯联系人:黄文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麻醉科 广东广州510080

    E-mail: huangwenqi86@yahoo.com.cn

    一、概述:

    围术期的液体治疗是维持手术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环节, 是手术病人疾病治疗的基础。

    手术期间病人需要维持每天正常的液体量,手术病人并可能存在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身体中液体

    的缺少,如失血、麻醉药物导致血管的扩张、肠腔和胸腔液的丧失、大汗和多尿等会导致循环

    容量不足,进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影响手术病人最终治疗结

    果。只有足够的血容量才能维持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围术期液体治疗策略已有50年的发展。

    手术中的液体治疗在 60 年代处于摸索阶段,之后几十年关注的焦点是液体的选择,近几年趋

    向采用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

    推荐级别依据Delphi 分级法(见表1)

    推荐意见1:重视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处理 (A 级)

    表 1 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 分级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的分级

    Ⅰ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

    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Ⅱ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

    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Ⅲ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Ⅳ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Ⅴ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二、人体生理的液体分布和特征

    人类身体的总体液由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组成。细胞外液由组织间容量

    (IFV)和血浆容量(PV)组成(见表2) 。人体总体液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表3) 。细胞

    膜Na+

    /K+

    ATP泵调节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的不同,Na+

    -K+

    交换比例3:2。细胞内以钾离子为主,钾离子主要决定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细胞外液主要是维持细胞营养和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维持

    正常细胞外液容量,特别是循环血容量至关重要。细胞外液以钠离子为主,钠离子是形成细胞

    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血液是由 60%的血浆和 40%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15%分布在动脉系统内,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由无机离子(主要是 Na+

    、Cl

    -)和溶入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

    是葡萄糖、尿素、白蛋白和球蛋白)构成。血管壁将体液分为血管内液和组织间液。组织间液

    分布在血管与细胞之间,并允许机体代谢产物在其间交换。过多组织间液会进入淋巴管,汇流

    入血浆。大部分的细胞间液不是游离的,主要呈胶样存在,这就使液体可通过细胞间扩散,并

    可能出现延迟性的大量液体分布。脑脊液、胸腔液、心包腔液、腹腔液和关节腔滑膜液等称为

    第三间隙液体,不直接参与血管内液和细胞内液间的交换。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和血管壁

    进出各个间隙,钠离子的跨膜逆浓度梯度的移动需要依靠Na+

    /K+

    ATP泵的耗能。血管内皮允许

    小分子物质如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自由通过,但是血管内皮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

    胶体的通过。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所产生胶体渗透压(COP)维持血管内血浆容量。胶体渗

    透压是由大分子物质所产生的压力。

    1896 年 Starling 描述了 影响 液体 跨毛 细血管 膜流动 的 表 达公式 ,Jv=KhA([PMV-PT]-δ[COPMV-COPT]),公式中 Jv 表示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单

    位为立方毫米/分钟;Kh 表示液体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单位为立方

    毫米/分钟·每毫米汞柱压力差·平方毫米毛细血管表面积,Kh值在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较静脉端

    高出 4 倍;A 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表示毛细血管流体静水压;PT为组织静水压;δ 为血浆

    蛋白反应系数。δ 是必需的,因为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有轻微通透性,以防两侧的胶体渗透

    压相差过大。当δ为 0时,大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 1时,大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在大多数器官、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 δ 值超过 0.9 并保持稳定,但可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如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而明显降低。COPMV表示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COPT是组织中

    胶体渗透压。

    推荐意见2:了解掌握人类体液分布有助围术期的液体治疗和正确处理 (E级)

    表2 成人的体液组成(成人70kg为例)

    占身体重量(%) 体液容量(L)

    总体液量TBW 60 42

    细胞内液ICF 40 28

    细胞外液 ECF 20 14

    组织间液 IFV 16 11

    血浆溶液 PV 4 3

    表3 不同年龄人体的体液组成

    足月儿(%) 6月婴儿(%) 2~ 14岁(%)

    总体液量TBW 80 80 70

    细胞内液ICF 35 40 40

    细胞外液ECF 45 40 30

    组织间液 IFV 34.5 25

    血浆 PV 5.5 5

    全血容量 Blood 85 (ml/kg) 80 (ml/kg) 80 (ml/kg)

    三、围术期生理病理的体液变化

    围术期机体液体的需要量包括①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②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少量或累计缺失量;③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④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⑤围术期

    丢失的血液量。

    在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的基础,要补充术中的尿量和出汗量,并因手术创面的液体蒸发量。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均禁食,故在开始麻醉时是处于液体缺乏状况。麻醉处理明显产生血管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手术期间存在体内的体液再分布,如部分体液进入第三间隙,血管内部

    分体液转移,可导致血管内容量明显减少。烧伤、严重创伤、手术分离、腹膜炎等,常继发性

    引起大量体液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等)或进入肠腔内以及淋巴液丢失。这种体液的再分布,强制性迫使体液进入细胞外液非功能性结构内,这些非功能性结构的体液不可能在体内起调节

    作用,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的转移。由于缺氧会引起细胞肿胀,导致细胞内液容

    量增加。

    术中补液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组织灌注正常,氧运输、电解质浓度和血糖在正常范围。

    推荐意见3:重视围术期液体需要范围 (D级)

    四、容量监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是不能完全准确评估血容量和组织灌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KB,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