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42kb)。
,江 西 中医葑 Z OO 0年 1 0月第 31卷第 5期
卜, } 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
刘莫锋 邓 必隆 - _ _ — ~ — — — 一
( 江 西 中 医 学 院 南 昌 3 3 0 0 0 , 5 )
关毽 词 : 水饮 ; 三 焦 ; 姚 荷 生 ; 学术 思想
中囤分 R { ■一 一
文献 标 识 码 B
痰饮 为津 液 异 常 的一大 类病 变 , 即滓液 游
溢体 内 , 遇 阴气则凝 聚而成水 饮 , 得 阳气煎 熬而
为痰浊 。故痰浊稠 粘 , 水饮清 稀 , 兀致有别 。具
体于 临 床辨 证 , 痰 证 多 从 六 气 立 论 , 有 风、 寒 、热 、 燥 、 火诸 痰之分 , 比较切合 实用 ; 饮证则虽 遵
《 金 匮 》 从部位立论 , 而 有痰饮 、 悬 饮 、 支饮 、 溢饮
之别 , 但用之 临床 , 仍有许 多饮证 无法归属 和明
确其证 治关系 姚 荷生先 生根据理 论验之于 临
床 的长期 研究 , 提 出水饮 病 变应 着 眼于 三焦 及
其 与它 脏 的特 殊 联 系 , 才 能执 简 驭 繁 . 知 常 达
变 。
1 三 焦与水饮 的关 系
“ 三焦 之谓 , 其 义有二 ; 一为 躯体 白上而 下
的三段分部 , 如《 温 病条辨 》 的三焦辨证 ; 一 为六
腑 之一的独 立脏 器 , 如《伤寒 论 》 六 经 辨证 的 手
少 阳之腑 。为示 区别 , 前 者宜 称为三焦部 , 后 者
宜 称为三焦 腑 ( 两者既 不可混 同 , 叉确有特殊 的
相 邻关系 ) 。 此论水 饮病变 , 本 于《 金 匮》, 所指 之
三 焦 , 自然与《 伤寒论 》 之 六经分 类同 出一 义 , 特
指三 焦腑也 。
三焦 之腑 , 虽然 历来 对 其有 形 无形 有所 争
论 , 但 从有 效 指导 临床 来 看 , 姚老 认 为 : 三焦作
为六 腑之一 , 同样 应是一 个有形 的腔器 , 它 的实
质 就是 人 体躯 廓 之 内遍布 胸 腔 、 腹腔 的 一大 网
膜 ( 又 称瞧 膜 , 包 括胸 膜 、 肋 膜 、 膈 膜、 腹 膜等 ).
所有 脏腑都 分居在它 所经 过的上 、 中、 下 3个 地
带 , 被其 瞧膜所 包裹 与保 护 ( 由于这 种特殊 的结
构关 系 , 使其生 理作用 不易独 立显示 , 病理 变化
易与他脏互相 牵涉 , 诊 断治疗每 多混淆 ) 。同时
它 内与 心包 络 互 为表 里 , 外 与皮 肤肌 肉之 间 的
睽理 相通 相 应 , 而 它 最主 要 的功 能是 运 行水 液
而为水火 升 降之道路 , 水 得火之作 用 , 在其 上中
下的不 同历 程 中 , 会 产 生 “ 上焦 如 雾 ( 如 水 之蒸
气), 中焦 如沤 ( 如水 之泡 沫), 下焦 如渎 ( 如水之
. 5 ,渠 流 ) 的气 化生态 。所 以它 的病变机 转 以火 失
气 化 、 水饮 内停为 主要 类 型 ; 它的病 变 范 围, 多
起 于 中焦 之枢而又可 上传下 达 、 互 相牵涉 , 甚 至
弥漫三 焦 , 进 则可 以内犯 诸脏 } 它 的致病 来 源 ,既可 由外 邪经 腠理 深 入而 发 于三 焦本 部 , 亦 可
因瞧膜连裹 关系而 由不 同地带 的相 邻脏腑累 及
而 致 所 以水饮 病 变成 为其 最主要 的证候类 别
之 一 。
值 得 说明 的是 , 《 金 匿 》 痰 饮 咳嗽病 篇 所论
的 诸般饮证 中 , 虽 有“ 痰饮” 之名 , 但 非痰浊 与水
饮 之统称 , 因在汉 代 , “ 痰 ” 与“ 浚 ”、 “ 澹” 相 通 , 乃
指 水 动 之 貌 , 正 如丹 渡 氏所 谓 ; ” 痰 本 作 淡 , 澹
动 , 澹水 动也 。 ” 故 此 “ 痰 饮” 实 为 《 千金 方 》 中的
“ 淡 饮 ” . 仍 属饮 证 范围 , 为 四饮之 一 . 不 宜 与后
世 所指 的稠 粘痰浊 混同 。
姚 老 认 为 : 水 饮 病 变 , 不 论 其 来 去 途 径 怎
样 , 标本 兼涉如何 , 总以三 焦( 瞧膜 ) 为其基本 的
病 灶 部 位 , 进而 根 据 饮 邪 流注 , 停 聚 的 地 带 不
同, 可 以产生痰饮 ( 淡 饮 , 下文 皆同 ) 、 悬 饮 、 支饮
与 溢饮 这 4种 基本 类 别 , 继 而 会 因停 滞 过久 而
内犯 五 脏 . 结合 成 多 种 较 为同 着 的夹 杂 病 证 。
《 金匮 》 有关 篇章 在 首 分 四饮 之后 , 接 着就 提 出
了水 在五脏 的病 症 , 正是 隐示此 意 。 限于篇 幅仅
就 有关《 金匮 》 所 涉 的证候 , 以饮停 瞧膜为主 证 、以饮犯 五脏为变证 , 结 合寒 热虚实 . 作 一大致的
证 治 分 类 。
2 证 治的基本 分类
2 . 1 饮 停 瞧 膜 ( 主 证 )
2 .1 .1 痰 饮 ( 饮 停 胸 腹膜 ,中焦 为主 , 牵 涉下
焦 ) ( 1 ) 偏寒 饮 : ① 水 停 心 下 : 凡 食少 饮 多 , 心
下 悸 . 短气 . 甚则 胸胁 支满 , 喘咳 , 目眩 , 脉偏 弦 ,此 心 下 有 痰 饮 , 当 以温 药 和之 . 苓 桂 术 甘 扬 主
之 。 说 明 ; 此 为病 始于 中焦 , 其 去路很 宽 , 可由 中
及 下、 由 中及 上 , 饮停 中焦最 易犯 胃,胃中 停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 ·
又 易下流 而 水走 肠 间 , 若再 急重 就 会横 犯 两胁
促成悬 饮。 ② 水气犯 胃 : 呕家本渴 , 漏 者为欲解 ,今反 不渴 , 小 半 夏扬 主之 { 甚 则卒 呕 吐 , 先 渴后
呕 , 心 下痞 , 眩悸 者 , 小 半夏 加茯 苓 汤 主之 说
明 : 呕 家 反 不 渴 , 为 水 饮 所 致 . 若 渴 者 为 水 戗 欲
去之轻 证。③ 水走肠 间 : 病 者素盛 今瘦 , 水走脑
间 , 漉漉 有 声 ......
卜, } 姚荷生从三焦论水饮
刘莫锋 邓 必隆 - _ _ — ~ — — — 一
( 江 西 中 医 学 院 南 昌 3 3 0 0 0 , 5 )
关毽 词 : 水饮 ; 三 焦 ; 姚 荷 生 ; 学术 思想
中囤分 R { ■一 一
文献 标 识 码 B
痰饮 为津 液 异 常 的一大 类病 变 , 即滓液 游
溢体 内 , 遇 阴气则凝 聚而成水 饮 , 得 阳气煎 熬而
为痰浊 。故痰浊稠 粘 , 水饮清 稀 , 兀致有别 。具
体于 临 床辨 证 , 痰 证 多 从 六 气 立 论 , 有 风、 寒 、热 、 燥 、 火诸 痰之分 , 比较切合 实用 ; 饮证则虽 遵
《 金 匮 》 从部位立论 , 而 有痰饮 、 悬 饮 、 支饮 、 溢饮
之别 , 但用之 临床 , 仍有许 多饮证 无法归属 和明
确其证 治关系 姚 荷生先 生根据理 论验之于 临
床 的长期 研究 , 提 出水饮 病 变应 着 眼于 三焦 及
其 与它 脏 的特 殊 联 系 , 才 能执 简 驭 繁 . 知 常 达
变 。
1 三 焦与水饮 的关 系
“ 三焦 之谓 , 其 义有二 ; 一为 躯体 白上而 下
的三段分部 , 如《 温 病条辨 》 的三焦辨证 ; 一 为六
腑 之一的独 立脏 器 , 如《伤寒 论 》 六 经 辨证 的 手
少 阳之腑 。为示 区别 , 前 者宜 称为三焦部 , 后 者
宜 称为三焦 腑 ( 两者既 不可混 同 , 叉确有特殊 的
相 邻关系 ) 。 此论水 饮病变 , 本 于《 金 匮》, 所指 之
三 焦 , 自然与《 伤寒论 》 之 六经分 类同 出一 义 , 特
指三 焦腑也 。
三焦 之腑 , 虽然 历来 对 其有 形 无形 有所 争
论 , 但 从有 效 指导 临床 来 看 , 姚老 认 为 : 三焦作
为六 腑之一 , 同样 应是一 个有形 的腔器 , 它 的实
质 就是 人 体躯 廓 之 内遍布 胸 腔 、 腹腔 的 一大 网
膜 ( 又 称瞧 膜 , 包 括胸 膜 、 肋 膜 、 膈 膜、 腹 膜等 ).
所有 脏腑都 分居在它 所经 过的上 、 中、 下 3个 地
带 , 被其 瞧膜所 包裹 与保 护 ( 由于这 种特殊 的结
构关 系 , 使其生 理作用 不易独 立显示 , 病理 变化
易与他脏互相 牵涉 , 诊 断治疗每 多混淆 ) 。同时
它 内与 心包 络 互 为表 里 , 外 与皮 肤肌 肉之 间 的
睽理 相通 相 应 , 而 它 最主 要 的功 能是 运 行水 液
而为水火 升 降之道路 , 水 得火之作 用 , 在其 上中
下的不 同历 程 中 , 会 产 生 “ 上焦 如 雾 ( 如 水 之蒸
气), 中焦 如沤 ( 如水 之泡 沫), 下焦 如渎 ( 如水之
. 5 ,渠 流 ) 的气 化生态 。所 以它 的病变机 转 以火 失
气 化 、 水饮 内停为 主要 类 型 ; 它的病 变 范 围, 多
起 于 中焦 之枢而又可 上传下 达 、 互 相牵涉 , 甚 至
弥漫三 焦 , 进 则可 以内犯 诸脏 } 它 的致病 来 源 ,既可 由外 邪经 腠理 深 入而 发 于三 焦本 部 , 亦 可
因瞧膜连裹 关系而 由不 同地带 的相 邻脏腑累 及
而 致 所 以水饮 病 变成 为其 最主要 的证候类 别
之 一 。
值 得 说明 的是 , 《 金 匿 》 痰 饮 咳嗽病 篇 所论
的 诸般饮证 中 , 虽 有“ 痰饮” 之名 , 但 非痰浊 与水
饮 之统称 , 因在汉 代 , “ 痰 ” 与“ 浚 ”、 “ 澹” 相 通 , 乃
指 水 动 之 貌 , 正 如丹 渡 氏所 谓 ; ” 痰 本 作 淡 , 澹
动 , 澹水 动也 。 ” 故 此 “ 痰 饮” 实 为 《 千金 方 》 中的
“ 淡 饮 ” . 仍 属饮 证 范围 , 为 四饮之 一 . 不 宜 与后
世 所指 的稠 粘痰浊 混同 。
姚 老 认 为 : 水 饮 病 变 , 不 论 其 来 去 途 径 怎
样 , 标本 兼涉如何 , 总以三 焦( 瞧膜 ) 为其基本 的
病 灶 部 位 , 进而 根 据 饮 邪 流注 , 停 聚 的 地 带 不
同, 可 以产生痰饮 ( 淡 饮 , 下文 皆同 ) 、 悬 饮 、 支饮
与 溢饮 这 4种 基本 类 别 , 继 而 会 因停 滞 过久 而
内犯 五 脏 . 结合 成 多 种 较 为同 着 的夹 杂 病 证 。
《 金匮 》 有关 篇章 在 首 分 四饮 之后 , 接 着就 提 出
了水 在五脏 的病 症 , 正是 隐示此 意 。 限于篇 幅仅
就 有关《 金匮 》 所 涉 的证候 , 以饮停 瞧膜为主 证 、以饮犯 五脏为变证 , 结 合寒 热虚实 . 作 一大致的
证 治 分 类 。
2 证 治的基本 分类
2 . 1 饮 停 瞧 膜 ( 主 证 )
2 .1 .1 痰 饮 ( 饮 停 胸 腹膜 ,中焦 为主 , 牵 涉下
焦 ) ( 1 ) 偏寒 饮 : ① 水 停 心 下 : 凡 食少 饮 多 , 心
下 悸 . 短气 . 甚则 胸胁 支满 , 喘咳 , 目眩 , 脉偏 弦 ,此 心 下 有 痰 饮 , 当 以温 药 和之 . 苓 桂 术 甘 扬 主
之 。 说 明 ; 此 为病 始于 中焦 , 其 去路很 宽 , 可由 中
及 下、 由 中及 上 , 饮停 中焦最 易犯 胃,胃中 停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 ·
又 易下流 而 水走 肠 间 , 若再 急重 就 会横 犯 两胁
促成悬 饮。 ② 水气犯 胃 : 呕家本渴 , 漏 者为欲解 ,今反 不渴 , 小 半 夏扬 主之 { 甚 则卒 呕 吐 , 先 渴后
呕 , 心 下痞 , 眩悸 者 , 小 半夏 加茯 苓 汤 主之 说
明 : 呕 家 反 不 渴 , 为 水 饮 所 致 . 若 渴 者 为 水 戗 欲
去之轻 证。③ 水走肠 间 : 病 者素盛 今瘦 , 水走脑
间 , 漉漉 有 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