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40565
给糖尿病人开心理处方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8日 《生命时报》 2008.07.08
     确诊了,别回避

    患者一:

    2年前单位体检时发现血糖高,到大医院确诊后,觉得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一开始觉得很沮丧,毕竟这是种无法根治的病。但当时自觉没啥不舒服,而且吃得还很香,就有些不当回事,没有控制饮食,结果后来血糖特别高。

    向红丁:刚确诊的病人,心理上往往有两个极端:一是根本无所谓,不重视,因为不知道后果,最终会为此付出代价;二是过度紧张,而且为了血糖的一点点波动而焦虑,结果导致血压、血糖都控制不好。其实,对于糖尿病,应该“战术上重视它,战略上藐视它”,事实上经过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是可以跟其他人一样长的。

    祁长凤:本例患者对自己面临的糖尿病采取了不接受或完全回避的态度,把问题放置一旁,任其发展。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心理伤害,而结果是血糖得不到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 百拇医药
    正确做法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糖尿病,正确认识其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勇敢面对疾病,与医生合作,接受并服从治疗。说通俗点就是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并积极解决问题,回避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了并发症家人多支持

    患者二:

    糖尿病5年,前几天发现眼神不好了,一查尿,肾脏功能也不好,医生说我患上了“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我想这下完了,以后会失明、患尿毒症,因此悲观绝望,甚至想自杀。

    向红丁:10年前,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不足,很多患者不知不觉患上了病,然后不知不觉出现了慢性并发症,如眼病、肾病等。但是,慢性并发症早期是可以逆转的,中晚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避免发展为残疾。

    祁长凤: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明显出现了抑郁情绪,对治疗、对生活感到无望,而且有了自杀想法,此时应高度重视。建议如下:
, 百拇医药
    一,继续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二,及时看心理医生,针对抑郁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要遵医嘱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三,患者本人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疾病。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心境,调节心情。四,家人对其出现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要理解、宽容。在关心患者生活的同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有关疾病治疗的新进展,鼓励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使患者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感到有支持、有力量。▲

    肯定小成绩,不灰心

    患者三:

    糖尿病6年,前天晚上打胰岛素的时候拿错了药,结果导致了低血糖,当时难受极了,身子动不了,耳朵听不见。幸亏马上喝了糖水,好了。后来想,这种生活啥时候是个头啊,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包袱。

    向红丁: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使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使用胰岛素的早期,有可能发生。另外,如果饮食、运动和药物没有配合好,也会发生。但是,只要驾驭好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积极监测血糖,和医生配合调整药物,低血糖是可以避免的。
, 百拇医药
    祁长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受限,还要频繁测血糖,原有生活规律被打破,容易感到厌烦。有的患者劳动能力下降,丧失工作,给家人增加负担,自己内疚自责。针对这样的患者,除了鼓励继续控制血糖,要进行心理治疗,帮患者接受自己,接受疾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经历的痛苦。重新分析自己,审视自己,对自己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肯定,不断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多学习,少焦虑

    患者四:

    2型糖尿病3年,血糖一直比较高。上周医生说要打胰岛素了,我一下蒙了,这不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吗,而且打上以后就再也撤不下来了。如果将来这也不管用,那不是就没救了吗?于是,我夜里也睡不好,血糖更高了。

    向红丁:首先要明确,2型糖尿病不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所有打上胰岛素的患者,都有撤掉胰岛素的机会。即使需要长期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顶多有一点点疼,一点点麻烦。但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将来受的罪比这一点点疼可大多了,所以是值得的。

    祁长凤: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误解与偏差,导致对注射胰岛素出现紧张焦虑与担心。针对本例患者,医生要理解和接受患者目前的情绪表现,其次要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担忧。建议患者参加一些糖尿病专题讲座,了解治疗的基本常识,纠正错误认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