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常识.doc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常识,抗生素,感染性疾病,常用抗生素有哪些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有哪些,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注意什么问题,配伍禁忌,常用的先锋霉素有几种,灭滴灵有何用途,雷米封治疗,环丙沙星是什么药,利菌沙,红霉素,土霉素与四环素,阿霉素和表阿霉素,里素劳,抗结核药,什么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维生素E有哪些用途
参见附件(131kb)。
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常识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常用抗生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至今己有50多种,它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有的放矢地合理选用。如果使用抗生素2~3天后仍不显疗效时,应查找原因,可从下列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诊断有误,或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所致。如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只需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板蓝根、病毒灵、病毒脞等就可以,不必使用抗生素。只有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热、白细胞数升高等,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有许多发热也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如药物热、胶原性疾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济于事。
(2)抗生素选择不当。致病菌与抗菌谱不符。如全身严重感染,应及时静滴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若此时应用抑菌性抗生素则对感染控制不利,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致治疗失败。
(3)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足,导致感染不能控制。
(4)抗生素不能到达感染部位,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浓度太低,如包裹性脓胸、深部脓肿,以及骨和前列腺等组织感染等。
(5)抗生素联用不当,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联合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效果明显降低;青霉素G与红霉素联用治疗猩红热,疗效不如单用青霉G。
(6)病人身体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也难收到预期效果,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身体状况。
(7)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此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8)可能混合细菌感染,如室内或院内病原菌存在,而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等。
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注意什么问题?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等;耐酶青霉素,如苯脞青霉素等;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悛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因其结构中有β-内酞胺环,故又称为β-内醚胺抗生素。青霉素类的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哺乳类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很低,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无影响。但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尽管青霉紊类药物毒性较低,但有少数人对本类药物过敏,如产生皮疹、药物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以后者最为凶险,常于注射或皮试时发生,大约50%在几秒钟至5分钟内发生,其余在20分钟左右发生,应十分注意。凡初次注射或停药3大后再用者,都应做皮肤过敏试验。如果皮试阴性(可以使用),但出现胸闷、气喘、皮肤发痒等异常症状者,也不宜注射。注射青霉素后,应观
察20分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抢救。
(2)目前使用青毒紊剂量越来越大,有采用大剂量(1000万单位以上)或超大剂量的倾向。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偶然因大量青霉素进入中枢神经而引起中毒,可产生抽搐、神经根炎、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青霉素脑病"。因此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3)青霉素类药物不宜溶解后存放,应"现配现用"。因为青霉素溶液放置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而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多,易导致药效降低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4)应尽量避免局部使用青霉素,避免过分饥饿时注射青霉素。因此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药物有何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
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常识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常用抗生素有哪些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至今己有50多种,它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有的放矢地合理选用。如果使用抗生素2~3天后仍不显疗效时,应查找原因,可从下列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诊断有误,或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所致。如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只需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板蓝根、病毒灵、病毒脞等就可以,不必使用抗生素。只有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热、白细胞数升高等,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有许多发热也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如药物热、胶原性疾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济于事。
(2)抗生素选择不当。致病菌与抗菌谱不符。如全身严重感染,应及时静滴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若此时应用抑菌性抗生素则对感染控制不利,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致治疗失败。
(3)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足,导致感染不能控制。
(4)抗生素不能到达感染部位,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浓度太低,如包裹性脓胸、深部脓肿,以及骨和前列腺等组织感染等。
(5)抗生素联用不当,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联合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效果明显降低;青霉素G与红霉素联用治疗猩红热,疗效不如单用青霉G。
(6)病人身体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也难收到预期效果,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身体状况。
(7)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此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8)可能混合细菌感染,如室内或院内病原菌存在,而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等。
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注意什么问题?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等;耐酶青霉素,如苯脞青霉素等;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悛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因其结构中有β-内酞胺环,故又称为β-内醚胺抗生素。青霉素类的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哺乳类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很低,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无影响。但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尽管青霉紊类药物毒性较低,但有少数人对本类药物过敏,如产生皮疹、药物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以后者最为凶险,常于注射或皮试时发生,大约50%在几秒钟至5分钟内发生,其余在20分钟左右发生,应十分注意。凡初次注射或停药3大后再用者,都应做皮肤过敏试验。如果皮试阴性(可以使用),但出现胸闷、气喘、皮肤发痒等异常症状者,也不宜注射。注射青霉素后,应观
察20分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抢救。
(2)目前使用青毒紊剂量越来越大,有采用大剂量(1000万单位以上)或超大剂量的倾向。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偶然因大量青霉素进入中枢神经而引起中毒,可产生抽搐、神经根炎、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青霉素脑病"。因此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3)青霉素类药物不宜溶解后存放,应"现配现用"。因为青霉素溶液放置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而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多,易导致药效降低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4)应尽量避免局部使用青霉素,避免过分饥饿时注射青霉素。因此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药物有何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3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