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执考资料 > 正文
编号:11637962
考研病理学复习笔记.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53页
第50页

    参见附件(843kb)。

    ★ ★

    病 病 病

    病

    理 理 理

    理

    学 学 学

    学

    笔 笔 笔

    笔

    记 记 记

    记

    1.1.1 1.1.1 1.1.1

    1.1.1

    细胞、组织的损伤

    1.1.1.1 病因

    生活机体的细胞和组织经常不断地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因子的影响,并通过 自

    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进行应激反应,这种反应能力可保证细胞和组织的 正

    常功能,维护细胞、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生存,但细胞和组织并非能适应所有 刺

    激的影响,当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界限时,细胞就会受损 伤 ,甚至死亡。细胞地损伤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缺氧、化学物质和药物、物 理

    因素、生物因子、营养失衡、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遗传变异、衰老、社会 -

    心理 - 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若干大类。

    1.1.1.2 发病机制

    (1) 细胞膜的破坏:细胞内、外多种有害因素可以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从而导致细胞损伤。

    (2) 活性氧类物质( AOS )的损伤作用: AOS 以其对于脂质、蛋白质和 DNA 的

    氧化作用而损伤细胞。

    (3) 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细胞浆内高游离钙可引起胞浆内的磷脂

    酸和内切核酸酶等的活化。这两种酶可以降解磷脂,蛋白质, ATP 和 DNA ,从而

    引起细胞损伤。

    (4) 缺氧的损伤作用:缺氧可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抑制,使 ATP 合成减

    少,使细胞内各种代谢发生障碍,活性氧类物质增多,从而引起细胞的损伤。

    (5) 化学性损伤:作用途径包括: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代谢产物对于靶细

    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诱发免疫性损伤;诱发 DNA 损伤。

    (6) 遗传变异:可导致结构蛋白合成低下,使细胞因缺乏生命必需蛋白而死

    亡;核分裂受阻;合成异常生长调节蛋白;酶合成障碍,引发先天性代谢病或 后

    天性酶缺陷。

    形态学变化

    1.1.1.3 变性

    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某些可逆性形

    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多。

    一般来说,变性是可复性改变,原因消除后,变性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仍可 恢

    复。但严重的变性可发展为坏死。

    (1) 细胞水肿或称为水样变性:细胞受损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 的

    胞浆。

    光镜下:弥漫性胞浆肿大,胞浆淡染清亮,核可稍大,重度水肿的细胞称 为

    气球样变 ( 见于病毒性肝炎 ) 。电镜下,除可见胞浆基质疏松变淡外,尚可见线 粒

    体肿胀及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广泛解体、离断和发生空泡性变化。 相

    应的器官 ( 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 ) 在肉眼观上体积增大,颜色变淡。

    细胞水肿是轻度损伤的表现,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2) 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酯 ( 中性脂肪 ) 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性。正常情

    况下,除脂肪细胞外,一般细胞很少见脂滴或仅见少量脂滴,如这些细胞中出 现

    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性。脂滴的成分多为中性脂肪,但也可为磷脂和 胆

    固醇。电镜下,细胞胞浆内脂肪表现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 ★

    脂肪变性多发生于代谢旺盛耗氧较大的器官如肝脏、心脏和肾脏,以肝最 为

    常见,因为肝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1 )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酸代谢过程的某个或多个环节,由于各种因素

    的作用而发生异常,可引发脂肪变性。

    肉眼可见肝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镜下:重度脂肪 变

    的肝细胞,其胞核被胞浆内蓄积的脂肪压向一侧,形似脂肪细胞,并可彼此融 合

    成大小不等的脂囊。脂肪变性在肝小叶中的分布与其病因有关,例如肝淤血时 小

    叶中央区缺氧最严重,所以脂肪变性首先在此处发生,长期淤血后,小叶中央 区

    细胞大多萎缩、变性或消失,于是小叶周边区细胞也发生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

    磷中毒时,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通常不 引

    起肝功能障碍,重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坏死,并可继发肝硬化。

    2 )心肌脂肪变性:最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

    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镜下:心肌在正常情况下也可含有少量脂滴,脂肪变性时则明显增多,脂肪空 泡

    多较细小,呈串珠状排列,主要位于肌纤维 Z 带附近和线粒体分布区,常为贫 血

    和中毒的结果。通常心肌的功能并不受影响。显著的心肌变性如今并不多见。 要

    与心肌脂肪浸润相区别。

    3 )肾脂肪变性:严重贫血、中毒或缺氧时,或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可吸收漏出的脂蛋白而导致脂肪变性。脂滴 起

    初多见于基底部。肉眼观:肾稍肿大,切面上可见皮质增厚,略呈浅黄色。

    (3) 玻璃样变:玻璃样变又称玻璃样变性或透明变性,泛指细胞内、纤维结

    缔组织间质内或细动脉壁等处发生蛋白质蓄积,在 HE 染色中表现为均匀粉染毛

    玻璃样半透明改变。玻璃样变性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病理概念,包括许多性质不 同

    的疾病,只是在病理改变上大致相同,即变性物质呈现玻璃样、均质性、红染 的

    物质。

    1 )细胞内玻璃样变:见于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蓄积形成均质、红染的近圆形

    小体通常位于细胞浆内,例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玻璃小滴变性(蛋白尿时由 原

    尿中重吸收的蛋白质)、浆细胞胞浆中的 Russell 小体和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 胞

    浆中 Malloy 小体等。

    2 )纤维结缔组织中玻璃样变:是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常见于瘢痕、肾小

    球纤维化、变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镜下:增生的胶原纤维变粗、融合,形 成

    均质、粉色或淡红染的索、片状结构。其中很少纤维细胞和血管。肉眼观:大 范

    围透明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呈灰白色,均质半透明,较硬韧。

    3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又称细动脉硬化,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

    者,弥漫地累及肾、脑、脾和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壁。玻璃样变的细小动脉 原

    因有蛋白质蓄积而呈增厚,均质性红染,管腔狭窄,可导致血管变硬,血液循 环

    外周阻力增加和局部缺血;管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因而继发扩张,导致破 裂

    出血。

    (4) 淀粉样变:在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 - 粘 多

    糖复合物蓄积,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即遇到碘时呈棕褐色,再遇稀硫酸由 棕

    褐色变为深蓝色。淀粉样变可为全身性的,也可为局部性的。全身性分为原发 性

    和继发性,继发性者的淀粉样物质来源不明,常继发于严重的慢性炎症,原发 性

    者的淀粉样物质来源于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局部性淀粉样变发生于皮肤、眼结 膜 、★ ★

    舌、喉、气管和肺、膀胱、胰岛(糖尿病时)等处,也可蓄积于恶性淋巴病瘤 神

    经内分泌瘤的间质内。

    (5) 粘液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 ( 透明质酸等 ) 和蛋白质蓄

    积。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营养不良的骨髓和脂肪组 织

    等。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全身皮肤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基质中有较多类粘液及 水

    分潴留,形成粘液性水肿。镜下:间质疏松,有多突起的星芒状纤维细胞散在 于

    淡蓝色粘液样基质中。粘液样变性当病因消除后可以逐渐消褪,但如长期存在,则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组织硬化。

    (6) 病理性色素沉着:有色物质 ( 色素 ) 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称为病理性

    色素沉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43KB,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