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7 > 正文
编号:11637105
能量代谢与体温.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495kb)。

    能量代谢与体温

    *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 能量代谢的测定

    *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基础代谢

    能量的来源:

    * 1、糖:机体的主要能源 70%(中国人)

    *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耗氧量猛增,循环呼吸不能很快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称为氧债。

    * 2、脂肪:提供大约 30%的能量

    * 3、蛋白质(氨基酸):提供少量的能量

    能量的去路: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 单位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energy metabolic rate)。

    * 能量守衡:食物的化学能 = 热能 + 外功

    * 能量代谢 = 热能 + 外功 + 热储备

    (一)直接测热法

    * 利用特殊的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整个机体在单位时

    间内向外界环境 散发的总热量。用于研究肥胖和内

    分泌障碍。

    * 设备复杂,操作繁琐,应用受限。

    (二)间接测热法

    * 1、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依据:定比定律:同一化学反应无论中间过程和条件差异多大,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产物一致:食物在体内外的氧化其最终产物是一样的。

    基本原理:利用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查出一定时间内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据此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出的总热量。

    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概念

    * 食物的热价: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caloric value 分为:物理热价 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生物热价 指食物在体内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

    * 葡萄糖 17.15 17.15 16.7

    * 蛋白质 23.43 17.99 16.7

    * 脂 肪 39.75 39.75 37.7

    *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L氧所产生的热量。 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 葡萄糖 21.00

    * 蛋白质 18.80

    * 脂 肪 19.70

    * 呼吸商: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和氧耗量的比值。respiratory quotient RQ 生理意义:可以比较精确的反映体内营养物质氧化的比例。

    * 影响因素:1)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 2)额外CO2的产生 3)某些病理状态的影响

    2、间接测热法的方法和测算原则

    * (1)氧耗量和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闭合式测定法:肺量计、代谢仪

    ? 开放式测定法:化学分析

    * (2)尿氮测定:可以估算出被氧化分解的蛋白质量。

    ? P = 6.25 x 尿氮量 (克)

    ?非蛋白呼吸商(NPRQ):糖和脂肪氧化的CO2产生量和耗氧量的比值。用于估测非蛋白代谢中糖和脂肪的相对数量。

    ? NPRQ = (CO2 - 0.76P) / (O2 - 0.95P) 其中 P 为蛋白质的量

    (3)间接测热法的计算原则

    * 糖的氧耗量

    FRQ = [(CO2 - 0.76P) - S)] / [(O2 - 0.95P) - S)]

    = 0.71 S

    * 脂肪的氧耗量

    SRQ = [(CO2 - 0.76P) - 0.7F] / [(O2 - 0.95P) - F]

    = 1 F

    * 总产热量 = P x 卡价 + S x 氧热价 + F x 氧热价

    能量代谢率的简易测算方法

    * 步骤:

    1、测定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2、按混合膳食呼吸商为0.82进行代谢率计算

    * 公式

    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 能量代谢在每一个个体是相当稳定的,但不同的个体差异却很大,难以比较;

    * 能量代谢与机体的体形和体重无定比例关系;

    如:体形较小的鸡和体形庞大的非洲象之间,按每公斤体重产热量相 差甚远,

    * 能量代谢与机体体表面积间有固定关系---表面积定律

    以机体体表面积衡量机体能量代谢,并进行不同体形和体重个体间能量代谢率比较时,则相差不多,M2=0.0061X身高(cm)+0.0128X体重(kg)-0.1529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1、肌肉活动:最为显著 劳动或运动时耗氧量和能量代谢显著增加,可达安静时的10-20倍,因此能量代谢可作为劳动或运动时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

    * 2、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在20-30摄氏度时,能量代谢率最为稳定。

    <20℃能量代谢率开始增加,<10℃时显著增加,原因是寒冷刺激所引起的寒战和肌紧张造成的。

    >30℃能量代谢率也增加,原因是温度上升体内化学反应加快和发汗活动 增加了产热量。

    *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机体产热量的额外增加。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质有关。

    进食1H后产热量比进食前有额外的增加,持续7-8H,蛋白质食物可达 30%左右,糖和脂肪为4-6%,混合食物10%左右。 这不是消化吸收活动引起的,静脉注射氨基酸也可以引起类似的产热量增加,因此有人推测与肝脏对蛋白质的处理,主要是脱氨基作用有关。

    * 4、精神紧张活动 由与精神活动相关连的肌肉活动和激素分泌引起。

    四、基础代谢

    basic metabolism

    *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人体处在清醒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 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是的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asic metabolic rat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49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