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new.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3kb)。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儿科合理应用探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胡仪吉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1、自40年代青霉素开始应用到临床,已上市的抗生素原料药已达500余种,临床常用的品种亦高达200余种。
2、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主要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势头越来越严重。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据统计 20世纪末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40年代1% >90%
MRSA 总耐药率由1974年2% >39.7
PRSP 总耐药率由80年代<10% >40-60%
我国 >22.5%
淋球菌 总耐药率在50年代约几乎为零 >60%
喹诺酮类 70年代高度敏感 30-80%
其中我国(如大肠杆菌达20%,幽门螺杆菌80%)
结核菌在80年代由于采用四联疗法和短程治疗,人们期望能消灭结
核,但随AIDS流行,疫情迅速回升,且出现多重耐药,WHO不得
不在93年宣布全球紧急状态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3、随抗菌药物广泛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的矛盾也日趋严重
①20世纪90年代国外统计,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占10-20%,因ADR而住院占总住院数0.3%-0.5%
②抗菌药物所致肝脏损害ADR 24-26%,肾脏损害占20-30%。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名,50%与药物有关,尤其是氨基糖苷类,其它主要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二重感染,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③我院2003年药品消耗中,抗生素制剂占47.62%,发生显著药物
不良反应107例,全部由抗生素引起。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4、我国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处方应用抗菌药物超过90%,2000年美国510万上感患者,也有50-60%会用抗生素。
5、美国统计每年花费在抗菌药物费用超过150亿美元。
2000年WHO关于细菌耐药问题发出警告
* 全球各国耐抗生素感染发病率的上升使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难以治愈,如果各国政府不努力控制耐药问题,我们将要返回到抗生素发现前后时代。
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支出逐年增加
* 国内ADR监测中心统计,ADR临床发生率约10.2%,占门诊患者的2-3%,因ADR而住院的患者占住院人数的1.7- 4.5 %。
*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表明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严重性。
* 1999年人均住院费2891 .1元,2003年人均住院费3910 .7元,年平均增长7. 8%
* 2005年1-6月,国家ADR监测中心收到36377份报告,达28/百万人口。超过2003年全年和2004年上半年数量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争议
* 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总体性评价和反思:认为医卫体制商业化、市场化是完全错误的
* 表现:政府投入不足,以药养医,医疗费用增长超过GDP增长,医疗卫生公平性严重下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看病维、看病贵仍未解决
* 结果: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群众三不满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指导》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制定
* 分4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原则及病原治疗"
* 2004年8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卫生部正式发布施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目的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
* 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 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1、应尽量避免:因为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
①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
③充塞的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
④眼科等其他科室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3、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4、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5、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不可局部滴耳。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供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联合用药特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儿科合理应用探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胡仪吉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1、自40年代青霉素开始应用到临床,已上市的抗生素原料药已达500余种,临床常用的品种亦高达200余种。
2、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主要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势头越来越严重。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据统计 20世纪末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40年代1% >90%
MRSA 总耐药率由1974年2% >39.7
PRSP 总耐药率由80年代<10% >40-60%
我国 >22.5%
淋球菌 总耐药率在50年代约几乎为零 >60%
喹诺酮类 70年代高度敏感 30-80%
其中我国(如大肠杆菌达20%,幽门螺杆菌80%)
结核菌在80年代由于采用四联疗法和短程治疗,人们期望能消灭结
核,但随AIDS流行,疫情迅速回升,且出现多重耐药,WHO不得
不在93年宣布全球紧急状态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3、随抗菌药物广泛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的矛盾也日趋严重
①20世纪90年代国外统计,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占10-20%,因ADR而住院占总住院数0.3%-0.5%
②抗菌药物所致肝脏损害ADR 24-26%,肾脏损害占20-30%。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名,50%与药物有关,尤其是氨基糖苷类,其它主要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二重感染,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③我院2003年药品消耗中,抗生素制剂占47.62%,发生显著药物
不良反应107例,全部由抗生素引起。
抗菌药物信息链接
4、我国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处方应用抗菌药物超过90%,2000年美国510万上感患者,也有50-60%会用抗生素。
5、美国统计每年花费在抗菌药物费用超过150亿美元。
2000年WHO关于细菌耐药问题发出警告
* 全球各国耐抗生素感染发病率的上升使一度可以治疗的疾病难以治愈,如果各国政府不努力控制耐药问题,我们将要返回到抗生素发现前后时代。
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支出逐年增加
* 国内ADR监测中心统计,ADR临床发生率约10.2%,占门诊患者的2-3%,因ADR而住院的患者占住院人数的1.7- 4.5 %。
*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表明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严重性。
* 1999年人均住院费2891 .1元,2003年人均住院费3910 .7元,年平均增长7. 8%
* 2005年1-6月,国家ADR监测中心收到36377份报告,达28/百万人口。超过2003年全年和2004年上半年数量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争议
* 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总体性评价和反思:认为医卫体制商业化、市场化是完全错误的
* 表现:政府投入不足,以药养医,医疗费用增长超过GDP增长,医疗卫生公平性严重下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群众看病维、看病贵仍未解决
* 结果: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群众三不满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指导》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制定
* 分4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原则及病原治疗"
* 2004年8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卫生部正式发布施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目的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
* 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 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1、应尽量避免:因为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
①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
③充塞的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
④眼科等其他科室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3、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4、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5、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不可局部滴耳。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供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联合用药特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