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8 > 正文
编号:11637288
磷脂代谢与细胞信号转导.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60kb)。

    磷脂代谢

    与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肌醇磷脂代谢

    第三部分 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

    磷脂代谢研究的历史变迁

    第四部分 参与磷脂代谢,在细胞

    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的酶类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引 言

    磷脂的一般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 提供必需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

    ? 作为脂类第二信使,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 直接与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它们

    的定位和/或活性

    ? 通过静电作用,影响局部膜的拓扑结构

    这部分内容对于研究、探讨许多细胞生物学功能、细胞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胞受到刺激作出应答、信号转导等,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部分

    肌 醇 磷 脂 代 谢

    肌醇 (inositol):

    是一种糖醇,为环己烷6价醇的总称。有9种立体异构体,天然存在的有5种,但只有myo-肌醇具有生理活性。

    磷脂酰肌醇的几种磷酸化衍生物总称为肌醇磷脂(phosphoinositides)。

    已知存在于晡乳动物细胞中的肌醇磷脂:

    磷脂酰肌醇一磷酸

    磷脂酰肌醇二磷酸

    磷脂酰肌醇三磷酸

    在细胞中

    ? 磷脂酰肌醇:总磷脂的5%-10%

    ? 磷脂酰肌醇-4-磷酸:

    总肌醇磷脂的60%

    ?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总肌醇磷脂的30%

    第三部分

    磷脂代谢研究

    的历史变迁

    1953年 Hokin夫妇的实验

    磷脂代谢参与细胞分泌 --

    磷脂效应

    (phospholipid effect)

    1955年 鉴定出变化的磷脂为

    磷脂酰肌醇 (PI) 和磷脂酸 (PA)

    将细胞刺激时所引起的应答称为PI应答(phosphatidyl inositol response) 。

    将PI→DG→PA→PI 的代谢循环称为PI cycle。

    这就明确了分泌等细胞应答过程中PI分解的意义。

    此后,人们在瞳孔睫状肌和肝细胞中又发现,PI(4,5)P2或 PIP先于PI减少。

    这样,取代PI迎来了 PIP2时代。

    二十世纪80年代末,长达30多年的肌醇磷脂时代结束,又迎来了PC时代。

    与膜微量成分的酸性磷脂PI 和PIP2相比,主要膜成分的中性磷脂PC、SM的代谢变化意义深刻。

    神经鞘磷脂在神经鞘磷脂酶的作用下,生成神经酰胺 (N-脂酰鞘氨醇)。

    脂类第二信使的多样性:

    IP3: [Ca2+]i↑

    DG: 激活PKC

    PA: 激活PKC、GAP

    LPC: 激活PKC

    AA: 激活PKC 、PLCγ 、SMase

    Cer: 激活PP2A

    Sph-1-P: PLD

    第四部分

    细胞信号转导中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 C

    (phospholipase C, PLC)

    研究得较为清楚的是PI-PLC。

    在哺乳类已鉴定出13种PLC同工酶亚型,根据其结构和活化调节机制,分为六种类型:

    β (1~4)、 γ (1~2)、 δ (1,3,4)、ε (1) 、 ζ (1) 、 η (1~2)

    每一种亚型都是由亚型特异的区域和保守域组成的。

    PLC亚型的结构

    所有PLC亚型含有催化域X和Y及各种调节域,如C2域、EF-hand域、PH域。亚型特异的区域与特异调节机制有关,如PLCγ含有SH域、PLCε含有Ras-associating (RA)域和Ras - GDP - GTP exchange factor (Ras GEF) -like域。

    SH2域 (Src homology 2 domain) :

    约由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作用是识别磷酸酪氨酸(pY)并与含磷酸酪氨酸的蛋白结合。

    SH3域(Src homology 3 domain) :

    识别富含脯氨酸的PXXP,并与含该模体的蛋白结合。含SH3的蛋白把受体与细胞内的多种效应体系联系再一起,确定信息通路种类,放大信号和反馈调节,对信息从细胞膜到胞浆直到核的传递都有影响。

    PH (pleckstrin homology)域:

    由约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信号转导蛋白(已知见于500多种)中。某些PH域以高亲和力结合肌醇磷脂(如PI-4,5-P2、PI-3,4-P2、PI-3,4,5-P3),并重新定位在细胞膜。C-末端的PH域还可与异三聚体G蛋白结合。

    C2(protein kinase C homology-2)域:

    首先是在Ca2+依赖性PKC中发现的一个保守序列模体。现已鉴定含C2域的蛋白质有100多种,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和囊泡转运。

    以Ca2+依赖性和Ca2+非依赖性的方式结合磷脂。

    EF-hand 域:

    是由约40个(两个10~12残基构成α-螺旋和一个含12个残基的环,helix-loop-helix)氨基酸残基所组成,是钙结合部位 。Ca2+结合到含EF-hand 域的调节蛋白,引起该蛋白构象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396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