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80960
看比赛,快乐源于分享性代偿性心理满足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8日 《中国妇女报》 2008.08.18
     在这个充满奥运精神的火热夏季,希望体育带给我们的是纯粹的快乐。直接投身于体育运动中的人,能够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中内展示并证明自己,他们在此刻获得平常生活很少出现的“巅峰体验”。而我们观看比赛的人,在快感的强度上当然要比运动员差很多,除了得到形体或运动形式上所带来的视觉审美享受,我们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分享性和代偿性的心理满足。

    我们因为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不够出色,所以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幻想为场上的竞技者,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成功渴望投射到有情感认同的对象上,也就是你喜欢的运动员。于是,我们会感到紧张兴奋,以及在这种紧张感得到缓解时的欢愉,如果自己移情的对象赢下比赛,我们更能获得一种代偿性的心理满足。所以说,体育比赛除了能制造快乐以外,它也是件挺励志的事。当我们将激情和愿望投射到某个运动者身上,那么,无论他们失败还是成功,我们的内趋力都会被引爆,好像自己也要大干一场一样。尽管有时,挫败令人郁闷,但也许正是因此,才会激励人更努力地去弥补自身的缺陷,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自卑”中实现“超越”。毕竟,人可以本能地走出任何情绪的洼地,就像哲学家说的那样:“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

    但是,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喜欢并不等于痴迷。适度的移情、适度的幻想补偿、适度的精力发泄和游戏冲动,显然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是如果过分沉溺,恐怕就是属于“撑”得太厉害、“闲”得太无聊,而且,情况似乎会变成这样:越是爱看体育比赛,自己就越是懒得动弹,越是缺乏行动力。

    当然,如果我们要减少点因为躺在沙发上痴迷赛事而产生的愧疚感,倒是可以找出一点心理学上的依据来为自己开脱:英国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人只需想象自己在锻炼,就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这样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鲜,在美学史上有著名的“内摹仿说”和“肌肉摹仿说”,说人在欣赏的时候会发生不易察觉的内在摹仿,比如看赛马的时候,观众的肌肉也会跟随其节奏而有所动作。但是,我们总不能自欺欺人地说,我看了场现场直播就等于做了番锻炼吧。

    对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心灵负荷过重的现代人来说,体育应该成为一个清空情绪垃圾的法宝,是一次自己生命活力得到解放的操练,无论是看还是做都应如此。(志翔),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