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9208
中医经典著作由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80期
     经典的涵义 经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尊为典范的著作。”《古代汉语》释经:“织布直线为‘经’,跟‘纬’相对。‘经正而后纬成’,引申为‘经书’,‘经典’。旧说以圣人的著作为‘经’,又以可作道德标准的为‘经’。”典:“重要的文献、简册、书籍。(如)‘三坟(三皇)五帝之书’。成语‘高文典册’,引申为法,训,可遵守的准则。”相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春秋》)”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中医经典的概念 原称医经,其命名和解说,较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兴……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有《方技略》:《黄帝内经》十八卷……右医经七家。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右经方十一家。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辛六苦,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记述汉代以前“医经”、“经方”书名、数量和解说“医经”、“经方”的基本概念。即中医药方面权威性的著作和可作为“法,训,准则”的“重要的文献、简册、书籍”。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在汇辑医药古籍,分类编排时,沿用《方技略》“医经”概念,首列“医经”,收编《黄帝内经》及《难经》二书的各家注本41种,计432卷。
, 百拇医药
    四部(古典)经典的界定 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南京五所中医学院联合编著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讲义》、《中药学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医内科学讲义》……等十七种中医教材(前言)指出:“本教材取材于四部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名著的基本内容,并密切结合各个学院的教学和临证的实际经验,用现代语言尽可能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药学知识。”言明“四部古典医籍”的书名和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方法。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所以被尊称为经典著作,根本上在于它们的著作内容,是中医药学“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和可作为“法、训、遵守的准则”的典范书籍。如《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完整的第一部古典医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较全面地论述了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原因、诊断、防治原则和方法等知识和技能。其中《素问》详细阐述“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摄生、阴阳、五行、和运气”等中医基础理论。《灵枢》还论述“经络俞穴”的分布、“营卫气血”的运行、针灸原理与补泻手法,以及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法等中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经》所列十三首方剂,开创了药物的复方应用和方剂“汤、饮、丸、散、膏、丹”等剂型的命名及制作法则。
, 百拇医药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第一部中药专书。记载365种植物、动物、矿物药的性味、效用和适应症。以药物作用强弱和有无毒性,区别为“上、中、下三品”,首创药物分类法;“总论”药物的“四气五味”药性和主治证;药物复方应用的“君臣佐使”组合方法;药物的“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配伍原则及有毒药物应用方法、剂量和禁忌等用药法则。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专书。《伤寒论》主要以“六经”分证示范“外感热病”辨证论治法则;《金匮要略》论述了“三因”引起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精气血津液各种病变和疾病的辨证和防治方法。

    四部经典著作之间的医药理论和实践基本上联贯一致,构成了中医的基础和临床医学,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方法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中医者必读的书籍和考核内容。因此,前人在教和学及临床应用方面,均得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心得体会,并总结与提出不少精辟见解和相关著作,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医药学。如1983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室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发表了26位全国著名老中医谈治学经验。其中,所有名老中医均经历“熟读、应用、研究‘中医经典’”。任应秋教授指出:“学中医,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前许多医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应‘精读’,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姜春华教授说:“《伤寒》、《内经》、《本经》、《金匮》,似‘四子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旧读书人幼年必读之书),必须扎实学好。”在《怎样学习内经》指出“学《内经》要读全书,兼参旁注(以《类经为主》);取其精华,指导临床,在实践中反复实验总结,积累观察材料。”在《怎样学习伤寒论》指出“学习《伤寒论》基本功:首先学白文(原文),熟读深思,然后再看注家,加深理解;二要自己分析综合归纳‘《伤寒》类方’(综合法)、‘《伤寒》类证’(分析法);三要‘循证识方’与‘由方求病’、‘以药测证’与‘以证测药’,从认识单味药作用的基础上,理解复配伍作用。师古人之法而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 百拇医药(陈金龙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医院 顾继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