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2期
编号:11712808
靶向造影剂可实现血栓病早期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32期
     本报讯 (记者 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周同副教授利用自己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新近制备了一种可用于血栓早期诊断的磁共振分子靶向对比剂(造影剂)。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技术,日前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据介绍,P-选择素(CD62P)作为血小板/内皮细胞活化标志及黏附受体,可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间黏附以及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参与启动血栓形成。同时它还是连接炎症与血栓的重要介质和靶分子。

    周同副教授在该院血栓研究室、影像科和复旦大学放射药学研究所的协作下,利用自制的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采用生物分子放大系统及对比剂连接技术,研制了以P-选择素为靶标的磁共振对比剂,并在体外模拟血栓分子成像基础上,成功用于犬静脉血栓模型活体内磁共振分子成像研究。

    结果显示,该对比剂在体外研究中可明显增强犬离体受损血管与血栓部位显像信号。在体内研究中,于犬静脉损伤局部注射对比剂30分钟,磁共振成像即显示受损静脉局部信号高于周围肌肉显影,注射后1小时起可见附壁血栓增强信号,至3小时随血栓形成增大信号持续强化,且与犬受损血管血栓部位P-选择素表达一致。研究者另从犬静脉损伤部位远心端注射对比剂30分钟后,也显示了上述成像效果,延迟24小时信号强度减弱。研究还显示,该对比剂对实验犬的生命体征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均无明显影响。

    该研究表明,P-选择素单抗对比剂,对P-选择素具有靶向特异性,并可在活体内对血栓形成尤其附壁血栓具有早期定位和靶向显像效果,可反映疾病状态,这为临床血栓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