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王其学
编号:11685597
中医的切脉习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0日 新语丝
     作者:王其学

    古代中医,要是不懂得切脉习俗,就很难立住脚。切脉,不光要“熟读王叔和”,还要在“切脉习俗”中,施展法术,灵活应对、见机行事。若是仅仅凭着自己的“医道”,不理会“切脉习俗”,患者和病家就可能不买你的帐、疏远着你,你的医道就变得无用,不会“兴时”。

    过去,有的“先生”,就连《内经》、《温病》都没读过,只是凭着《汤头歌诀》中几个处方,熟练的掌握了一套切脉习俗,居然也可以兴腾一时,名扬一方,被人称为“一方名医”。有俗话说:“心肝脾肺肾,跑一天没人问。心肝脾肺贤,一天两吊钱”。就是说,对于“肾”字和“贤”字都分辨不清的庸医,有时倒比熟读经书的“先生”挣钱多。这是为什么?就因为他用“切脉”的招数把病人“粘”住了!只要“先生”把病人“粘住”,取得了病家信赖,那就好办了。即使把人治死,那也是“治好了病,救不了命”,把人治死了,那是“命该如此”,并不会喊冤。颇有点“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的味道。其他的人,你无论多么高明,都有劲使不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种很复杂的文化现象,但是,应当首推华而不实的“切脉习俗”。
, http://www.100md.com
    切脉,像是一道关卡。这一关,连接着医患双方,暗藏着不少玄机。什么玄机?基本上就是猜谜语。谁猜得准谁的脉诀就好,谁猜的不准,谁就站不住脚。弄好了,“先生”有可能征服病人,说你的“脉诀”好,取得信任,任你摆布,然后把你的大名传扬出去。弄不好,就会失去信任,遭到揶揄,获得一个坏名声。

    道理本来很清楚,病,生在病人身上,到底哪里不舒服,存在什么症状,病人最清楚。包括脉诀好的中医先生在内,谁都比不了自己明白,可是,愚昧无知的病人,往往拒绝说出症状,自己的症状,要让“先生”“试”出来。还有,有些人是文盲加“语盲”,即使想主动“主诉”,也常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来”,抓不住主要的说,繁繁地诉说一些与症状无关的生活琐事、生活情节,总是说不清楚主要症状。这就给“切脉习俗”带来了充足的理由。

    西医进来后从不试脉,直接问诊。面对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病人问诊,居然也有“问诊技巧”,有的医生仅仅几句话,就能问出症状来,有的实习生常常问半天,也问不明白。这种情况进一步表明,中医的切脉,是建立在大多数国人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情况之上的。这正是中医的切脉习俗存在数千年的一个文化环境和社会原因。现在,中医和中医的切脉习俗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因为民族的整体文化科学素质提高了。病人很乐意把自己的症状告诉医生,害常常担心落下症状。切脉习俗,只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和城市的阴暗角落里,有极少数愚昧的残存。
, 百拇医药
    我们发现,愚昧原来也可以打造某种文化。愚昧文化,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中的表现,就是这种玄之又玄的切脉文化。中国的患者很有特色,他们找“中医先生”看病,好像是专门来找别扭的,或者是来“考先生”的。患者把一只手伸过来,放在脉诊子上,表示出让先生试脉的样子,一句话都不说。如果先生问:“你哪里不好?”病人会很反感地反问:“还用问我?你试试脉不就知道了?”如果这么一问,先生的“医道”,已经在患者的心目中打了折扣,所以,“聪明”的“先生”大都不去直接询问症状。

    这种根深蒂固的切脉习俗,与《周易》算卦像是一只连通器。病人找先生,本来为看病,不为“考先生”,但病人往往把他与算卦的先生联系起来看。算卦先生可以凭着数几根草棒或者摇几个钱儿,来占卜吉凶祸福,看病先生当然也应该凭着试脉知道症状。蹩脚的情理、荒唐的逻辑,以真理的名义长久的存在,似乎也不应当责怪“考先生”的病人。谁不知中国的占卜术和医术,同是源自“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它们本来就是互相通融、不能分家的,这就是中医切脉习俗中,“切脉关”存在的另一个缘由。
, http://www.100md.com
    “切脉”就是“猜谜语”。面对“考先生”的病人,先生就必须“猜谜语”。不过,“会打拳的不发毛”,聪明的先生是不会问其症状,也不会立刻说出谜底的,需要的是和他“靠上”。你不愿说啊,我还不愿问呢!咱们就靠下去,看谁靠过谁?于是,那先生,一言不发、正襟危坐,手按寸关尺,心想应对词,眯缝起眼睛,表现出“开动脑筋”的样子来。病人一看,先生那幅认真、仔细劲儿,真够先生材料。于是,病人在心理上,首先退却一步。先生继续坚持,再过一会儿,病人还会再退一步。于是,先生占据了主动。眼见得病人已经耐不住性子,看看到了火候,先生忽然把切脉的手收回来,十分肯定地说:“中焦阻塞了,脉上带着呢!”仅此一句,已经憋不住了的病人,被十分陌生的“中焦”、“阻塞”等词语一下子提醒了,知道“脉上带着”,瞒不过先生,于是,那些自觉症状,顺着这陌生的词藻,滔滔不绝地脱口而出……

    当然,也有的先生,通过一面试脉、一面拉家常,进行“症状刺探”。所啦内容,看似与疾病无关,实际上是为了“诱导出症状来”。啦够多时,脉试多遍,“刺探”的差不多了,把“刺探”出的一个症状猛地说出来,病人居然会很吃惊,赞叹先生的“脉诀好”,而且会随着先生的口,继续往下说,直到说出各种症状来。于是,先生一面说“该当如此的,脉上带着呢”,一面进一步顺藤摸瓜,盘问再三,终于掌握了全部症状。这就是所谓“辨证论治”中的“辨”字之一宗。
, 百拇医药
    如此“切脉”施行起来,医者居高临下,患者如听天书,谜底揭出来,医患双方哈哈一笑,游戏一般,一方愿“打”,一方愿“挨”,显得和谐而自然,表现着某种“缘法”。至于开方取药?回去吃了是否管用?呵呵!那是另一回事。在这个当口上,医者只要过了“切脉关”,业已先取得了半成胜利,常年如此,焉非“名医”乎?

    以上切脉举例,是医者针对“闭口”病人症状,进行激发、诱导,“憋”其自述,“诓”起症候的一种“法术”。直到病人自述出全部症状后,病人竟然不知道那只是“自述”的结果,仍然觉得是“脉上带着”的,是先生试出来的,并没有任何被诱导、被激发的感觉,反倒称赞先生的脉诀好。看似奇怪,实是百姓迷信脉诀的千年习俗。

    那么,是不是有脉诀特别好的先生,可以仅仅凭着切脉来试出症状、断定病情、开方治病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只好举出小说里的例子了。小说里不仅有“凭脉断症”的大量例子,还有“悬丝切脉”的不少玄说。旧时,先生,特别是年轻的先生,给某些大家闺秀看病,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是不能直接接触人家大小姐手腕子的,甚至不能靠近人家的闺房,怎么办?那就在大小姐的手腕上拴一条丝线,牵引到外面,让先生在外面“试”那丝线传导过来的“脉”。小说里的先生,居然也可以在丝线上“试”得准确无误。这,可信么?当然不能。
, 百拇医药
    除了小说,据说也真的有先生仅凭试脉,就能断出疾病来的。如果这是事实,那就需要分析出里面暗藏的玄机来。这玄机就是先生在试脉的同时,或者听到了病人的咳嗽声,或者闻到了病人的某种气味,或者看到了病人的排泄物,分析出了存在的某一种症状,然后,归咎于脉象,就说“试脉试出来的”。另外,有的中医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脉诀好”,不惜安插亲信、收买“耳目”,在切脉之前,已经对病人症状了如指掌。所以,在中医的脉诀上,存在不少机关和骗术。但是很奇怪,中国的百姓对这种骗术却是非常相信的。所以有时我们就觉得,中医的切脉习俗,是灿烂的民族文化中的一缕瑕疵和悲哀。

    中医学在“四诊”中,明确规定了“望闻问切”的诊断程序,除非神志昏迷或不能表达症状的患者,都不能仅仅凭着脉象来确定疾病。“切脉”只是对“望、闻、问”这“三诊”的补充、参考和验证,属于最后一关。况且,切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知道症状,而是为了确定罹病的脏腑、经络、性质和程度。至于症状,哪儿痛、哪儿不好受,属于“问诊”的范围,比如“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岂可用切脉来“猜出”症状?况且,临床上常常出现“症脉不符”、互相脱离的情况,有时需要“弃脉从症”,有时则需要“弃症从脉”。更有极个别患者,属于天生的“反关脉”,挠动脉不生在内侧,而生在外侧,就连试脉的位置都难以寻找,那“症脉不符”就会更加明显,甚至完全没有脉象的参考。所以,是不能“凭脉断症”的。一个优秀的中医,是要遵守“四诊”口诀的:“望闻问切,治病要诀,凭脉断症,任嘴胡说!”
, http://www.100md.com
    可是,到了临床上,几乎所有的中医都要遵守“切脉习俗”。他们为了取信于患,避开问诊,试图从脉象上、从其他方面获得病人的症状,常常杀费苦心。于是,望闻问切的那个“问”字,是无法落实的。那“四诊”,也只是搁置在书本上,作为宣传中医科学的依据。以致,做一辈子中医先生的人,只要他还有良知,对于这种切脉习俗,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困惑。

    读史,有时可以释惑。《史记·扁鹊列传》介绍说,扁鹊的朋友长桑君,把药丸和秘方传递给他后,“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可见长桑君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神仙。神仙隐遁之后:“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扁鹊吃了神仙的药,他的眼睛就成了神眼,隔着几道墙壁就能看见墙那边的人,大概比现在的X光、CT还要便捷和准确。用这样的神眼,就看见病人的“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的运行状态了,什么病能瞒得了神眼?可是,过分的神奇,百姓不相信。所以,扁鹊就“以诊脉为名耳”。他把用神眼看见的疾病,是成是切脉“切”出来的,病人就相信了。

    由此可知,中医的诊脉,本来就是一种虚假的东西,是一种被玄虚了的、与科学背道而驰的恶习,完全没有任何科学性。就连最具权威的史书《史记》,对此也是否定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