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新篇章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发病年轻化趋势进展,人们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近年来中医学开展了不少研究,尤其是在中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和活血化瘀方面取得了喜人的进展。在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之际,临床医师如何能更深入地理解并合理运用中医治疗“心病”?以下让我们听听几位心血管专家们的“心声”。
合理理解和应用中医药
中国科学院 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及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中医药治疗注重机体的“和谐健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当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中西医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会更有效地提高疗效,促进机体康复。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医学(西医)强调更有针对性的治疗,靶标明确,如降低血压,可根据患者需要选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效验一般较明确;中医治疗则重在调节、调整或整合,用现代理念来理解,就是重视系统论或整体论的思维,在调动机体、调节整合功能上下功夫,改善患者的反应性或适应性。中医多用综合治疗,包括复方治疗等方法,“同病异治”,以达到治疗、修复等目的。中医学这种相对更加重视调节性治疗的思维可称为调节理论。生命活动富含调节意味,心理精神的应激状态、反应水平的高低和炎症反应的消退快慢等,常可随调节状态而发生变化。中医药学理论中有“调节阴阳”和“通调气血”等观点,都可归属于此。总之,适度调节,亦即个体化原则和辨证论治的理念,这一科学理念应该得到强调和合理理解。
, 百拇医药
中医药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起到很多作用。青蒿素及其复方抗疟研究的进展、砒霜中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以及活血化瘀方药在治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可以为继承、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方法,将能更好地弘扬中医药学。例如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其组方来源于宋代医药典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苏合香丸,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在研究中观察到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该中成药属芳香温通理血类中成药,在改善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大多数活血化瘀药物在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调节血小板功能、微循环功能和血脂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对川芎、丹参、三七和泽兰等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药物在心脑血管病中都有较安全有效的应用经验,有改善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活血化淤方药,研究者应组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追求重复性更好的科学证据。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也应同样以相关指南为指导。中医药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