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928kb)。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耳的应用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中耳、内耳位于颞骨内。
●颞骨由鼓部、岩部、乳突部、鳞部及茎突组成。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耳廓
●由软骨、皮肤、韧带及肌肉构成。
●表面标志:
●皮肤:前紧后松,薄且血供差。
●软骨:易感染坏死变形。
外耳道
长2.5~3.5cm,分骨部(外1/3),骨部(内2/3)。
S形弯曲(内前上、内后、内前下→后上)
常见病:外耳道疖(炎)、盯聍栓塞、异物等。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鼓室
●分上、中、下鼓室3部分:以鼓膜紧张部上下边缘为界
●上下径:15mm 前后径:13mm 内外径:6、2、4mm
●鼓室6壁:外、内、前、后、顶、底
鼓室六壁
●外壁:由骨部及膜部构成
●内壁:鼓岬、前庭窗(卵圆窗)、蜗(圆窗)、面神经管凸、外半规管凸、匙突
●前壁:颈内动脉、鼓膜张肌半管、咽鼓管半管
●后壁:面神经垂直段、鼓窦入口、砧骨窝、锥隆起
●上壁(鼓室盖):中耳感染→岩鳞裂→颅内
●下壁:颈静脉球、颈动脉管
鼓 膜
●椭圆形、半透明,由上皮层、纤维层及粘膜层组成
●高/宽/厚:9/8/0.1mm
●分为紧张部、松弛部两部份,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象限
●标志:脐部、锤骨短突、锤纹、锤骨前后襞、光锥
鼓室内容
●听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锤砧关节)(砧镫关节)
●鼓室肌肉:
鼓膜张肌:増加鼓膜张力,保护鼓膜、内耳
镫骨肌:(面神经分支-镫骨肌支)保护内耳
●神经:
鼓室丛
鼓索神经:(面神经分支)舌前2/3味觉
咽 鼓 管
鼓室←→鼻咽 长3.5cm
骨部--内1/3,软骨部--外2/3
内、前、下,水平40℃、矢状45℃、高2-2.5cm
鼓室 鼻咽
咽 鼓 管
●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咽鼓管咽肌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向鼻咽),软骨部粘膜为皱襞样(活瓣作用)
●小儿咽鼓管的解剖特点:平、短、宽
鼓窦
连结上鼓室与乳突
外壁-"筛区"(外耳道上三角 Macewen三角) 耳部手术重要标志
乳突
依气房发育程度分为四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及混合型
内 耳
结构复杂而精细(又名迷路 ),位于颞骨岩部内,为听觉与位觉重要感受装置。分为骨迷路(外淋巴)和膜迷路(内淋巴)。
骨 迷 路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前 庭
● 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
●前庭窗
●卵圆窗
●球囊隐窝
●圆囊隐窝
骨半规管
● 3个弓状弯曲并相互垂直骨管,称为外(水平)、前(垂直)、后(垂直)半规管。
●共有5个孔通入前庭
耳 蜗
●外形似蜗牛壳,由蜗轴和骨蜗管(21/2~23/4周)组成。
●骨蜗管有3个管腔:前庭阶、膜蜗管(中阶,为膜迷路)、鼓阶。
膜 迷 路
●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分别位于椭圆囊隐窝、球囊隐窝、骨半规管。有毛细胞、耳石膜、耳石。为位觉感受器。
●膜蜗管:又名中阶,充满内淋巴,含听觉感受器--螺旋器(Cortis器)
螺旋器(Cortis器)
广州泰康
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 蜗神经 蜗神经背核、腹核
↗两侧上橄榄体核 外侧丘系 下丘核
↘外侧丘系核 内侧膝状体核
→内囊→上颞横回
一侧外侧丘系或听皮层受损两侧听力减退 ......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耳的应用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中耳、内耳位于颞骨内。
●颞骨由鼓部、岩部、乳突部、鳞部及茎突组成。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耳廓
●由软骨、皮肤、韧带及肌肉构成。
●表面标志:
●皮肤:前紧后松,薄且血供差。
●软骨:易感染坏死变形。
外耳道
长2.5~3.5cm,分骨部(外1/3),骨部(内2/3)。
S形弯曲(内前上、内后、内前下→后上)
常见病:外耳道疖(炎)、盯聍栓塞、异物等。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鼓室
●分上、中、下鼓室3部分:以鼓膜紧张部上下边缘为界
●上下径:15mm 前后径:13mm 内外径:6、2、4mm
●鼓室6壁:外、内、前、后、顶、底
鼓室六壁
●外壁:由骨部及膜部构成
●内壁:鼓岬、前庭窗(卵圆窗)、蜗(圆窗)、面神经管凸、外半规管凸、匙突
●前壁:颈内动脉、鼓膜张肌半管、咽鼓管半管
●后壁:面神经垂直段、鼓窦入口、砧骨窝、锥隆起
●上壁(鼓室盖):中耳感染→岩鳞裂→颅内
●下壁:颈静脉球、颈动脉管
鼓 膜
●椭圆形、半透明,由上皮层、纤维层及粘膜层组成
●高/宽/厚:9/8/0.1mm
●分为紧张部、松弛部两部份,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象限
●标志:脐部、锤骨短突、锤纹、锤骨前后襞、光锥
鼓室内容
●听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锤砧关节)(砧镫关节)
●鼓室肌肉:
鼓膜张肌:増加鼓膜张力,保护鼓膜、内耳
镫骨肌:(面神经分支-镫骨肌支)保护内耳
●神经:
鼓室丛
鼓索神经:(面神经分支)舌前2/3味觉
咽 鼓 管
鼓室←→鼻咽 长3.5cm
骨部--内1/3,软骨部--外2/3
内、前、下,水平40℃、矢状45℃、高2-2.5cm
鼓室 鼻咽
咽 鼓 管
●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咽鼓管咽肌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向鼻咽),软骨部粘膜为皱襞样(活瓣作用)
●小儿咽鼓管的解剖特点:平、短、宽
鼓窦
连结上鼓室与乳突
外壁-"筛区"(外耳道上三角 Macewen三角) 耳部手术重要标志
乳突
依气房发育程度分为四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及混合型
内 耳
结构复杂而精细(又名迷路 ),位于颞骨岩部内,为听觉与位觉重要感受装置。分为骨迷路(外淋巴)和膜迷路(内淋巴)。
骨 迷 路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前 庭
● 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
●前庭窗
●卵圆窗
●球囊隐窝
●圆囊隐窝
骨半规管
● 3个弓状弯曲并相互垂直骨管,称为外(水平)、前(垂直)、后(垂直)半规管。
●共有5个孔通入前庭
耳 蜗
●外形似蜗牛壳,由蜗轴和骨蜗管(21/2~23/4周)组成。
●骨蜗管有3个管腔:前庭阶、膜蜗管(中阶,为膜迷路)、鼓阶。
膜 迷 路
●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分别位于椭圆囊隐窝、球囊隐窝、骨半规管。有毛细胞、耳石膜、耳石。为位觉感受器。
●膜蜗管:又名中阶,充满内淋巴,含听觉感受器--螺旋器(Cortis器)
螺旋器(Cortis器)
广州泰康
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 蜗神经 蜗神经背核、腹核
↗两侧上橄榄体核 外侧丘系 下丘核
↘外侧丘系核 内侧膝状体核
→内囊→上颞横回
一侧外侧丘系或听皮层受损两侧听力减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9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