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疼痛学基本概念及其进展.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99kb)。
临床疼痛学基本概念及其进展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樊碧发
治愈 是偶然的
缓解 是经常的
舒适 是永恒的
To heal sometimes
To support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暫し癒し
時に支え
常に慰む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现代临床疼痛科学起源
●尽管现代医学各个专科迅速发展,但对
顽固性痛症如:
癌痛、神经痛、幻肢痛、CRPS...
仍无能为力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临床疼痛中心构成
以疼痛专业人员为主体
多学科密切联系共同攻关
共建专业团队
专业的态度对待
专业的手段管理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 1961年 Bonica教授 华盛顿大学临床疼痛中心
● 1962年 山村秀夫教授 东京大学 "疼痛外来"
● 1975年 国际疼痛学会(意大利·弗罗伦斯,IASP)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1988年 中华麻醉学会 全国疼痛研讨会(承德)
1989年 第一届东西方疼痛会议(北京)
中华疼痛研究会(CASP)
1990年 第六届国际疼痛学会(澳大利亚·阿德莱)
CASP→IASP China Chapter
1992年 中华疼痛研究会→中华疼痛学会
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
1995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创刊
疼痛是什么?
●公元前300年 埃及、印度等国认为疼痛是"魔鬼"、是上帝或神灵对人类的惩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 认为疼痛是与愉快相反的情绪(非感觉)
●19世纪 感觉神经心理学→认识到了疼痛的感觉方面
●20世纪 认识到疼痛由感觉和情绪组成
●进入本世纪70年代才逐渐揭示了疼痛的本质--疼痛的多维性
◎感觉-分辨
◎动机-情绪
◎认知-评价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学会(IASP,1979)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
●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1、有利的一面-警报作用
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方式
●根据疼痛避免危险、做出防御性保护反射
●患者→看医生
●医生→诊断疾病
●无痛儿 因缺乏疼痛的警报系统,多因外伤夭亡
2、不利的一面-病因
●剧烈的疼痛可引发休克等一系列机体功能变化
●慢性疼痛常可使病人痛不欲生
●致病、致残、致死的原因
疼痛的分类Ⅰ
●浅表痛
伤害性刺激所致的皮肤粘膜痛。 定位明确、呈局限性,多为针刺刀割样锐痛,产生肌肉活动
●深部痛
韧带、肌腱、关节、筋膜、胸腹膜、内脏等部位产生的疼
痛。多为定位不精确的钝痛,疼痛可有放散、或出现感觉
过敏区
疼痛的分类Ⅰ(续)
●神经性疼痛
可发生于神经系统任何部位的病损。烧灼样、剧烈弥
散持久,可有痛觉过敏、异样疼痛等
●心因性疼痛
精神性,可伴有焦虑、忧郁、恐惧等,值得引起
注意
疼痛的分类Ⅱ
1、周围神经痛
●体神经痛:以快痛为主,多为阵发性锐痛,疼痛及压痛位
置较固定。表浅而界限清晰的局部痛或放散痛
●交感神经性疼痛: 慢性钝痛为主,持续性难忍的烧灼样疼
痛或压迫性痛。位置深在不固定。精神、情绪状态对疼痛
影响较大。如CRPS、内脏痛、周围血管性疼痛
2、中枢神经痛
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痛
觉传导路受损引起的疼痛。临床典型为丘脑痛,主要因脑
血管疾病损害丘脑所致
疼痛的分类Ⅲ
1、 短暂性疼痛:一过性疼痛发作,由轻微损伤刺激
引起 ,持续时间短暂
2、急性疼痛:急剧发病,持续时间短,也可呈持续
状态。常有较明显的损伤存在
3、慢性疼痛:发病缓慢或由急性疼痛转化而来,持
续时间长,亦可呈间断发作。很多慢性疼痛查不
出明显的损伤
疼痛的伴随症状(Ⅰ)
生理性症状
●严重疼痛 恶心、呕吐、心慌、头昏、四
肢逆冷、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慢性疼痛 失眠、便秘、食欲不振
●顽固性疼痛 肢体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形
成痛性残疾
疼痛的伴随症状(Ⅱ)
心理变化
"痛"与"苦"的关系
顽固性及恶性疼痛常伴有忧郁恐惧、焦
躁不安、易怒、绝望
可增加中枢致敏性
疼痛的伴随症状(Ⅲ)
行为异常
多见于慢性疼痛的患者
不停地叙说疼痛的体验及对其的影响
不断抚摸疼痛部位,甚或以暴力锤打
坐卧不安、尖叫呻吟、伤人毁物
人际关系恶化
注意:属病态行为,应予理解
疼痛的主要病理
神经损伤:
神经组织本身受损,病理性冲动传向中枢,引起脊髓侧角
、丘脑、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如反射性交感神经
萎缩症、灼性神经痛、带状庖疹后遗痛、幻肢痛等
组织损伤:
缺血、炎症等组织损伤致使细胞受损,释放致痛物质。
如钾离子、氢离子、组织按、5-羟色胺缓激肽等,作用于
游离神经末梢而产生痛觉信号
疼痛的主要病理
理化刺激:
酸碱、冷热、电流等,对人体可成为一种伤害性刺激,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引起痛觉。也容易形成疼痛的恶
性循环造成顽固性疼痛
末梢神经的机械刺激:
局部张力的增高及组织炎症水肿,可使末梢神经因压
迫刺激而产生疼痛
直接刺激
机械性:
●外伤 跌打损伤、车祸等
●医源刺激 手术、注射、检查等
●压力变化 组织器官、腔隙间隔的内外压改变
●肌张力异常 消化道痉挛
●牵引移位
物理性:冷、热、光、电等
化学性:酸碱、有毒气体、药物
生物性:毒蛇、蜂、蚊蝇昆虫等生物毒素
炎症
几乎存在于所有疼痛发生过程
●感染性炎症
●无菌性炎症 ......
临床疼痛学基本概念及其进展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樊碧发
治愈 是偶然的
缓解 是经常的
舒适 是永恒的
To heal sometimes
To support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暫し癒し
時に支え
常に慰む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现代临床疼痛科学起源
●尽管现代医学各个专科迅速发展,但对
顽固性痛症如:
癌痛、神经痛、幻肢痛、CRPS...
仍无能为力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临床疼痛中心构成
以疼痛专业人员为主体
多学科密切联系共同攻关
共建专业团队
专业的态度对待
专业的手段管理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 1961年 Bonica教授 华盛顿大学临床疼痛中心
● 1962年 山村秀夫教授 东京大学 "疼痛外来"
● 1975年 国际疼痛学会(意大利·弗罗伦斯,IASP)
现代疼痛学发展简史
1988年 中华麻醉学会 全国疼痛研讨会(承德)
1989年 第一届东西方疼痛会议(北京)
中华疼痛研究会(CASP)
1990年 第六届国际疼痛学会(澳大利亚·阿德莱)
CASP→IASP China Chapter
1992年 中华疼痛研究会→中华疼痛学会
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
1995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创刊
疼痛是什么?
●公元前300年 埃及、印度等国认为疼痛是"魔鬼"、是上帝或神灵对人类的惩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 认为疼痛是与愉快相反的情绪(非感觉)
●19世纪 感觉神经心理学→认识到了疼痛的感觉方面
●20世纪 认识到疼痛由感觉和情绪组成
●进入本世纪70年代才逐渐揭示了疼痛的本质--疼痛的多维性
◎感觉-分辨
◎动机-情绪
◎认知-评价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学会(IASP,1979)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
●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1、有利的一面-警报作用
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方式
●根据疼痛避免危险、做出防御性保护反射
●患者→看医生
●医生→诊断疾病
●无痛儿 因缺乏疼痛的警报系统,多因外伤夭亡
2、不利的一面-病因
●剧烈的疼痛可引发休克等一系列机体功能变化
●慢性疼痛常可使病人痛不欲生
●致病、致残、致死的原因
疼痛的分类Ⅰ
●浅表痛
伤害性刺激所致的皮肤粘膜痛。 定位明确、呈局限性,多为针刺刀割样锐痛,产生肌肉活动
●深部痛
韧带、肌腱、关节、筋膜、胸腹膜、内脏等部位产生的疼
痛。多为定位不精确的钝痛,疼痛可有放散、或出现感觉
过敏区
疼痛的分类Ⅰ(续)
●神经性疼痛
可发生于神经系统任何部位的病损。烧灼样、剧烈弥
散持久,可有痛觉过敏、异样疼痛等
●心因性疼痛
精神性,可伴有焦虑、忧郁、恐惧等,值得引起
注意
疼痛的分类Ⅱ
1、周围神经痛
●体神经痛:以快痛为主,多为阵发性锐痛,疼痛及压痛位
置较固定。表浅而界限清晰的局部痛或放散痛
●交感神经性疼痛: 慢性钝痛为主,持续性难忍的烧灼样疼
痛或压迫性痛。位置深在不固定。精神、情绪状态对疼痛
影响较大。如CRPS、内脏痛、周围血管性疼痛
2、中枢神经痛
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痛
觉传导路受损引起的疼痛。临床典型为丘脑痛,主要因脑
血管疾病损害丘脑所致
疼痛的分类Ⅲ
1、 短暂性疼痛:一过性疼痛发作,由轻微损伤刺激
引起 ,持续时间短暂
2、急性疼痛:急剧发病,持续时间短,也可呈持续
状态。常有较明显的损伤存在
3、慢性疼痛:发病缓慢或由急性疼痛转化而来,持
续时间长,亦可呈间断发作。很多慢性疼痛查不
出明显的损伤
疼痛的伴随症状(Ⅰ)
生理性症状
●严重疼痛 恶心、呕吐、心慌、头昏、四
肢逆冷、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慢性疼痛 失眠、便秘、食欲不振
●顽固性疼痛 肢体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形
成痛性残疾
疼痛的伴随症状(Ⅱ)
心理变化
"痛"与"苦"的关系
顽固性及恶性疼痛常伴有忧郁恐惧、焦
躁不安、易怒、绝望
可增加中枢致敏性
疼痛的伴随症状(Ⅲ)
行为异常
多见于慢性疼痛的患者
不停地叙说疼痛的体验及对其的影响
不断抚摸疼痛部位,甚或以暴力锤打
坐卧不安、尖叫呻吟、伤人毁物
人际关系恶化
注意:属病态行为,应予理解
疼痛的主要病理
神经损伤:
神经组织本身受损,病理性冲动传向中枢,引起脊髓侧角
、丘脑、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如反射性交感神经
萎缩症、灼性神经痛、带状庖疹后遗痛、幻肢痛等
组织损伤:
缺血、炎症等组织损伤致使细胞受损,释放致痛物质。
如钾离子、氢离子、组织按、5-羟色胺缓激肽等,作用于
游离神经末梢而产生痛觉信号
疼痛的主要病理
理化刺激:
酸碱、冷热、电流等,对人体可成为一种伤害性刺激,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引起痛觉。也容易形成疼痛的恶
性循环造成顽固性疼痛
末梢神经的机械刺激:
局部张力的增高及组织炎症水肿,可使末梢神经因压
迫刺激而产生疼痛
直接刺激
机械性:
●外伤 跌打损伤、车祸等
●医源刺激 手术、注射、检查等
●压力变化 组织器官、腔隙间隔的内外压改变
●肌张力异常 消化道痉挛
●牵引移位
物理性:冷、热、光、电等
化学性:酸碱、有毒气体、药物
生物性:毒蛇、蜂、蚊蝇昆虫等生物毒素
炎症
几乎存在于所有疼痛发生过程
●感染性炎症
●无菌性炎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