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77300
鲜为人知的脑外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25日 《家庭保健报》 2008.09.25
     中风一般指脑中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包括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另一类为缺血性中风,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实,在脑以外的某些部位也可发生中风,那就是鲜为人知的眼中风、腹中风和腿中风。

    眼中风 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约为1%。患者多有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内膜炎或糖尿病。其主要表现是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栓塞、视网膜出血、黄斑出血等。发病前常有突然一时性失明,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后好转,如此反复,且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视力明显下降,最后导致完全失明。眼中风来势凶猛,后果严重,故应加强预防。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应经常检查眼底,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检查血液黏稠度,并积极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腹中风 多发生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因腹腔内某一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腔内或腹膜出血,出血难以制止,病情凶险,必须紧急手术结扎出血的血管,方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腹中风的发病原因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密切相关。腹内压力突然增高(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起床过快等)往往是本病的诱发因素。腹中风起病突然,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休克等。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

    腿中风 又称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80%~90%是由于心脏病引起的。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人,由于不规则的房颤,正常血流在心房内产生漩涡,导致一部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黏附在心房内壁上,形成附壁血栓。这种附壁血栓随时都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向远端。当血栓卡在动脉的某一分叉部时,就可能使血流发生阻塞,造成一条腿或两条腿血液供应中断而导致下肢瘫痪或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腿痛,然后麻木,下肢皮肤苍白、发凉,不能随意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如不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下肢缺血4~8小时后,就可发生不可逆坏死,此时只能忍痛截肢,否则病情迅速发展,大量的肌肉坏死,毒素吸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杨吉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