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信息
编号:13397987
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25日 医药卫生报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个体化治疗原则,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各异,治疗药物自然有别,因此提倡个体化治疗原则。

    老年高血压

    临床试验证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这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首选长效钙拮抗剂尼群地平。钙拮抗剂治疗可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一项研究比较了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长效双氢吡啶钙拮抗剂治疗70~84岁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经4~6年随访,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在减少心血管死亡率和主要终点事件有何差异。北欧试验证明地尔硫 同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一样,能够减少50~74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高龄老人是否要治疗仍有争论,但血压极高者或有靶器官损害者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超高龄高血压试验研究正在进行,旨在评价抗高血压治疗对高龄老人的意义如何。

    合并左室肥厚

    左室肥厚是心脏对慢性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的代偿性反应。目前减轻左室重量指数的最重要的方法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氯沙坦将比阿替洛尔能更大程度上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复合终点(定义为卒中、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死亡)。

    合并冠心病

    降压对冠心病病人肯定有好处,但要避免降压过快而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激活。此类病人首选β受体阻断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肌梗死后应当用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断剂,可减少再发心肌梗死和猝死。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良好者可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 。

    合并肾脏病变

    已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钙拮抗剂都有肾脏保护作用。贝那普利与伊贝沙坦长期应用可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血压应降至17.3/11.3千帕(130/85毫米汞柱)以下;若蛋白尿>1克/天,目标血压为16.7/10.0千帕(125/75毫米汞柱)。

    (摘自《农村医药报》 王仁亮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