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4 > 正文
编号:11681873
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3kb)。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一、原则

    应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入院至开始溶拴的时间,目的是使梗塞相关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再开通。

    二、选择对象的条件

    1. 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 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 mV。

    3. 发病≤6小时者。

    4. 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一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三、禁忌证

    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l·3/13·3 kPa(160/100mmH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

    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

    四、溶栓步骤: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

    (一) 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0.15-0.3 g,以后每日 0.15~0.3 g,3-5日后改为50~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二) 静脉用药种类及方法

    1、 尿激酶(UK):150万IU(约2.2万IU/kg)用10 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人100ml5%一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 500 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2、 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150万U用10 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人100ml 5%~10%葡萄糖液体中,60分钟内滴人。

    3、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rt-PA前先给予肝素5 000 u静脉滴注。同时按下述方法应用rt-PA:

    (1)国际习用加速给药法:15 mg静脉推注,0.75 mg/kg (不超过50 mg)30分钟内静脉滴注,随后0.5 mg/kg(不超过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100mg。

    (2)近期国内试用小剂量法:8mg静脉推注,42 rng于90分钟内静脉滴注。总量为50mg。

    rt-PA滴注完毕后应用肝素每小时700-1 000 U,静脉滴注48小时,监测APTT维持在60-80秒,以后皮下注射肝素 7 500 U,每12小时一次,持续3~5天。

    五、监测顷目:

    (一)临床监测项目

    1. 症状及体征: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的程度,仔细观察皮肤、黏膜、咳痰、呕吐物及尿中有无出血征象。

    2. 心电图记录: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 3小时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正后壁、右室梗塞仍做18导联心电图)。以后定期做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

    (二)用肝素者需监测凝血时间

    可用Lee White三管法,正常为4-12分钟;或APTT法,正常为35-45秒。

    (三)发病后6、8、10、12、16、20小时查CK、CK-MB。

    六、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

    (一)直接指征: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依据TIMl分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3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doc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