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续).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5页 |
参见附件(403kb)。
24 4 心电学杂志2 IX 1 7 年第2 6 卷第4 期
· 继 续教育 ·
室 性 心 动 . 过 速 ( 续)
赵 易
【 中图 分类号1 R 5 4 1 . 7 ; R 5 4 0 . 4 ' 1 陈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 号】1 0 0 2 - 1 0 9 4 ( 2 0 0 7 )0 4 - 2 4 4 - 0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最常发生在冠心病、 心肌梗死等,也见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少数心脏正常者。 其
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i d i o p a t h i c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则是指经现代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
的器质性心脏病 ( 或结构正常的心脏)的室性心过
速, 约占临床室性心动过速的1 0 % a , 心室率1 1 5 - 2 5 0
次I m i n , 一般病程较长, 可反复发作, 多见于青壮
年, 常由感染、 剧烈运动诱发, 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状
态, 预后较好。
一、 分类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比较复杂。按发作
形式,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单形性 ( p a r o s y m a l s u s -
t a i m e d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e t v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 P S M V T ) ,非持续性重复性单 形性( r e p e t i t i v e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e n -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 R M V T )和无休止型;按起源部
位, 可分为左或右心室心动过速; 按Q R S 形态, 可分
为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按对生理性活动的反应,可分为运动诱发性( e x e r c i s e i n d u c e d V T ) 、 儿茶酚胺
敏感性( c a t e c h o l a m i n e s e n s i t i v e V T ) ; 或者按对某些
药物的反应分为腺昔敏感性 ( a d e n o s i n e s e n s i t i v e
V T ) 、 维拉帕米敏感性( v e r a p a m i l s e n s i t i v e V T ) 和普
蔡洛尔敏感性( p o p r a n o l o l s e n s i t i v e V T ) 等。 通常根据起源部位, 分为特发性左心室和右心
室心动过速两大类。
二、 临床和心电图表现
1 . 特发性右心室心动过速 ( I R V T ) 主要起源
于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或游离壁,称为特发性右
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 ( i d i o p a t h i c r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o u t f l o w t r a c t t a c h y c a r d i a ) , 也称特发性 左束支传导阻
滞型室性心动过速, 女性多于男性( 8 : 1 ) , 占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的8 0 %。心电图特征为:
( 1 ) Q R S 形态呈左柬支传导阻滞型, 时间约。 . 1 4
- 0 . 1 6 s , 1 呈小Q R S波群, a V L呈Q S型, II、 M, a V F
和V 5 , V 。 呈大R波, 电压>> 1 . 5 m v , 肢体导联R波电
压之和>> 4 . O m V o
( 2 ) 胸导联RI S移行区偏向左, 大都在V ‘ 或
更左, 少数在V 3 o
( 3 ) 额面电轴向下, 右偏或正常, 但不会左偏。
( 4 ) 运动、 情绪激动可使部分病人在窦性心律的
一定频率范围内诱发( 快频率依赖性) 。
( 5 ) 多为非持续的重复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有更多概率记录到这种心律失常。
典型图例见图 t o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与器质性病变的
冠心病( 心肌梗死)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均可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 其相互鉴别至关重要
( 表 1 ) 0
表, 3 种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指 标 特发性 心肌梗死伴左束支 致心律失常性右
传导阴滞型性 心室发育不良性
肢体导联R波
电压叠加
皿、 皿, a V F, V ,- V 6 R 波电压
电轴
34. 0.V <40mV <4 . ( 阮, V
z 0. 1 5 .V <1. 5.V <1 . 5 .V
正常或右偏
无左偏
左偏或正常
无右偏
左偏或正常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 、 飞出现Q S 波
a V R 外任何导联
出现Q R波
e p s i l o n波
心室晚电位 无 阴性
无 阳性
有 阳性
作者单位: 3 1 0 0 0 9 浙江大学医 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少数特发性右心室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心室流人
道并伴相应的心电图变化。
2 . 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 ( I L V T )主要起源于
万方数据心电学杂志2 0 ( ” 年第2 6 卷第4 期 -24 5-
一 ﹂ 剩 粼 一 丈 ︸ 润
越
一 ︷ 属 树 酗 , 下
井 二 土 理
一 斗 娜 粉 军 似 柳 过 . 一 一 私 一 创 洋 一 一
叶 ‘ 干
阳
一 一 一 一 阵 一 不 ︸ 阳 十 ︸ ! 一 瓦 一 明 琴
一
I T T T . 1 - 1 . a V R - I - V A L 一 a ' 1 - ' " H " t f i t拄右兰若r 注崖
v . — 州 一洲、 一 一
,}” 1} 干 ·;{}1}}: 门 ‘ It!}!: f五 曰 洲: } I ,( 爪 一 {卫一 砚一 刀 {了 汗 了 } 用 { { ; 1 } 卜 }娜 { , { 1‘ { 汗泌 1 ; } 了 1 { , 11 1 } 1 } 。 { 1 瓜 Ul l ! 气 更 1 梦 怕 1 1 喇 了干 丫{ v V 月 {
_~一 , 一 一 宁育-扮份州
攫a V F } 4 } e 圈, 一例青年女性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 常于运动、 精神紧张时感心悸伴黑嚎。
心电图 示持续性单形性左束支阻滞型 心室率2 3 。 次/ m i n, 电轴不偏, 提示心动过速起源自 右心室流出道。 射
频消融成功。随访1 年未再复发。( 引自陈新等. 1 9 9 7 )
左心室间隔部, 称为特发性左心室间隔室性心动过
速( i d i 叩a t h i 。left v e n t ri c u l a r s e p t e m t a c h y c a r d i a ) i d i o p a t h i c , 也
称特发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男性多
于女性( 3 : 1 ) ......
· 继 续教育 ·
室 性 心 动 . 过 速 ( 续)
赵 易
【 中图 分类号1 R 5 4 1 . 7 ; R 5 4 0 . 4 ' 1 陈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 号】1 0 0 2 - 1 0 9 4 ( 2 0 0 7 )0 4 - 2 4 4 - 0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最常发生在冠心病、 心肌梗死等,也见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少数心脏正常者。 其
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i d i o p a t h i c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则是指经现代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
的器质性心脏病 ( 或结构正常的心脏)的室性心过
速, 约占临床室性心动过速的1 0 % a , 心室率1 1 5 - 2 5 0
次I m i n , 一般病程较长, 可反复发作, 多见于青壮
年, 常由感染、 剧烈运动诱发, 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状
态, 预后较好。
一、 分类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比较复杂。按发作
形式,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单形性 ( p a r o s y m a l s u s -
t a i m e d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e t v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 P S M V T ) ,非持续性重复性单 形性( r e p e t i t i v e m o n o m o r p h i c v e n -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 R M V T )和无休止型;按起源部
位, 可分为左或右心室心动过速; 按Q R S 形态, 可分
为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按对生理性活动的反应,可分为运动诱发性( e x e r c i s e i n d u c e d V T ) 、 儿茶酚胺
敏感性( c a t e c h o l a m i n e s e n s i t i v e V T ) ; 或者按对某些
药物的反应分为腺昔敏感性 ( a d e n o s i n e s e n s i t i v e
V T ) 、 维拉帕米敏感性( v e r a p a m i l s e n s i t i v e V T ) 和普
蔡洛尔敏感性( p o p r a n o l o l s e n s i t i v e V T ) 等。 通常根据起源部位, 分为特发性左心室和右心
室心动过速两大类。
二、 临床和心电图表现
1 . 特发性右心室心动过速 ( I R V T ) 主要起源
于右心室流出道的间隔部或游离壁,称为特发性右
心室流出道心动过速 ( i d i o p a t h i c r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o u t f l o w t r a c t t a c h y c a r d i a ) , 也称特发性 左束支传导阻
滞型室性心动过速, 女性多于男性( 8 : 1 ) , 占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的8 0 %。心电图特征为:
( 1 ) Q R S 形态呈左柬支传导阻滞型, 时间约。 . 1 4
- 0 . 1 6 s , 1 呈小Q R S波群, a V L呈Q S型, II、 M, a V F
和V 5 , V 。 呈大R波, 电压>> 1 . 5 m v , 肢体导联R波电
压之和>> 4 . O m V o
( 2 ) 胸导联RI S移行区偏向左, 大都在V ‘ 或
更左, 少数在V 3 o
( 3 ) 额面电轴向下, 右偏或正常, 但不会左偏。
( 4 ) 运动、 情绪激动可使部分病人在窦性心律的
一定频率范围内诱发( 快频率依赖性) 。
( 5 ) 多为非持续的重复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有更多概率记录到这种心律失常。
典型图例见图 t o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与器质性病变的
冠心病( 心肌梗死)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均可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 其相互鉴别至关重要
( 表 1 ) 0
表, 3 种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指 标 特发性 心肌梗死伴左束支 致心律失常性右
传导阴滞型性 心室发育不良性
肢体导联R波
电压叠加
皿、 皿, a V F, V ,- V 6 R 波电压
电轴
34. 0.V <40mV <4 . ( 阮, V
z 0. 1 5 .V <1. 5.V <1 . 5 .V
正常或右偏
无左偏
左偏或正常
无右偏
左偏或正常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 、 飞出现Q S 波
a V R 外任何导联
出现Q R波
e p s i l o n波
心室晚电位 无 阴性
无 阳性
有 阳性
作者单位: 3 1 0 0 0 9 浙江大学医 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少数特发性右心室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心室流人
道并伴相应的心电图变化。
2 . 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 ( I L V T )主要起源于
万方数据心电学杂志2 0 ( ” 年第2 6 卷第4 期 -24 5-
一 ﹂ 剩 粼 一 丈 ︸ 润
越
一 ︷ 属 树 酗 , 下
井 二 土 理
一 斗 娜 粉 军 似 柳 过 . 一 一 私 一 创 洋 一 一
叶 ‘ 干
阳
一 一 一 一 阵 一 不 ︸ 阳 十 ︸ ! 一 瓦 一 明 琴
一
I T T T . 1 - 1 . a V R - I - V A L 一 a ' 1 - ' " H " t f i t拄右兰若r 注崖
v . — 州 一洲、 一 一
,}” 1} 干 ·;{}1}}: 门 ‘ It!}!: f五 曰 洲: } I ,( 爪 一 {卫一 砚一 刀 {了 汗 了 } 用 { { ; 1 } 卜 }娜 { , { 1‘ { 汗泌 1 ; } 了 1 { , 11 1 } 1 } 。 { 1 瓜 Ul l ! 气 更 1 梦 怕 1 1 喇 了干 丫{ v V 月 {
_~一 , 一 一 宁育-扮份州
攫a V F } 4 } e 圈, 一例青年女性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 常于运动、 精神紧张时感心悸伴黑嚎。
心电图 示持续性单形性左束支阻滞型 心室率2 3 。 次/ m i n, 电轴不偏, 提示心动过速起源自 右心室流出道。 射
频消融成功。随访1 年未再复发。( 引自陈新等. 1 9 9 7 )
左心室间隔部, 称为特发性左心室间隔室性心动过
速( i d i 叩a t h i 。left v e n t ri c u l a r s e p t e m t a c h y c a r d i a ) i d i o p a t h i c , 也
称特发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男性多
于女性( 3 : 1 )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3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