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3 > 正文
编号:11691479
麻醉操作常规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42kb)。

    麻醉技术操作常规

    第1节 一般常规

    一、择期手术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访视:包括阅读病历、了解病史和检查结果等;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焦虑心情;听取和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对于过度紧张而难以自控者,应以药物治疗。有心理障碍者请心理学医师协助处理。

    (二)常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

    2.血型,凝血参数;

    3.血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HbsAg及抗HIV等;

    4.心电图、胸透或胸片,疑有呼吸道梗阻者应检查颈部正、侧位片;

    5.年龄≥60岁或长期吸烟者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6.开胸手术、COPD行上腹部手术者,检查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

    (三)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

    1.改善营养不良状态:血色素高于80g/L,血浆清蛋白高于30g/L,血小板高于8万/L。

    2.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有并存疾病者,应请相关专业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会诊,对其严重程度作出评价,并作相应的麻醉前准备。

    (四)胃肠道的准备:应常规排空胃,以免发生反流、呕吐或误吸,及由此而导致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成人术前应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术前应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

    (五)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对麻醉和监测设备、麻醉用具及药品进行准备和检查。无论实施何种麻醉,都必须准备麻醉机和急救药品。麻醉期间必须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麻醉实施前对已准备好的设备、用具和药品等,应再一次检查和核对。术中所用药品(包括口头医嘱)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六)麻醉前用药:

    1.麻醉前用药应由麻醉医师根据需要开医嘱,由病房护士执行;急诊或特殊病人可由手术室护士执行。

    2.根据麻醉方法和病情选择药物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一般在麻醉前30~60分钟肌肉注射,急诊或特殊病人可于麻醉前15-30分钟静脉注射。常用药物及用量见表1-1。

    表1-1 常用麻醉前用药

    药 名 成人用量(mg) 小儿用量(mg/kg) 用 法

    安定类药:

    地西泮 5~10 0.1~0.2 肌注

    咪达唑仑 3~6 0.01~0.08 肌注

    催眠镇静药:

    苯巴比妥钠 100~200 2-4 肌注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 5~10 0.1 皮下或肌注

    呱替啶 25~100 1 肌注

    抗胆碱药:

    阿托品 0.4~0.6 0.01~0.02 皮下注射

    东莨菪碱 0.3~0.6 0.01 肌注

    二、麻醉选择的基本原则

    麻醉选择主要指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监测项目和方法等的选择。麻醉的选择主要由麻醉医师来选定,如果外科医师或病人有特殊要求,可与麻醉医师协商,但麻醉医师由决定权。在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对病人生理扰乱轻,镇痛完善,操作简便,合并症少,能满足手术操作要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但任何麻醉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失败率,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允许在手术期间更改麻醉方法。

    1.根据病情来选择麻醉:病人的年龄、主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原发病对生理影响的程度是决定该病人对麻醉耐受能力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手术大小和要求来选择麻醉:麻醉的风险性与手术大小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可使麻醉的风险性增加,而有时手术并非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3.根据不同手术部位选择麻醉:如颈部或胸壁手术,可选局麻、局麻加强化、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或气管内全麻。胸内手术一般都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全肺切除术、支气管成型术、支气管胸膜瘘、湿肺及一侧肺有出血者、在胸腔镜下手术、支气管肺灌洗等,应选用支气管内插管全麻;为了便于胸内手术的操作,食道及肺叶切除术也可选用支气管内插管全麻。腹部及盆腔手术可选用腰麻、硬膜外阻滞、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全麻或硬膜外阻滞加全麻。

    4.根据技术条件选择麻醉。在自己能够胜任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性最大,操作最熟练,最有把握的麻醉方法。

    5.麻醉学是一门科学,各种麻醉方法也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因此,应允许在麻醉期间根据具体情况更改麻醉方法。

    三、麻醉期间的观察、监测和记录

    (一)观察:

    1.只要是需要专职麻醉医师施行的麻醉,都必须有专职人员在现场观察,不得擅离职守。

    2.主要任务是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结合必要的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麻醉期间出现的异常变化,以保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

    3.保持自主呼吸的病人,观察病人的呼吸运动类型(胸式或腹式呼吸),呼吸幅度及频率,口唇粘膜、皮肤及手术野血液的颜色,以粗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道梗阻、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全麻病人在气管内插管后,应听双侧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二)监测:是指采用特殊仪器或设备来测定病人的某些生理参数。应根据病情需要、手术及其风险性的大小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

    1.常规监测项目为:血压(无创性)、心电图(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

    2.病情较重或手术较大者,除监测上述参数外,可选择监测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尿量和体温。

    3.对于危重病人或风险性大的手术,除监测上述参数外,可选择监测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排出量(CO),并计算血液动力学参数。

    4.全麻病人应监测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或每分钟通气量(MV),或呼气末CO2浓度(ETCO2),以保证病人的通气功能正常。并设置气道压和通气量的报警界限,以便发现呼吸环路的意外脱离。

    5.有条件者可选择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ETCO2、麻醉气体浓度和肌肉松弛程度等参数。

    (三)麻醉记录:

    1.凡是需要专职麻醉医师施行麻醉者,都必须填写麻醉记录单。

    2.麻醉记录单应逐项填写,记录必须完整。

    3.麻醉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

    (1)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等。

    (2)麻醉期间(包括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期及维持期、手术及麻醉结束时)每间隔5-1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必要时记录体温、SpO2等。

    (3)记录麻醉期间用药(包括麻醉前、麻醉诱导及维持、各种拮抗药和特殊用药等)的药名、剂量、用药途径和时间。

    (4)麻醉期间的输液、输血及其它特殊体液的名称、用量及起止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4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