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0 > 正文
编号:11699474
肝脏、肾脏及内分泌疾病的血液学异常.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41kb)。

    肝脏、肾脏及内分泌疾病的

    血液学异常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

    张学军

    Ⅰ 肝脏病与血液学异常

    肝脏与造血系统关系密切

    * 肝脏是体内蛋白(包括凝血因子)合成器官;

    * 摄取、储存和提供造血要素;

    * 解毒器官:能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

    * 单核-巨噬系统:清除有病变的红细胞。

    * 肝病发病过程中常伴随造血因子缺乏、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因此,肝病患者在病程中常表现出贫血和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是指在肝脏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贫血并发症,常见于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

    * [病因和发病机理]

    慢性肝病可伴有多种因素所致的贫血,但重度贫血者少见,多继发于出血或脾功能亢进。

    1、造血原料的储备减少:叶酸、维生素B12、铁剂;

    2、红细胞寿命缩短

    3、骨髓造血功能降低

    4、血浆容量增加

    5、出血

    [临床表现]

    * 因肝脏疾病病因不同表现各异。

    * 一般轻至中度贫血:Hgb 60-100g/L;

    *无并发症时,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有合并症时,可为大细胞或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棘刺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可骤降,肝功能改善,溶血可自行缓解。

    **酒精中毒性肝病,肝功能轻度受损亦会出现轻至中度溶血性贫血;呈自限性,可反复发作,戒酒2~4周可好转,再次饮酒时又可诱发。

    可以是酒精中毒性肝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与肝脏脂肪浸润有关。

    [实验室检查]

    * (一)贫血

    **巨细胞性贫血:

    ①薄型:红细胞直径增加而Hgb不增加

    ②靶型:比薄型直径更大。

    ③厚型:其红细胞体积增加。

    **棘刺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有5-10个刺状突起。

    **口型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有条状裂口。见于急性脂肪肝及酒精中毒患者,可引起一过性溶血性发作。

    **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增加。有一组报道网织红细胞平均值为8.6%(2.5%-21.6%)。

    [治疗]

    ☆肝病贫血应以原发肝脏疾病病因治疗为主,如病因去除或改善,贫血常常随之纠正。

    1)积极保肝治疗,改善肝功能、加强营养。

    2)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或脾功能亢进,可外科手术治疗。

    3)对合并溶血性贫血者:戒酒,用降脂药改善血中的不正常胆固醇和卵磷脂比例,控制脂肪肝进展。

    4)酌情补充造血原料: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出血者可补充铁剂。

    [维生素K缺乏]

    (1)胆道梗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

    脂溶性VitK吸收障碍,会导致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治疗:皮下注射维生素K110mg/d,至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后停药。

    (2)肝脏疾病:

    ①肝脏病引起出血的复合因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维生素K缺乏、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②治疗:应用维生素K,抗纤溶剂,单采血小板;大剂量新鲜冻存血浆,必要时进行血浆交换。冷沉淀物可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脾功能亢进]

    * 1、脾脏结构(1)白髓(淋巴样组织)在抗原递呈和抗体形成中起作用。(2)红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起过滤器的作用,阻滞缺陷血细胞和外来颗粒。

    2、脾功能亢进病因

    * 适应性脾脏增大:脾亢是正常功能的强化;例如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非适应性脾脏增大:脾亢是由于血管充血或浸润性疾病引起。

    * 脾亢通常与巨脾有关。血细胞减少会引起代偿性骨髓增生。

    * 大部分可以用脾脏切除来纠正。

    脾功能亢进的原因

    §1、脾功能亢进的病理生理

    ^正常脾脏对衰老和缺陷的血细胞起过滤 和清除作用。

    ^脾大可以是由于脾负荷增加所致的增生。

    ^增大的脾可以滞留和破坏正常的血细胞,导致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扩大的脾窦池可因血流增加导致门脉高压,加剧脾大,引起腹水。

    §2、脾功能亢进对血细胞的影响

    (1)对血小板的影响:

    正常人大约有1/3的血小板滞留脾内。增大的脾脏可以同时滞留高达90%的血小板。

    (2)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大部分循环池的ANC被滞留在增大的脾脏中。ANC在脾脏内存活时间基本正常。机体需要时可同血小板一样缓慢的地释放。

    (3)对红细胞的影响:

    红细胞在代谢上不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充分,可能在未成熟时就被破坏在脾脏红髓内。在红髓中滞留时间延长,可以形成球形细胞。

    §3、脾亢时脾脏症状

    ★脾大可以没有症状。

    ★显著增大的脾脏可以引起腹部胀满不适,侧卧不能。

    ★脾梗塞可以引起类似胸膜炎的左上腹痛,伴有或不伴有脾区摩擦音。

    §4、关于脾切除

    1)脾亢的患者切脾后血细胞数可以迅速上升至正常。血小板数会迅速暂短地升高,常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切除脾去掉了一个保护性过滤床,使患者易患菌血症。也可降低对所患寄生虫病的抵抗力(如疟疾、巴尔通体病等),使潜伏感染变为活动性感染。

    3)近年来由于替代治疗的发展,使需要切脾治疗的疾病减少了。但某些疾病仍建议切脾治疗,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难治性温抗体型自免溶贫、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5、脾功能低下

    ☆脾可以由于疾病或手术切除而功能低下。

    ☆脾功能低下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脾脏缩小。

    ☆过滤不足可以引起轻度血小板增多症。

    ☆严重血行感染的机会增加。通常由于荚膜细菌的感染,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导致严重的、致命的菌血症。年轻人危险性大。

    其它消化系统疾病所

    血液学异常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1、胃肠道疾病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例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肠道炎症性疾病、过敏性胃肠炎等,均可出现轻、高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2、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肝细胞瘤可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EPO的缘故。

    Ⅱ肾脏病与血液学异常

    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贫血。

    * 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骨髓红细胞系增殖能力降低;

    * 肾脏排泄功能降低,导致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在血中蓄积,直接或间接抑制造血导致贫血。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 病因

    ◇各种肾脏病在病情持续进展后均可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前三位肾脏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64%)、肾小动脉硬化(16.2%)、慢性肾盂肾炎(13.5%)。

    ◇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素氮超过18.9mmol/L(50mg/dl)、肌酐超过333.6ummol/L(4mg/dl)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