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预防 > 治未病
编号:11710900
“治未病”医学模式悄然兴起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1日 《当代健康报》 2008.12.11
“治未病”医学模式悄然兴起
“治未病”医学模式悄然兴起
“治未病”医学模式悄然兴起

     记者 汤雷

    “我总觉得累”,“我老掉头发”,“我肠胃不好”,“我常便秘”……这是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遇见的健康问题,过去去医院往往求医无门,现在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地方

    “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在全国展开

    今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卫生部部长陈竺说,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2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开展“治未病”服务,对解决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积极创新“治未病”服务内容和方法以及规范技术方案,完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治未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及“治未病”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机制、文化传播机制等;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 百拇医药
    “治未病”渐受青睐

    25岁的黄小姐,大学毕业就担任了证券理财分析师,因股票代理工作压力太大,她工作不久就患上了失眠症。整夜噩梦不断,白天头痛不已,精力体力严重下降。而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又没有明显的异常,但自觉头晕、身困、疲倦、口苦、口臭、睡眠差、腹闷不适、腹胀等。在多家医院就诊后,听说济南市中医医院开设“治未病”中心,她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看病。“治未病”中心由经过系统培训的高年资中医师坐诊,为就诊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的初筛;然后由名老中医为就诊者做出健康评估,提供健康调养方案。黄小姐获得的对“症”处方是:针灸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喝中药养心安神;教习锻炼方法;指导改变不正常的日夜颠倒生活习惯;辅助心理疏导。两个月后,黄小姐神清气爽,恢复了与人交流的信心,长期患有失眠症也治好了。

    因患有喘息性支气管炎,75岁的王大爷每年都要住院几次。每天上楼,都气喘得不行。去年夏天,他开始尝试中医药调理治疗。老中医为他实施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冬病夏治,还为他制定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出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疗法的特色处方。去冬今春,王大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没有再复发。王大爷感激地说,自己过冬从来没有这样太平过。仅住院费一项,去年就省了2万多元。
, 百拇医药
    “治未病”内涵丰富

    济南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贺倩介绍说,“治未病”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在没生病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养生保健方法,提高机体抗病防病能力,保证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欲病救萌”: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心理处于焦虑、紧张、压抑等非健康状态时,通过推拿、针灸、足疗、音乐疗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非药物疗法,把疾病消失在萌芽状态。“既病防变”:对于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人,通过对疾病的系统研究,预知疾病下一步的发展规律,事先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愈后防复”: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服药方法、锻炼种类、锻炼强度的指导,教其学会对疾病进行自我监测,控制、减少疾病复发的频率和程度。

    据介绍,在“治未病”中,中医的服务对象将由病人拓展为亚健康和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疗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在接受健康查体的同时,接受中医的体质辨识,通过中医辨证、心理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方法,融合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手段,对受检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为其制定详细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和经络俞穴按摩保健等,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维护健康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全球性医疗危机源自疾病医学模式

    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陆广莘曾指出,当代世界医疗危机,一是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二是医疗社会服务分配不公。根源来自近代医学模式,即针对疾病的技术长期统治医学的结果。

    疾病医学模式发展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加速药物淘汰,如过去用青霉素,一天5万到10万单位,现在却要800万到1000万单位;另一个是病人对纠正病理的药物产生依赖,如降血压、血糖的药必须常吃,一旦停吃,血压、血糖即刻上去。自1937年诺贝尔奖得主发明胰岛素以后,糖尿病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而且糖尿病合并症更多了。又比如,对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按理发展为心血管病患者的数量理应减少了,实际上,中风的病人、充血性心衰的病人减少了,但缺血性脑病、缺血性心脏病增多了,这些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被发现和证实了。而且细菌病毒极易产生抗药性和异化,药物淘汰速度越来越快,新药研制费用也越来越高,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可见,针对疾病的医学思想和行为,在医治疾病的同时,患病率却不断增加;在医学与药物学进步的同时,又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医疗费用因而也日益上涨,难以控制,造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

    “治未病”是唯一解决途径

    “治未病”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医疗危机的唯一途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陶祖莱明确表示,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经济上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

    陶祖莱举例说明,美国的经济最发达,科技手段先进,但医疗危机最深重。美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人均医保投入都是世界第一,但WHO数据显示,其医疗保健效果仅列世界第37位,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仅为第42位。近几年,美国医疗费用不断翻番,有预测表明,到2028年,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将无钱可用!

    在我国,有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慢病发生率已经上升到70%,2007年我们国家的慢病率已经上升到80%。从调查来看,肿瘤、呼吸道疾病等这些疾病占死因的80%多。
, http://www.100md.com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医疗费用可供性的边缘。陶祖莱呼吁,我们现在治未病,就是告诉大家怎么防病,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重视“治未病”的医学,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和中医学将发挥大于目前人们想象的作用!

    “治未病”要转变观念

    山东省交通医院主任中医师辛凯旋指出,“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在古今中医药预防疾病实践中焕发着活力和光辉。在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如何把握时代特征,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保障中的作用,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治未病”要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人们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摆脱疾病的困扰。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在注重养生的前提下,才能“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 百拇医药     “治未病”不仅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还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要人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辛凯旋指出,疾病谱的改变,全球性的心脏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的蔓延,也为中医在预防保健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治未病”对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作为中医健康文化核心的“治未病”思想加以继承与创新。

    疾病预防应高于治疗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我国著名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说,预防是医学的首要原则,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群体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治病。第72届美国心脏学会年会主席的开幕词有这样一段话令人难忘:“病人得病后才找医生,医生能给予的帮助很有限。即使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复到和得病前一样的状态。”

    目前医学的发展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而治未病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益,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曾有数据显示,我国花在卫生资源上的消耗约6140亿元人民币,可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却年年攀升,这跟忽视预防有很大关系。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辛凯旋指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降低医疗费用,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传染病控制在感染前,才能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