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48期
编号:11710939
新思路 新策略——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从基础到临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48期
     基础研究

    心肌活检组织祖细胞培养:简化干细胞培养流程,加快临床应用

    美国达里尔·戴维斯(Darryl R Davis)等从成年大鼠心脏取组织并直接体外扩增,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分别表达干细胞标志(c-kit、abcg2或SSEA-1),这种细胞的体外促血管新生、心肌细胞分化、细胞因子分泌和促进心梗后心功能恢复作用与常规来源于心肌球的祖细胞相当。该研究提示,直接体外培养心肌组织可获得与标准培养流程相当的心脏祖细胞,这将有助于加快和简化自体心脏祖细胞的获取流程,为心梗后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来自人大隐静脉的祖细胞:获得祖细胞表型,支持体内外血管新生

    英国宝拉·坎帕尼奥洛(Paola Campagnolo)对冠脉旁路手术中取自人大隐静脉标本的祖细胞研究发现,脐静脉的滋养血管周围有大量非内皮CD34阳性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提示该细胞同时还表达低水平的CD45、CD133、KDR和NG2。体外共培养和体内促血管新生试验均证实该细胞可通过直接或旁分泌作用促进血管新生。该研究表明,具有高增殖潜能的祖细胞可从大隐静脉手术标本中获得,对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
, 百拇医药
    阻断细胞因子受体CCR3:抑制外膜肥大细胞积聚,延缓斑块进展

    肥大细胞浸润可能在斑块失稳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CR3阻断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新靶点。荷兰莱登大学伊尔则·博特(Ilze Bot)通过给apoE基因敲除小鼠注射CCR3抑制剂,观察外膜肥大细胞迁移抑制对斑块发展及稳定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有剂量依赖性斑块负荷降低和管腔面积增加,但血管的中层和总横截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该研究提示,阻断细胞因子受体CCR3,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迁移,减缓斑块进展。

    临床研究

    划时代的JUPITER研究:他汀可降低高CRP水平健康人群临床事件

    美国波士顿布林翰女子医院保罗·里德克(Paul Ridker)宣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瑞舒伐他汀疗效评估干预(JUPITER)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780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108 mg/dl)但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2.0 mg/L)的受试者。
, 百拇医药
    随访1.9年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20 mg治疗使患者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血运重建和心血管死亡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44%,而两组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该研究结果的重要之处还在于,证实他汀在以往一级预防数据有限的女性、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中同样有效。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尼森(Nissen)表示,JUPITER研究是他汀研究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试验。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人群,在2年内临床事件减少如此之多,这一结果可能会改变指南。同时该项研究的结果也促使我们对以往被认为是低危患者的临床干预策略进行反思。

    JPAD研究:最新揭晓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

    日本研究者进行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事件(JPAD)研究中位随访4.4年的结果表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81 mg/d 或100 mg/d)者与未服用阿司匹林者的主要复合终点(致死或非致死性缺血性心脏病、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5.4%对6.7%)无显著差异,但阿司匹林组致死性冠脉或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有专家指出,该研究显示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有益的趋势,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但基于该研究结果而认为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中不起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ACS患者自体去脂高密度脂蛋白血浆回输研究:脂质改善与诱导斑块消退

    美国罗恩·瓦克斯曼(Ron Waksman)等报告了通过自体去脂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浆回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首个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28例ACS患者,随机分入对照和回输治疗组,每周接受7次自体去脂HDL回输,治疗前和术后14天通过血管内超声评价冠脉靶血管情况。患者均能耐受回输治疗。血管内超声提示,回输治疗可诱导斑块消退,斑块体积平均缩小幅度达12 mm3,而对照组则增加了2 mm3。该研究表明,ACS患者连续接受自体去脂HDL血浆回输安全有效,并有助于最终使斑块稳定并消退,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