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1743455
200年沉沦与辉煌——长春堂的复兴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报》 2008.12.15
    □郭涛

    提起长春堂,许多老北京马上会想到避瘟散。而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这家老字号药店在今年经过重组,更是焕发出蓬勃生机。

    几番沉沦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招远县人孙振兰在京城里走街串巷行医,出售自制闻药。1795年,他在前门大街鲜鱼口胡同内开了一家小药铺,这便是长春堂的前身。

    早年间,在三伏酷暑的季节里,有钱人家可以吃杏仁豆腐、玻璃粉、喝酸梅汤来消解暑热,可广大的穷苦百姓却没有这份福气,于是长春堂制售的闻药成了他们最合适的选择。1888年,“老道”孙三明接任长春堂掌柜,并在原有闻药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出“避瘟散”,后成为长春堂的招牌产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1926年,张子余接管长春堂,经过几年的打造,逐渐在天津、太原等地开设分号,并开设了“仁和堂”药铺和7家商店。长春堂药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此时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避瘟散”的销量也在此时节节攀升,并出口东南亚和泰国、缅甸、印尼等国。此时的长春堂由最初创业原始的经营方式发展成采购、制药、包装、售卖一条龙的较为现代的经营规模,为长春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百拇医药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长春堂的产品销量直线下降。祸不单行,1942年9月,长春堂生产厂房发生了特大火灾,烧毁幕房罩棚等共计150间左右,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长春堂从此元气大伤,百年老店变得气息奄奄。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堂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但“文革”期间,长春堂同京城的许多老字号一样,店名曾被“革命药店”、“健民药店”等取代。

    复兴之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京城中的老字号相继恢复,古老的长春堂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药店经营品种由中草药发展到西药、进口药、医疗器械等,又增加了代客加工、代客邮寄等多项服务,经营业绩也蒸蒸日上。1996年6月18日,长春堂重新装修开张,古香古色的新建筑在前门大街伫立起来,由原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匾额高高地挂在店门之上。

    随着北京前门大街的改造,2008年8月,再次翻修的长春堂药店开张营业,时值北京奥运会召开,前门大街上游人如织、商气浓郁,长春堂成为中外游客光顾的老字号之一。长春堂的员工用优质的服务和高超的技艺赢得了中外宾客的信赖,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回头客更是数不胜数,长春堂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 百拇医药
    2008年9月,北京五洲全新医药有限公司万全长春堂分公司成立(简称万全长春堂),分公司兼容并包了长春堂、千芝堂、南庆仁堂、万全堂4家老字号,目前拥有1家旗舰店、21家连锁门店。时下,京城大小药店鳞次栉比,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万全长春堂能在其中独树一帜,靠的是长春堂人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决心。

    笔者来到前门万全长春堂,看到整个药店充满了人情味儿。该店实施人性化管理,虽然对员工采用聘用制,实质上仍然继承了长春堂的老传统,即老师傅带学徒式的人才培养管理方式。师傅们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知识,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都为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与人为善,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更是所有职工共同的服务宗旨。

    随着前门大街的繁荣发展,万全长春堂的业务量也不断扩大,目前经营的药品品种达6000余种,以参茸补品和中成药为主,并先后开设了西药专柜、中药饮片专柜、医疗器械专柜等。预计到明年二月,还将开设中医诊所,聘请老专家坐堂。届时,前门万全长春堂药店将成为集中西药品、中药饮片、中医诊疗、医保定点于一体的多元化药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