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49期
编号:11710656
北京协和国际消化疾病高峰论坛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49期
     2008年11月14-16日,由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和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消化内镜暨北京协和国际消化疾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大会组委会精心设置了消化内镜、炎性肠病、肝脏疾病、消化道肿瘤和胃食管疾病等10个热点专题,并邀请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及内陆地区的50余位消化科、病理科、放射科及基础领域的专家进行精彩演讲、讨论及演示。

    此外,大会还于14日下午特设了一场“会前会”——北京协和医院第八届功能性胃肠病和心理障碍研讨会。400余位消化科及心理科医师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的精彩报告,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柯美云教授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的使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罗金燕教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规范化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侯晓华教授的“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生研究进展及诊治共识”等,从而成功拉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

    本报特约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严雪敏医师、王强医师撰稿,将会议精萃内容于D1-D2版向读者进行介绍。
, http://www.100md.com
    ■大会主会场 主旨报告聚焦消化与内镜进展

    在主会场,来自国内外的10位消化专家进行主题发言,报告了胃癌、胰腺疾病、胆道疾病、炎性肠病、消化道出血诊治方面的基础与临床进展。

    攻关十余年的胰腺癌长期研究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重点基金等多项基金的资助下,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国内5家单位联合攻关十余年的“胰腺癌发病机制、预警指标、诊断及治疗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

    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陆星华教授对该研究的部分结果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① 调查了我国胰腺癌死亡率(1991-2000年),并证实,吸烟、酗酒、肉食为主饮食及糖尿病病史为我国胰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还建立了2个高危评分模型,提出筛查策略,为政府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② 实施世界首例超声内镜下放射粒子置入猪胰腺试验,并获成功,开辟了一条可靠的微创胰腺癌放射治疗新途径。③ 对患者的胰液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了3种潜在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④ 证实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多态是决定胰腺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因素。⑤ 在国内率先报告,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可提高胰腺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以及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缓解进展期胰腺癌疼痛。⑥ 率先报告了粪便、胰液和十二指肠液K-ras基因检测在胰腺癌筛查中的价值。
, 百拇医药
    内镜医生面临的挑战

    内镜新设备及新技术的出现为消化医生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内镜医生不仅要掌握消化内科知识,还要熟悉普通外科、超声科以及病理科的相关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镜医生已成为内科中的外科医生。同时,内镜医生必须熟悉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而规范操作是患者安全的第一保证。

    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内镜专业队伍的培训和准入制度尚未建立,诊疗规范执行欠佳,科研方面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制定内镜相关指南及共识意见、建立健全多级培训制度、引导鼓励临床科研是我国内镜技术今后发展的重点。

    ■内镜分会场 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内镜实时演示现场共直播了30例内镜操作,让与会代表深切感受到消化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
, http://www.100md.com
    有孔即入,无孔造孔也入

    专家们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管腔内超声(IDUS)操作、细胞刷的使用、多部位支架置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等现场演示,展示了内镜操作新技术及规范化的内镜操作流程。

    各种新型内镜应用也让参会者对消化疾病的内科治疗充满信心。胶囊内镜与小肠镜的应用,实现了“消化道无盲区”,而内镜下胃或小肠造瘘术等技术又进一步扩展了内镜治疗领域,正所谓“有孔即入,无孔造孔也入”。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根据时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可分为4类:① 前初级预防(预防静脉曲张产生);② 初级预防(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③ 紧急止血(及时有效止血);④ 二级预防(预防再次出血)。

    根据上述分类,北京协和医院姚方副教授对该疾病的内镜治疗进展作了介绍。她谈到,对于肝硬化合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特别是肝功能蔡尔德(Child)分级为C级且具有红色征的患者,均应给予初级预防。在这方面,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和β受体阻滞剂的预防效果是近似的,但两者联合应用并不能增加疗效,而且,硬化剂治疗也不能降低出血率及整体死亡率。在紧急止血时,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和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前者的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如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还可降低再出血率。对二级预防而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引起的并发症比硬化剂少,但两者的再出血率和远期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