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3 > 正文
编号:11714626
中医药与麻醉(姚尚龙).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25kb)。

    中医药与麻醉

    传统中医药对麻醉学的贡献

    * 古代麻醉学的贡献

    中医急救技术

    中药的应用

    针灸技术的应用

    * 近代麻醉学的贡献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药麻醉,针刺麻醉

    * 现代麻醉学

    针刺麻醉与镇痛

    中药制剂在麻醉与危重病领域的开发应用

    中医药对麻醉医学的贡献

    *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不仅针灸、汤药是世界之瑰宝,而且由它们发展形成的中药麻醉及针刺麻醉也是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西方国家应用麻醉药是近一百多年的事,而我国在二千多年前的扁鹊就懂得用"毒酒"使人"迷死"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外科学已逐渐形成。列子记载:"鲁公扈,赵玉婴二人有疾,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二人辞归。"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记载用"睡圣散"作为炙治前的麻醉剂,其主要药物是曼陀罗花

    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

    *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

    * 首创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 利用具有麻醉作用的草药,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观察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外科手术

    * 《三国志·华佗列传》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去,乃令先以酒服麻佛散,即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疮)愈。一月之间平复。"

    * 据《神农本草经》、孙思邈《千金翼方》、李时珍《本草纲目》及1743年赵学敏《串雅内编》介绍,有麻醉作用的中药主要是曼陀罗,还有乌头、天南星、羊踯躅(又称黄杜鹃)、蟾酥以及大麻、附子、椒等也有麻醉作用

    *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 1804年他应用曼陀罗、草乌头制成"通仙散",成功地进行了乳癌根治术

    * 现代研究,曼陀罗叶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所以能有镇痛效果。不过曼陀罗也有副作用,可导致口干、皮肤干燥、瞳孔扩大、脉搏加快、颜面潮红,甚至血压下降而致死

    * 明代梅元实的《药性会元》中记载了一味大家都很熟悉的药方,就是由曼陀罗、川乌、草乌组成的"蒙汗药",能令人丧失知觉,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这道药方的副作用也很少

    * 在我国应用针灸方法消除或减轻各类疼痛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是采用灸法治疗各类痛症

    * 从针灸医学发展史可以发现,针灸不仅广泛地治疗疼痛性疾病,而且还逐步的被用于抑制和预防某些损伤性疼痛,并显示出卓越的效果

    * 针灸在我国历史悠久,而应用针刺麻醉进行手术最迟也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文学家薜用弱在其所撰《集异记》中,就曾记载有我国第一例针刺麻醉手术

    * 唐初政治家狄仁杰,善医术,尤长针刺。显庆年间,狄氏应制入关,途中,遇一豪富家孩子约十四、五岁,鼻端生一拳头大肿瘤,痛难忍。狄氏随即给患儿针刺脑后穴位,顺利摘除鼻端肿瘤。此记载是我国最早应用针刺麻醉进行手术的病例

    * 我国1970年开始应用的中药麻醉,是从祖国医学的宝库中发掘整理出来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麻醉方法

    * 现代针刺麻醉源于我国的针灸技术,产生于1958年,二十世纪7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七十年代针麻心脏手术

    * 针麻是根据手术部位、病种,按照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针刺,在得到麻醉效果后而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具有使用安全、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伤口疼痛轻等优点,但尚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够满意等问题

    * 韩济生在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水平上证明了针刺穴位可以促进脑和脊髓释放出5-羟色胺、内源性阿片肽等化学物质,而产生镇痛作用。他还发现,应用不同频率电脉冲,可刺激脑和脊髓释放不同种类神经肽。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针灸学中关于"同一穴位不同手法针刺可产生不同疗效"的说法,是有其科学基础的

    * 研究还发现,针刺持续时间过长,镇痛效果会逐渐减弱,形成"耐受。韩济生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后发现,长时间针刺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阿片样物质的大量释放,将触发另一类神经肽即抗阿片物质的释放,这种物质能够对抗阿片肽的效应起到负反馈作用

    * 流行的说法,就是中医为农业文明的产物,西医为工业文明的产物。中医自从面世以来,几千年都改进不大,现在流行的中西医结合,很多时候都是西医为主,然后中药给予一点搭配,然后就是中西医结合了

    * 当"西方文化"和"现代科学"成为评价中医的尺度,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改造中医的工具。中医走现代化的道路已经很久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传统和精华的遗失,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现代中医药在麻醉界的应用

    * 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脑氧及糖代谢的影响:

    TAES可以进一步降低七氟醚麻醉下的脑氧糖代谢,增加脑组织的缺血耐受,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 脑血管病围手术期中医药辨治思路:

    中医的辨证论治对促进脑血管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增强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力以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可有效地巩固和加强手术治疗效果 , 延长患者的生命和保证生存质量

    * 中西药联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

    中西药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 , 同时消除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不利影响;中西药组围手术期各时点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I、 Mb 和 CK-MB 明显低于西药组 ,且较快恢复正常 ,提示中西药组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西药组。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or Ondansetron Versus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onclusion,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or monotherapy with ondansetr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NV and with greater patient satisfaction. Acupuncture seem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nausea in the recovery room and, for the first time, stimulation at P6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nalgesic effect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