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临床应用
编号:11742348
口服青霉素也要关注安全性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1.20
     开栏的话:

    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普通民众乃至临床医师用药知识不足的情况下,临床药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版特别开辟“药师服务”栏目,约请临床药师就一些用药案例进行点评,为您答疑解惑。这是一个互动性的栏目,在此本版向读者征集用药疑问,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能给广大读者解答用药疑问的平台。

    案例:王女士因反复咽痛、咳嗽到某基层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慢性咽炎,给予青霉素V钾片。王女士口服20分钟后,逐渐出现大面积皮疹,随之全身不适、胸闷、头晕,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面色苍白,呼吸浅快,眼睑高度水肿,血压降低,心率加快,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给氧并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经过抢救,症状逐步好转。王女士非常不解,以前只听说过注射青霉素要做皮试,口服青霉素V钾片,怎么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呢?

    做客药师:解放军302医院临床药学室主任药师刘丽萍:

    青霉素类药物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它们也是抗菌药中最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根据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各种青霉素过敏在正常人群中占0.7%~10%,青霉素严重过敏引起死亡的发生率为0.002%,相当于美国每年有约500~1000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国内有关青霉素皮试阳性率的报道差异很大,有的高达38%(包括可疑的皮试阳性)。

    引起青霉素过敏的原理是什么呢?青霉素是一类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在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种半抗原与体内的载体蛋白结合成有免疫原性的多价抗原。青霉素本身就是一种半抗原,它在生理条件下会降解为多种代谢产物。其中最主要的降解产物为青霉噻唑基团(占青霉素降解产物的85%~90%)。这种青霉噻唑基团可与人体组织内的γ-球蛋白和白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蛋白即是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物质,称为主要抗原决定簇,其他代谢产物和青霉素称为次要抗原决定簇,主要包括青霉素、青霉噻唑酸盐、青霉烯酸盐、青霉吡唑酸盐、6-氨基青霉烷酸等半抗原。主要和次要抗原决定簇是根据其量的多少划分的,与其在临床和免疫学方面的重要性无关。在半合成青霉素中,除了β-内酞胺环以外,过敏反应还可能与侧链有关。此外,有研究认为青霉素类抗菌药可直接与T细胞表面的MHC-肽复合物结合,而不需半抗原自身载体蛋白的递呈。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但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对口服青霉素所带来的危险缺乏认识。口服青霉素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病例屡有报道。对于口服青霉素,虽说其过敏致死率很低,但是对于过敏体质者仍存在危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给患者使用口服青霉素时都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但并未严格要求进行皮试。另一方面,青霉素虽然是处方药,但在有些零售药店里也能买到,而多数药店售货员都是在没有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情况下将药售出,增大了口服青霉素的危险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