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编号:13397485
春节出行 怎样应付突发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22日 医药卫生报
     出门在外,最怕出现意外搅乱好兴致。可有时即使自己再小心,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不过,只要掌握了应对常识,一样会让旅行充满快意。

    水肿 旅途中出现小腿、足背水肿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这是由于人体内水分与盐代谢紊乱造成的。

    预防措施:在小腿以下的足踝部系上绷带,帮助下肢血液回流。长时间坐车时要经常站起来活动活动四肢,并用手按摩腿部肌肉,以增强血液循环。

    晕车 有些人在乘车、坐船时会出现头晕现象,甚至还会呕吐。

    预防措施:在上车、船前15分钟服用防晕车、船的药物。口含生姜或在肚脐处贴伤筋膏,也有预防头昏和恶心、呕吐的作用。

    航空性中耳炎 飞机在起降时,中耳腔内的气压发生变化,调节不当会造成耳膜内陷充血,有人就会出现耳痛、耳闷、耳鸣和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预防措施:飞机升降时要勤做吞咽动作,可以保持中耳腔内外气压的平衡。还可捏住鼻孔,紧闭嘴巴,腮部用力鼓气。另外,有鼻腔、咽腔炎症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在没有治愈前最好不要乘坐飞机。

    腹泻 出门在外最怕腹泻,虽不算什么大病,但着实影响心情。

    预防措施:受凉或水土不服,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可以服用一些淡盐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如因吃了被病菌或者病菌毒素污染过的食物,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切勿随便服用止吐止泻药物,以免毒素积聚在体内。

    心绞痛 走上坡路、赶路、挤车、情绪激动时发生的心绞痛,称“劳累型心绞痛”。

    预防措施:减轻活动强度,或者休息一会儿,疼痛症状就会缓解。还可服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

    高原反应 爬高山或到高原去旅游,有些人会出现头痛、脉搏跳动加快、呼吸短促等高原反应,这是人体不能适应高山、高原等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的生理表现。

    预防措施:在去高海拔地区之前最好先做体检,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以及呼吸系统不健康者更应认真体检。

    撞伤 拥挤的地方可能会有碰撞事件发生,一定要小心。

    预防措施:头部撞击后如出现大块血肿,应及时采用冷敷的方法;如有伤口,应用干净的纱布等盖住后送医院。如果从耳、鼻、口中流出血或透明的液体,可能是血清或脑积液,这时不能用纱布或其他东西将其塞住,以免细菌感染。出现呕吐时,要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阻塞气管,发生窒息。

    骨折 旅行中如发生骨折意外,千万别用手去揉捏伤处。骨折时其折端可能较锋利,按、揉、挤、捏都会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如果需要用担架切不可用软担架。对四肢骨折的旅游者,要就地取材,用长的树枝和板条、绳子或绷带把伤肢固定住。

    如果只是足部扭伤,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而应采用冰块等冷敷,使水肿、疼痛减轻,24小时后再热敷,以促进水肿的吸收。,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