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黄疸病·黄学文
作者:何乃强
有"新加坡儿科之父"称誉的黄学文教授,于去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85岁。黄教授是新加坡第一个儿科医生,然而,本地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却是因"黄连事件"引起。
早年,黄教授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会引发黄疸病。新闻报道中,他说"吃中药就像吃草"的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威胁以暴力和索命来报复他的"说话不当"!
我想从医学的观点看这个问题。
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如中国、埃及、希腊、印度、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古巴、土耳其等,都常用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严格来说,这是"传统药物"、"草本药物",不能只算是中药。
希腊医学的经典人物,如Hipocrates(460-377 BC)、Galen(129-199 AD)、Dioscorides(40-90 AD),就以草本药物疗病。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的西汉年代(206BC-24AD),有一部《神农本草经》,记录了365种药物的药理学。明朝的李时珍(1518-93)记录近两千种(1892)药用植物和一万张处方。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是花了38年完成,可惜该书面世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
其实医药没有中西或中外之分,只有现代与传统之别。更无优劣强弱,一如黑白猫论,无论是什么药,能够治好疾病的药都是好药。因此论者也无需存有本位主义,门户之见。
另外,草本药物并非传统医学所"专有"。目前现代医学所常用的药物,其实有数百种都是来自花草根莖果实树叶。
举例来说,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digitalis),是来自毛地黄叶子(foxglove);镇痛的吗啡是来自甖粟果;以前治疗高血压的利血平(reserpine),是来自印度萝芙木(蛇根木);治疗抑郁症的St John wort是贯叶连翘;治疗肿瘤药物之一的长春新碱(vincristine),是来自长春花属的植物玉黍螺 periwinkle。
, 百拇医药
其他驱虫、化痰、痛风、痢疾、疟疾、麻醉药、止咳、轻泻等等药物,都是来自植物。连上世纪最伟大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以及链霉素,也是来自比草还不如的霉菌。
故此,说我们吃药如吃树叶、草根、霉菌,是相当符合一般事实的。
新生婴儿、黄疸与黄连
新生婴儿黄疸病,是我国新生儿常见疾病,患者多数是华籍婴儿。亚洲或东方的婴儿,也有比较多新生婴儿黄疸病病例。
中国国内有使用草本植物或药草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有茵陈(Oriental wormwood或Artemisia )。
其次是黄连(goldthread rhizome或Coptis chinesis),是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还有大黄(rhubarb或Rheum officinale)、黄芩(skullcap root或Scutellaria),以及甘草(licorice或glycyrrhiza)。
, 百拇医药
在香港和新加坡,黄连也叫川连,是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传统药物。黄连含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根据文献,中国并非每家医院都使用黄连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加坡的新生婴儿黄疸病情形比较特殊:坏就坏在很多新生婴儿黄疸病是因为有了先天G6PD酶素缺乏症。他们的先辈多来自中国南方的人如广东、福建等省份。那些地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人很多,他们把遗传基因也传了给婴儿。
(中国北方的人以及日本人,几乎没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说明病症也因地区、人种而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黄学文教授就发现G6PD酶素缺乏症,以及所诱发的新生婴儿黄疸病这两者的关系。很不幸的,若是让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婴儿服用黄连,它所含的小檗碱或黄连素会引起严重急性溶血及黄疸,破坏脑细胞,甚至导致可以致命的脑核黄(kernicterus)。
侥幸活下来的婴儿也后患无穷,以至失聪、痉挛、动作失调、产生智力障碍等等。
黄疸病以及脑核黄,曾是当年新加坡十分严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研究报告提呈给政府,管制黄连售买,令民间不得轻易获取它来自行治疗婴儿黄疸。另外,政府也得引进G6PD酶素的筛查。
积极医学保健教育与宣传教育后,这一连串措施取得了效果。在过去二三十年来,脑核黄以及其他黄疸病并发几乎在我国绝迹。
试想,若不是有这样当机立断的措施,我国又不知有多少孩子终生深受其害,甚至更要花上多少人力财力,去建立更多的康复中心、痉挛学校、聋人学校等了。, 百拇医药
有"新加坡儿科之父"称誉的黄学文教授,于去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85岁。黄教授是新加坡第一个儿科医生,然而,本地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却是因"黄连事件"引起。
早年,黄教授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会引发黄疸病。新闻报道中,他说"吃中药就像吃草"的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威胁以暴力和索命来报复他的"说话不当"!
我想从医学的观点看这个问题。
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如中国、埃及、希腊、印度、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古巴、土耳其等,都常用草本植物作为医疗用途。严格来说,这是"传统药物"、"草本药物",不能只算是中药。
希腊医学的经典人物,如Hipocrates(460-377 BC)、Galen(129-199 AD)、Dioscorides(40-90 AD),就以草本药物疗病。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的西汉年代(206BC-24AD),有一部《神农本草经》,记录了365种药物的药理学。明朝的李时珍(1518-93)记录近两千种(1892)药用植物和一万张处方。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是花了38年完成,可惜该书面世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
其实医药没有中西或中外之分,只有现代与传统之别。更无优劣强弱,一如黑白猫论,无论是什么药,能够治好疾病的药都是好药。因此论者也无需存有本位主义,门户之见。
另外,草本药物并非传统医学所"专有"。目前现代医学所常用的药物,其实有数百种都是来自花草根莖果实树叶。
举例来说,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digitalis),是来自毛地黄叶子(foxglove);镇痛的吗啡是来自甖粟果;以前治疗高血压的利血平(reserpine),是来自印度萝芙木(蛇根木);治疗抑郁症的St John wort是贯叶连翘;治疗肿瘤药物之一的长春新碱(vincristine),是来自长春花属的植物玉黍螺 periwinkle。
, 百拇医药
其他驱虫、化痰、痛风、痢疾、疟疾、麻醉药、止咳、轻泻等等药物,都是来自植物。连上世纪最伟大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以及链霉素,也是来自比草还不如的霉菌。
故此,说我们吃药如吃树叶、草根、霉菌,是相当符合一般事实的。
新生婴儿、黄疸与黄连
新生婴儿黄疸病,是我国新生儿常见疾病,患者多数是华籍婴儿。亚洲或东方的婴儿,也有比较多新生婴儿黄疸病病例。
中国国内有使用草本植物或药草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有茵陈(Oriental wormwood或Artemisia )。
其次是黄连(goldthread rhizome或Coptis chinesis),是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还有大黄(rhubarb或Rheum officinale)、黄芩(skullcap root或Scutellaria),以及甘草(licorice或glycyrrhiza)。
, 百拇医药
在香港和新加坡,黄连也叫川连,是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的传统药物。黄连含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根据文献,中国并非每家医院都使用黄连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加坡的新生婴儿黄疸病情形比较特殊:坏就坏在很多新生婴儿黄疸病是因为有了先天G6PD酶素缺乏症。他们的先辈多来自中国南方的人如广东、福建等省份。那些地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人很多,他们把遗传基因也传了给婴儿。
(中国北方的人以及日本人,几乎没人患有G6PD酶素缺乏症,说明病症也因地区、人种而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黄学文教授就发现G6PD酶素缺乏症,以及所诱发的新生婴儿黄疸病这两者的关系。很不幸的,若是让有G6PD酶素缺乏症的婴儿服用黄连,它所含的小檗碱或黄连素会引起严重急性溶血及黄疸,破坏脑细胞,甚至导致可以致命的脑核黄(kernicterus)。
侥幸活下来的婴儿也后患无穷,以至失聪、痉挛、动作失调、产生智力障碍等等。
黄疸病以及脑核黄,曾是当年新加坡十分严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研究报告提呈给政府,管制黄连售买,令民间不得轻易获取它来自行治疗婴儿黄疸。另外,政府也得引进G6PD酶素的筛查。
积极医学保健教育与宣传教育后,这一连串措施取得了效果。在过去二三十年来,脑核黄以及其他黄疸病并发几乎在我国绝迹。
试想,若不是有这样当机立断的措施,我国又不知有多少孩子终生深受其害,甚至更要花上多少人力财力,去建立更多的康复中心、痉挛学校、聋人学校等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