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3398448
辨证分型治疗咳嗽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7日 医药卫生报
     咳嗽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必须详审病机分型辨治,才能尽快地治愈。用中成药时,必须证、药相符才能功效显著,药到病除,否则无效甚或加重病情。我们现在说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

    一、一般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分7个证型。

    (一)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 http://www.100md.com
    (二)风热犯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三)风燥伤肺。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门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天两次,温开水调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四)痰热郁肺。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 http://www.100md.com
    (五)痰湿蕴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六)肝火犯肺。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栀子、牡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七)肺阴亏耗。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川贝母、白芍药、牡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咳嗽日久不愈,痰少色白清稀,伴有气喘、声低无力、疲倦畏风,自汗心悸、面色苍白、手足欠温,易患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等,出现肺气虚的,治宜补肺益气、化痰止咳。可选用人参保肺丸(由人参、五味子、杏仁、玄参、枳实、砂仁、罂粟壳、麻黄、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补肺丸、利肺片等,也可参考选用。

    二、在选方用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一)注意分清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在天气变化受凉后突然发生,实证居多。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病程长,邪实正虚居多。

    (二)注意辨别咳嗽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扬者属实证,低弱者属虚证。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咳嗽;病势缓而病程长者则属虚证。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加剧,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 百拇医药
    (三)注意辨痰的颜色、性质及数量。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证;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或虚寒证;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黏稠者属热。

    三、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若有感冒及时诊治。若有久咳自汗者,可酌选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生脉饮(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服用。

    对于咳嗽的预防,首先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嗜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间足三里艾熏。

    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应适当休息。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性发作,尤其应当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可根据病情适当选食梨、莱菔子、百合、荸荠、枇杷等。注意劳逸结合。缓解期应坚持"缓则治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摘自39健康网)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K >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