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中自创方研究
《温病条辨》全书共载方剂208首。除吴鞠通师承前贤外,另自创方剂64首。其中化裁经方15首,变通叶方11首,仿诸家名方制新方7首,用治温热类病证之方共18首,用治湿热类温病方剂为6首,寒湿及凉燥用方7首,可见其独创方中以温热类方剂为最多,本文仅就其独创方创制思路进行研究。
创治温方 为后学典范
在温热类方剂中,银翘散、桑菊饮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吴氏强调“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认为太阴温病“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故创辛凉平剂银翘散及辛凉轻剂桑菊饮以治疗温病初起。银翘汤由辛凉解表药配养阴生津药组成,吴氏认为“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温病表证的治疗,经方中无一涉及。而温病大家叶桂虽然提出过相关治法,但又无现成方剂以借鉴,银翘散类方剂的创制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黄连黄芩汤以其清宣郁热之功用治中焦气分证。仲景治疗阳明热证以辛寒法及酸苦法为主,叶桂在温热病的治疗中也沿用此法,而吴氏黄连黄芩汤之苦寒微辛法的出现使阳明热证的治法得以丰富。其所创安宫牛黄丸较原有凉开之紫雪丹、至宝丹之清热解毒之力更胜一筹,从而使后学者可据证灵活选用“凉开三宝”。另外,吴氏于治温毒外肿一证治中,尚创制水仙膏、三黄二香散二方以外用,该外敷法可补东垣温毒之治。
, 百拇医药
雪梨浆、五汁饮、益胃汤、增液汤、清燥汤、冬地三黄汤、一甲煎、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专翕大生膏等为吴氏所创养阴之方。《伤寒论》中单纯养阴之方仅以甘润平补之猪肤汤为代表,而养阴与温法相配则更为多见,如扶阳益阴之芍药甘草附子汤及通阳复脉、滋阴补血之炙甘草汤。叶氏之养阴法较仲景更加丰富,他曾提出过养阴益胃法,如他在《温热论》中云:“胃津亡也……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在临证中,叶氏也遵循这一原则,常在养阴方中配伍梨汁、蔗浆,以治疗阴虚。
吴氏还创甘苦合化阴气之冬地三黄汤治阴伤邪热尚存之证,此法既苦寒泻火,又甘寒养阴,苦寒甘寒合用不必虑其苦寒化燥伤阴。其创立的一甲煎仅单用牡蛎一味,此与仲景及叶桂均有不同。仲景用牡蛎在于镇惊,叶氏用牡蛎还在于熄风,而吴氏用牡蛎则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救阴之药多滑润,“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而牡蛎一药兼存阴、涩大便、清在里之余热等三用,正宜于阴虚伴便溏的治疗。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均以滋补真阴见长。三方均以加减复脉汤为基础,二甲复脉汤于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潜阳,可防阴虚痉厥;三甲复脉汤则再增龟板以应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之候,此二方在养肾阴同时,兼具潜肝阳及滋心阴之功。大定风珠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交合上下。吴氏在自注中指出,只有阴得安其位,阳才可立根基,从而使阴阳不致绝脱。
, 百拇医药
吴氏治温源自仲景、叶桂等医家,但吴氏认为仲景“论温、论暑、论湿,偶一及之也”,而“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故此,吴氏独创诸方用治温热类温病。其辛凉解表方、清宣郁热方、凉开方、养阴益胃方、增液润肠方及滋阴潜阳诸方的创制,可谓后学之典范。
创治湿方 以补弥前贤
吴氏除为温热类温病创方外,还创立了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等。
四方为吴氏在银翘散基础上进退而得,用治太阴伏暑。伏暑之发病系新感引动伏邪所致,故应表里同治。吴氏治表仍以银翘散为主方,治里再辨病位及虚实。如湿重则邪在气分,宜佐宣肺利湿;热重则邪在血分,宜配清热凉血;表虚则弃银翘散方中解表药特别是辛温解表药,以防其表散太过。
, http://www.100md.com
独创凉燥治方
《温病条辨》中除涉及温热类、湿热类温病的证治外,尚列凉燥以与温病相对应。以杏苏散、霹雳散、化癥回生丹、复亨丹等4方治凉燥。
凉燥证治中,燥邪袭表治以杏苏散;燥传中焦未成腑实用霹雳散;燥延下焦如与血搏而成癥瘕用化癥回生丹,如不与血搏则治以复亨丹。前人较少论及凉燥,仅沈目南在《医征》中有相关论述,其议论虽通达正大,但间存偏胜不圆之处,且有论无方。有鉴于此,吴氏为补前人之不足而创以上四方。
综上所述,吴氏“历取诸贤精妙”,“远追踪乎仲景”、近学叶桂,博采各家之名方为己所用。吴氏独创上述方剂,不仅可补前人方剂之欠缺,也可弥前人治法之不足,对先贤立方不当之处,吴氏又创制新方予以纠正。其识新证,创新方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百拇医药(刘宏艳 肖照岑 年莉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创治温方 为后学典范
在温热类方剂中,银翘散、桑菊饮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吴氏强调“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认为太阴温病“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故创辛凉平剂银翘散及辛凉轻剂桑菊饮以治疗温病初起。银翘汤由辛凉解表药配养阴生津药组成,吴氏认为“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温病表证的治疗,经方中无一涉及。而温病大家叶桂虽然提出过相关治法,但又无现成方剂以借鉴,银翘散类方剂的创制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
黄连黄芩汤以其清宣郁热之功用治中焦气分证。仲景治疗阳明热证以辛寒法及酸苦法为主,叶桂在温热病的治疗中也沿用此法,而吴氏黄连黄芩汤之苦寒微辛法的出现使阳明热证的治法得以丰富。其所创安宫牛黄丸较原有凉开之紫雪丹、至宝丹之清热解毒之力更胜一筹,从而使后学者可据证灵活选用“凉开三宝”。另外,吴氏于治温毒外肿一证治中,尚创制水仙膏、三黄二香散二方以外用,该外敷法可补东垣温毒之治。
, 百拇医药
雪梨浆、五汁饮、益胃汤、增液汤、清燥汤、冬地三黄汤、一甲煎、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专翕大生膏等为吴氏所创养阴之方。《伤寒论》中单纯养阴之方仅以甘润平补之猪肤汤为代表,而养阴与温法相配则更为多见,如扶阳益阴之芍药甘草附子汤及通阳复脉、滋阴补血之炙甘草汤。叶氏之养阴法较仲景更加丰富,他曾提出过养阴益胃法,如他在《温热论》中云:“胃津亡也……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在临证中,叶氏也遵循这一原则,常在养阴方中配伍梨汁、蔗浆,以治疗阴虚。
吴氏还创甘苦合化阴气之冬地三黄汤治阴伤邪热尚存之证,此法既苦寒泻火,又甘寒养阴,苦寒甘寒合用不必虑其苦寒化燥伤阴。其创立的一甲煎仅单用牡蛎一味,此与仲景及叶桂均有不同。仲景用牡蛎在于镇惊,叶氏用牡蛎还在于熄风,而吴氏用牡蛎则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救阴之药多滑润,“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而牡蛎一药兼存阴、涩大便、清在里之余热等三用,正宜于阴虚伴便溏的治疗。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均以滋补真阴见长。三方均以加减复脉汤为基础,二甲复脉汤于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潜阳,可防阴虚痉厥;三甲复脉汤则再增龟板以应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之候,此二方在养肾阴同时,兼具潜肝阳及滋心阴之功。大定风珠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交合上下。吴氏在自注中指出,只有阴得安其位,阳才可立根基,从而使阴阳不致绝脱。
, 百拇医药
吴氏治温源自仲景、叶桂等医家,但吴氏认为仲景“论温、论暑、论湿,偶一及之也”,而“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故此,吴氏独创诸方用治温热类温病。其辛凉解表方、清宣郁热方、凉开方、养阴益胃方、增液润肠方及滋阴潜阳诸方的创制,可谓后学之典范。
创治湿方 以补弥前贤
吴氏除为温热类温病创方外,还创立了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等。
四方为吴氏在银翘散基础上进退而得,用治太阴伏暑。伏暑之发病系新感引动伏邪所致,故应表里同治。吴氏治表仍以银翘散为主方,治里再辨病位及虚实。如湿重则邪在气分,宜佐宣肺利湿;热重则邪在血分,宜配清热凉血;表虚则弃银翘散方中解表药特别是辛温解表药,以防其表散太过。
, http://www.100md.com
独创凉燥治方
《温病条辨》中除涉及温热类、湿热类温病的证治外,尚列凉燥以与温病相对应。以杏苏散、霹雳散、化癥回生丹、复亨丹等4方治凉燥。
凉燥证治中,燥邪袭表治以杏苏散;燥传中焦未成腑实用霹雳散;燥延下焦如与血搏而成癥瘕用化癥回生丹,如不与血搏则治以复亨丹。前人较少论及凉燥,仅沈目南在《医征》中有相关论述,其议论虽通达正大,但间存偏胜不圆之处,且有论无方。有鉴于此,吴氏为补前人之不足而创以上四方。
综上所述,吴氏“历取诸贤精妙”,“远追踪乎仲景”、近学叶桂,博采各家之名方为己所用。吴氏独创上述方剂,不仅可补前人方剂之欠缺,也可弥前人治法之不足,对先贤立方不当之处,吴氏又创制新方予以纠正。其识新证,创新方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百拇医药(刘宏艳 肖照岑 年莉 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