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频出错,还能打针吗?
新闻点击:
2009年2月12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用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已有一位患者在注射此种药品后死亡,另2名患者被送入青海省人民医院抢救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人命案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中药针剂上。
早在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006例,致人死亡的共有11例;同年2月,浙江东阳市出现幼儿因注射鱼腥草针剂出现不良反应陷入昏迷,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叫停鱼腥草注射液;同年6月,济南市出现鱼腥草致6岁女童死亡医疗事故;同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审批7类鱼腥草注射液;2008年10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2008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部通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 百拇医药
一针打进48种化学成分,未知成分也被输进血管
在医院挂过吊针的人都知道,一瓶输液内最多加二、三种药品,甚至只加一种药品,添加药品越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国际上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有一到五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因此,我们不能不对中药静脉输液提出这样的疑问:目前很多中药静脉针剂都不是单一成分,而且多是未知的复杂成分。有研究指出,一个鱼腥草静脉注射剂就含有48种化学成分,如何才能确保这48种成分一起进入人体血液后不起化学变化,不引起不良反应?把人体一次只能同时接受5种化学成分以下的科学标准一下子提高到48种,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对很多中药成分都还没有彻底搞清,有些也只是测出了主要有效成分,但尚不能完全提纯。而在现今的中药注射剂中,这些不得而知的成分是直接被打进了人体血管里的。我国现执行的中药注射剂研发规定中,有一项很关键:以净药材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2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25%;以有效部位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7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80%。但是,另外的百分之几十是什么?会不会有毒副作用或者引起不良反应?这些却不得而知。
, 百拇医药
中药针剂质量参差成分复杂,大量开发“利”字作怪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中药针剂品种多,并不表示它成熟、安全。目前我国的新药政策规定,由固体制剂转注射液,可以当作药物新剂型申报新药,可以重新定价,再加上针剂在医院用量更大,自然利润空间就更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被研制成中药注射剂。然而,中药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提纯,先天即不够稳定。不同的生产工艺,也会造成相同品种的副反应不同。有人对比研究过黄芪注射液,5个不同厂家的产品,指标性物质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却非常显著。
其实无论是鱼腥草还是茵栀黄、刺五加,这几种注射液中的已知有效成分对新生婴幼儿、成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而且疗效确切,所以才可能允许上市。但因为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差别悬殊,如果没有把杂质彻底排除干净,那么注射液中的异性蛋白就可能成为过敏源,导致使用者特别是婴幼儿出现过敏或其他输液反应。据国内一份多达几千例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过百种,中药注射剂被大量投入临床应用。但事实证明,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等,给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年中药注射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医学界对中药注射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 百拇医药
国人偏爱中药注射液,中药不良反应针剂占75%
我国患者对于中药和注射剂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北京一家大医院曾做过一次调研:在注射室进行输液的71名患者中有29人是主动提出注射要求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输液比口服药起效快。西药注射剂、输液的副作用广为人知,因此不少患者将目光集中到中药注射剂上。在百姓心目中,中药安全无毒,把它做成注射剂,无疑见效又快又保险,是种最理想的制剂。部分医务人员也习惯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烧用清开灵,感染用双黄连,心血管病用香丹、刺五加”已成了部分医务人员的临床法则。刺五加注射液是刺五加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可以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长期以来使用这种针剂的多是老年人,出现刺五加注射液过敏的患者极少。但这并不是说纯中药制剂就无毒副作用,也不能说中药制剂就比西药制剂更安全。中药针剂给药途径、药物疗效、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制剂,它取自中药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在使用时应该重视既是“注射液”,就容易出现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目前临床常用中药除了汤剂以外还有硬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等很多其他剂型,据不完全统计达43种之多。资料表明,除针剂外,其他42种剂型不良反应只占了25%,注射剂一个剂型不良反应占75%。因此认为,使用中药过程中,能口服解决问题的,不用中药针剂,因为口服液使用人体还有消化系统这一屏蔽,而注射液直接进入血管,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十分危险。关于中药的药效,老中医早有论断:单体素不如单味药,单味药不如复方药,复方成药不如辨证用药。因此提倡尽量用汤剂,以化学提纯的单体代替中药应用本身就偏离了中医的传统理论。
中药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注射要慎之又慎
不学医的人可能不十分清楚口服药和静脉用药二者之间安全性的显著区别。对于口服药来说,人体的胃肠道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有毒物质在人体胃肠道就可能引起人体感觉不适,从而使人体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况且很多有毒成分胃肠道是不吸收的,这样的成分口服则不产生毒性。而药物一旦进入了静脉之后,很快被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毒物质立即就能发作产生致命的急性毒性反应,它们最后的出路也只有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一旦超过了肝、肾解毒排毒能力,就有可能产生慢性蓄积中毒。抛开药品质量不说,光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就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在看似透明的输液液体中,其实还含有许多不溶性微粒。另外在临床准备及添加药物等操作步骤中,环境污染和人员操作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灰尘、细菌、唾液等微粒有机会进入药液。更何况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差别悬殊。所以,中药用大锅熬点汤喝喝(包括中药口服液)相对安全,静脉注射确实要慎之又慎!(卫一鸣), 百拇医药
2009年2月12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用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已有一位患者在注射此种药品后死亡,另2名患者被送入青海省人民医院抢救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人命案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中药针剂上。
早在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006例,致人死亡的共有11例;同年2月,浙江东阳市出现幼儿因注射鱼腥草针剂出现不良反应陷入昏迷,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叫停鱼腥草注射液;同年6月,济南市出现鱼腥草致6岁女童死亡医疗事故;同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审批7类鱼腥草注射液;2008年10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2008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部通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 百拇医药
一针打进48种化学成分,未知成分也被输进血管
在医院挂过吊针的人都知道,一瓶输液内最多加二、三种药品,甚至只加一种药品,添加药品越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国际上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有一到五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因此,我们不能不对中药静脉输液提出这样的疑问:目前很多中药静脉针剂都不是单一成分,而且多是未知的复杂成分。有研究指出,一个鱼腥草静脉注射剂就含有48种化学成分,如何才能确保这48种成分一起进入人体血液后不起化学变化,不引起不良反应?把人体一次只能同时接受5种化学成分以下的科学标准一下子提高到48种,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对很多中药成分都还没有彻底搞清,有些也只是测出了主要有效成分,但尚不能完全提纯。而在现今的中药注射剂中,这些不得而知的成分是直接被打进了人体血管里的。我国现执行的中药注射剂研发规定中,有一项很关键:以净药材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2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25%;以有效部位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7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80%。但是,另外的百分之几十是什么?会不会有毒副作用或者引起不良反应?这些却不得而知。
, 百拇医药
中药针剂质量参差成分复杂,大量开发“利”字作怪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中药针剂品种多,并不表示它成熟、安全。目前我国的新药政策规定,由固体制剂转注射液,可以当作药物新剂型申报新药,可以重新定价,再加上针剂在医院用量更大,自然利润空间就更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被研制成中药注射剂。然而,中药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提纯,先天即不够稳定。不同的生产工艺,也会造成相同品种的副反应不同。有人对比研究过黄芪注射液,5个不同厂家的产品,指标性物质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却非常显著。
其实无论是鱼腥草还是茵栀黄、刺五加,这几种注射液中的已知有效成分对新生婴幼儿、成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而且疗效确切,所以才可能允许上市。但因为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差别悬殊,如果没有把杂质彻底排除干净,那么注射液中的异性蛋白就可能成为过敏源,导致使用者特别是婴幼儿出现过敏或其他输液反应。据国内一份多达几千例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过百种,中药注射剂被大量投入临床应用。但事实证明,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等,给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年中药注射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医学界对中药注射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 百拇医药
国人偏爱中药注射液,中药不良反应针剂占75%
我国患者对于中药和注射剂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北京一家大医院曾做过一次调研:在注射室进行输液的71名患者中有29人是主动提出注射要求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输液比口服药起效快。西药注射剂、输液的副作用广为人知,因此不少患者将目光集中到中药注射剂上。在百姓心目中,中药安全无毒,把它做成注射剂,无疑见效又快又保险,是种最理想的制剂。部分医务人员也习惯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烧用清开灵,感染用双黄连,心血管病用香丹、刺五加”已成了部分医务人员的临床法则。刺五加注射液是刺五加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可以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长期以来使用这种针剂的多是老年人,出现刺五加注射液过敏的患者极少。但这并不是说纯中药制剂就无毒副作用,也不能说中药制剂就比西药制剂更安全。中药针剂给药途径、药物疗效、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制剂,它取自中药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在使用时应该重视既是“注射液”,就容易出现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目前临床常用中药除了汤剂以外还有硬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等很多其他剂型,据不完全统计达43种之多。资料表明,除针剂外,其他42种剂型不良反应只占了25%,注射剂一个剂型不良反应占75%。因此认为,使用中药过程中,能口服解决问题的,不用中药针剂,因为口服液使用人体还有消化系统这一屏蔽,而注射液直接进入血管,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十分危险。关于中药的药效,老中医早有论断:单体素不如单味药,单味药不如复方药,复方成药不如辨证用药。因此提倡尽量用汤剂,以化学提纯的单体代替中药应用本身就偏离了中医的传统理论。
中药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注射要慎之又慎
不学医的人可能不十分清楚口服药和静脉用药二者之间安全性的显著区别。对于口服药来说,人体的胃肠道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有毒物质在人体胃肠道就可能引起人体感觉不适,从而使人体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况且很多有毒成分胃肠道是不吸收的,这样的成分口服则不产生毒性。而药物一旦进入了静脉之后,很快被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毒物质立即就能发作产生致命的急性毒性反应,它们最后的出路也只有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一旦超过了肝、肾解毒排毒能力,就有可能产生慢性蓄积中毒。抛开药品质量不说,光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就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在看似透明的输液液体中,其实还含有许多不溶性微粒。另外在临床准备及添加药物等操作步骤中,环境污染和人员操作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灰尘、细菌、唾液等微粒有机会进入药液。更何况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差别悬殊。所以,中药用大锅熬点汤喝喝(包括中药口服液)相对安全,静脉注射确实要慎之又慎!(卫一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