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警戒
编号:11741025
重视硝酸酯类药物引起的损伤

     □顾复生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物,还是解除冠脉痉挛的救命药。该药虽然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临床发挥作用,即使在诸多新药不断涌现的21世纪,也仍然难以否定该药物的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的临床应用充分显示了其疗效。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容量血管,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从而降低心肌的耗氧量;较大剂量时,硝酸酯类药物也能够扩张动脉系统,降低心脏的后负荷,进一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硝酸酯类药物还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所以,硝酸酯药物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其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近年来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有一些新的进展。比如,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由于其结构的变化与硝酸异山梨酯(ISDN)相比,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ISDN生物利用度只有20%~30%,而ISMN的生物利用度几乎达到100%),半衰期显著延长(ISMN的半衰期为4~5小时,ISDN半衰期约为30分钟),使得每天的给药次数可以减少到一日两次。

    值得注意的是,硝酸酯类药物也可能会带来损伤。

    有机硝酸酯进入体内后,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处经生物转化后生成一氧化氮(NO),后者可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环磷酸鸟苷(cGMP)增加而引起血管壁松弛,NO是硝酸酯类药物引起损伤的一个重要环节。上世纪80年代发现NO的血管舒张功能后,又有研究发现胞浆内存在的超氧阴离子O2-和NO反应可生成有害的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O2-生成增多以及心肌灌注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激活,会导致ONOO-大量生成。另外,过量硝酸酯可耗竭平滑肌细胞形成NO必需的巯基,从而影响平滑肌舒张功能,自然会影响到心肌供血。

    目前,由于临床医师对这些NO相关研究结果不太熟悉或不太重视,临床上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普遍存在。如对非冠心病或心绞痛的胸痛、胸闷患者静点硝酸酯;对已无心肌缺血发作的患者,如冠脉介入或冠脉搭桥术后、心肌梗死但已无心肌缺血症候等,仍然长期口服硝酸酯;对同一患者用药不断加量,或随意更改剂型;静点硝酸酯外,还口服单硝酸普通剂型加缓释剂型,甚至还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国内外不同厂家的硝酸酯剂量不同,而临床医师多是药房有什么就开什么,很少考虑剂量是否合适。另外,血压正常的“胸闷”患者口服硝酸酯类药物会偶尔出现低血压状态或剧烈头痛,但临床医师不太注意这一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有鉴于此,唤起临床医师对硝酸酯类药物全面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心内科医师应重视这一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避免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功能损伤的情况出现。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教授), 百拇医药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