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熟食吃着放心吗
美味诱人的卤肉、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菜、制作精美的各式甜点……现如今,超市内的自制食品几乎涵盖了家庭烹饪的各个方面。对老百姓来说,可以“一站式”购齐所需的饭菜,的确是方便又省心。但这些主要依靠手工制作或现场加工的自制食品,真能吃着放心吗?
日前,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我国首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家乐福、物美、易初莲花在内的全国32家大型连锁超市中,41%的超市,其自制食品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5%左右,但不少自制食品却存在着保质期不明、卫生不合格、细菌数超标等问题。
自制食品五大猫腻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京客隆、家乐福、沃尔玛、万惠等多家连锁大型超市,发现自制食品俨然已经成为超市的主打。记者在每家超市的熟食柜台前分别观察了2个多小时,发现在馒头、面条、冷切肉、香肠、炸鸡及各式凉菜、糕点等食品的制作、售卖过程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 http://www.100md.com
所有食物都说是“当天生产”。用包装日期取代生产日期来蒙蔽消费者是许多超市采用的“障眼法”。记者发现,无论是买包子、面条等主食,还是酱牛肉、香肠等熟食,超市工作人员通常都是在称重后,再往塑料袋上打上一个日期,这个日期显示的虽然是当天的日子,但那些放在冷柜中的食物究竟是哪天生产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我昨天刚从超市买的馒头,今天吃早饭时一看,竟然发霉了!”王阿姨是专程来超市退货的。记者看到,在她手中那袋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9年3月3日12:00,保质期2天。而面对王阿姨和记者的质询:“当天卖不完的食品怎么处理时?”超市工作人员的回答却是“不清楚”。保质期限各家不同。 调查中记者发现,超市在自制食品的保质期设定上是“各自为政”的。同样是豆腐,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其规定的保质期是5小时,而另外一家超市则规定为一天。记者在前一家超市调查时,豆腐已在柜台里躺了将近4个小时,不知道在剩下的1个小时中是否能顺利卖出去,而即便卖出去,消费者也并非马上下锅制作并食用。这样一来,就远远超过了保质期。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答案是“由于制作工艺和保存设备不一样,每家超市要求的保质期都不同。”这种答案,也让消费者无从判断。
, 百拇医药
糕点没有配料表。在某超市糕点区,记者随手拿起一包瑞士卷,发现标签上除了名称、重量、包装日期、价格以外,并没有别的标识。尤其是没有配料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更无从知晓。
据了解,多项国家标准都对食品包装、标识等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自制食品也在其约束范围内。其中,《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指出,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显然,超市自制食品标识的“缩水”并不合情合理。
工作人员忽略卫生细节。多数超市自制食品的经营者都办了卫生许可证,采取封闭式销售管理,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帽子等卫生防疫设施,但执行过程并不规范。
记者在一家超市现切现卖的熟食柜台前,发现工作人员的口罩仅是兜在下巴上摆个样子,大声吆喝着顾客来买,而在操作过程中还一直对着食品说话,唾沫横飞;制作馒头、豆腐等食品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没有佩戴手套;工作人员把用来蒸豆腐的纱布,拿来擦了擦桌子,而后继续铺在豆腐上。在另一家超市记者发现,虽然也专门设计了透明操作间,但却只是摆设,烹饪场所选在了后面封闭的操作间里,消费者无从监督食品的制作过程。
, 百拇医药
凉菜售卖期超过4小时。根据商务部发布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这是因为凉菜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并腐烂的。而当记者下午走访几家超市时,均被告知凉菜制作于清晨,已经远远超过4小时。采访中,多数超市工作人员和被访的市民均对“凉菜4小时必须卖完”的规定一无所知,他们认为凉菜售卖期只要不超过一天就好。
自制食品无章可循
“目前来看,超市自制食品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对《生命时报》记者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超市自制食品经营方式多元化,有的承租给个人或单位,有的是食品公司提供半成品,超市人员进行现场切分加工,这种经营方式无疑影响管理力度。这些租赁柜台规模小、分散、缺乏统一性,难免有个别承包者见利忘义,企图在食品卫生上蒙混过关。
中国市场学会专家韩亮则表示,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数百种食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这一规定却没有将超市自制食品纳入范围,监管上一直存在漏洞。而在采访中,位于百盛商场地下超市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超市卫生状况也不能一概而论,有好有坏,目前,多数超市执行的是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并未对超市自制食品的生产销售提出具体的卫生标准,希望统一的行业规范能够尽早出台。
, 百拇医药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队长谭梁之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超市、联合经营的厂家以及监督部门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超市是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严格把住租户入店关,提高门槛;其次要对食品制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后是要加强现场监管,严格处理违规事件。而厂家作为第二责任人,应承担自己提供的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卫生安全责任。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坚决不手软。
购买时应该注意啥
而面对超市中种类繁多的自制食品,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给大家支了几招:
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警惕超市的打折促销、买荤送素等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傍晚、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安全指数不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大量的此类食品。
凉拌菜尽量少吃,这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如果买了,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作用。
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色素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
买任何食品时都要注意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完整,同时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尽量不要买。
此外,黄国雄也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质量问题后向超市投诉或者向工商部门举报,及时反馈也是对以后的消费者负责。▲,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李颖慧)
日前,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我国首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家乐福、物美、易初莲花在内的全国32家大型连锁超市中,41%的超市,其自制食品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5%左右,但不少自制食品却存在着保质期不明、卫生不合格、细菌数超标等问题。
自制食品五大猫腻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京客隆、家乐福、沃尔玛、万惠等多家连锁大型超市,发现自制食品俨然已经成为超市的主打。记者在每家超市的熟食柜台前分别观察了2个多小时,发现在馒头、面条、冷切肉、香肠、炸鸡及各式凉菜、糕点等食品的制作、售卖过程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 http://www.100md.com
所有食物都说是“当天生产”。用包装日期取代生产日期来蒙蔽消费者是许多超市采用的“障眼法”。记者发现,无论是买包子、面条等主食,还是酱牛肉、香肠等熟食,超市工作人员通常都是在称重后,再往塑料袋上打上一个日期,这个日期显示的虽然是当天的日子,但那些放在冷柜中的食物究竟是哪天生产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我昨天刚从超市买的馒头,今天吃早饭时一看,竟然发霉了!”王阿姨是专程来超市退货的。记者看到,在她手中那袋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9年3月3日12:00,保质期2天。而面对王阿姨和记者的质询:“当天卖不完的食品怎么处理时?”超市工作人员的回答却是“不清楚”。保质期限各家不同。 调查中记者发现,超市在自制食品的保质期设定上是“各自为政”的。同样是豆腐,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其规定的保质期是5小时,而另外一家超市则规定为一天。记者在前一家超市调查时,豆腐已在柜台里躺了将近4个小时,不知道在剩下的1个小时中是否能顺利卖出去,而即便卖出去,消费者也并非马上下锅制作并食用。这样一来,就远远超过了保质期。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答案是“由于制作工艺和保存设备不一样,每家超市要求的保质期都不同。”这种答案,也让消费者无从判断。
, 百拇医药
糕点没有配料表。在某超市糕点区,记者随手拿起一包瑞士卷,发现标签上除了名称、重量、包装日期、价格以外,并没有别的标识。尤其是没有配料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更无从知晓。
据了解,多项国家标准都对食品包装、标识等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自制食品也在其约束范围内。其中,《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指出,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显然,超市自制食品标识的“缩水”并不合情合理。
工作人员忽略卫生细节。多数超市自制食品的经营者都办了卫生许可证,采取封闭式销售管理,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帽子等卫生防疫设施,但执行过程并不规范。
记者在一家超市现切现卖的熟食柜台前,发现工作人员的口罩仅是兜在下巴上摆个样子,大声吆喝着顾客来买,而在操作过程中还一直对着食品说话,唾沫横飞;制作馒头、豆腐等食品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没有佩戴手套;工作人员把用来蒸豆腐的纱布,拿来擦了擦桌子,而后继续铺在豆腐上。在另一家超市记者发现,虽然也专门设计了透明操作间,但却只是摆设,烹饪场所选在了后面封闭的操作间里,消费者无从监督食品的制作过程。
, 百拇医药
凉菜售卖期超过4小时。根据商务部发布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这是因为凉菜是最容易滋生细菌并腐烂的。而当记者下午走访几家超市时,均被告知凉菜制作于清晨,已经远远超过4小时。采访中,多数超市工作人员和被访的市民均对“凉菜4小时必须卖完”的规定一无所知,他们认为凉菜售卖期只要不超过一天就好。
自制食品无章可循
“目前来看,超市自制食品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对《生命时报》记者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超市自制食品经营方式多元化,有的承租给个人或单位,有的是食品公司提供半成品,超市人员进行现场切分加工,这种经营方式无疑影响管理力度。这些租赁柜台规模小、分散、缺乏统一性,难免有个别承包者见利忘义,企图在食品卫生上蒙混过关。
中国市场学会专家韩亮则表示,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数百种食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这一规定却没有将超市自制食品纳入范围,监管上一直存在漏洞。而在采访中,位于百盛商场地下超市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超市卫生状况也不能一概而论,有好有坏,目前,多数超市执行的是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并未对超市自制食品的生产销售提出具体的卫生标准,希望统一的行业规范能够尽早出台。
, 百拇医药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队长谭梁之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超市、联合经营的厂家以及监督部门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超市是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严格把住租户入店关,提高门槛;其次要对食品制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后是要加强现场监管,严格处理违规事件。而厂家作为第二责任人,应承担自己提供的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卫生安全责任。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坚决不手软。
购买时应该注意啥
而面对超市中种类繁多的自制食品,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给大家支了几招:
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警惕超市的打折促销、买荤送素等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傍晚、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安全指数不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大量的此类食品。
凉拌菜尽量少吃,这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如果买了,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作用。
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色素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
买任何食品时都要注意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完整,同时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尽量不要买。
此外,黄国雄也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质量问题后向超市投诉或者向工商部门举报,及时反馈也是对以后的消费者负责。▲,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李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