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辰服药,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用药不仅要对症,还要得法,其中服药的时辰就很有讲究。古人将一天平分为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的二十四个小时。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连,也就是说,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经脉“值班”, 中医叫做“子午流注”。只有根据时辰规律服用药物,才能发挥其最大药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午宜服补阳药。清晨人体阳气开始生长,正午时分阳气隆盛,入夜则阳气内敛。由于上午正是阳长阴消的时刻,阳虚者此时服用补阳药最合适。
7—9点宜服胃药。胃主受纳,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在胃气的推动下,降到肠道。若胃气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呕吐等症状。早上7—9点(辰时)是胃经“值班”,此时足阳明胃经最旺、胃气最活跃,宜服香砂养胃丸等调理肠胃的药物。
9—11点宜服健脾药。脾主运化,与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9—11点(巳时)是脾经当令,脾运化功能不佳或脾胃不和的患者,此时服用健脾药最佳,如人参健脾丸等。
10点宜服降压药。11—13点(午时)阳气最盛,是高血压患者的魔鬼时间,所以高血压、眼底出血、脑出血患者应在上午十点服用牛黄降压丸等降压药。
17—19点宜服补肾药、养阴药。肾经最旺的酉时(17—19点),正是阴长阳消的时刻,宜温补肾阳、滋补肾阴。这个时辰服用滋阴补肾药,如六味地黄丸,对补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点宜服补气药。23点至1点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此时阳气开始生发,但是很微弱。子时是气降至最低的时候,气虚的患者要在晚上十点服用补气药,到子时正好发挥药效。
总之,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考虑到疾病的生物节律性特点,所以西药也适用时辰服药法。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和西药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个小时。▲,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 力)
上午宜服补阳药。清晨人体阳气开始生长,正午时分阳气隆盛,入夜则阳气内敛。由于上午正是阳长阴消的时刻,阳虚者此时服用补阳药最合适。
7—9点宜服胃药。胃主受纳,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在胃气的推动下,降到肠道。若胃气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呕吐等症状。早上7—9点(辰时)是胃经“值班”,此时足阳明胃经最旺、胃气最活跃,宜服香砂养胃丸等调理肠胃的药物。
9—11点宜服健脾药。脾主运化,与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9—11点(巳时)是脾经当令,脾运化功能不佳或脾胃不和的患者,此时服用健脾药最佳,如人参健脾丸等。
10点宜服降压药。11—13点(午时)阳气最盛,是高血压患者的魔鬼时间,所以高血压、眼底出血、脑出血患者应在上午十点服用牛黄降压丸等降压药。
17—19点宜服补肾药、养阴药。肾经最旺的酉时(17—19点),正是阴长阳消的时刻,宜温补肾阳、滋补肾阴。这个时辰服用滋阴补肾药,如六味地黄丸,对补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点宜服补气药。23点至1点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此时阳气开始生发,但是很微弱。子时是气降至最低的时候,气虚的患者要在晚上十点服用补气药,到子时正好发挥药效。
总之,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考虑到疾病的生物节律性特点,所以西药也适用时辰服药法。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和西药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个小时。▲,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