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更多 > 乌梅丸资料 > 正文
编号:11744183
乌梅丸治愈顽固性_胀.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19kb)。

    不期进药 1 剂后其痒明显减轻, 续用 2 剂, 痒止纳

    增, 诸症尽愈。

    2 急性胰腺炎

    王某, 男, 38 岁, 工人, 1995 年 9 月 18 日就诊。

    1 周前因食油腻之物, 当晚两胁肋胀痛难忍, 继之

    呕吐泄泻, 发热。翌日入我院查B 超报告: 急性胰

    腺炎。遂在急诊科用 5%糖盐水加氨苄青霉素 5g,氟美松 10mg, 诺氟沙星注射液 250m l,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并用止呕、解痉止痛剂治疗 6 天, 病情改

    善不明显。故延余求中药治疗。现症: 右胁肋疼痛阵

    作, 按之痛甚, 胃脘痞闷, 恶心, 口苦干, 不欲饮食,小便黄, 大便溏而不爽, 寒热往来 (T 3712℃~

    3815℃) , 舌暗红, 苔薄腻, 黄白相兼, 脉弦缓。投小

    柴胡汤加味: 柴胡 15g, 法半夏 15g, 炒黄芩 15g, 党

    参 15g, 藿香 12g, 佩兰 15g, 元胡 15g, 郁金 12g, 茯

    苓30g, 陈皮15g, 红枣10g, 生姜片10g, 甘草6g。进

    药 2 剂, 胁痛明显减轻, 纳增, 恶寒消失, 发热亦减

    (T 最高在 3714℃)。药已中的, 续投上方 2 剂, 胁

    痛消失, 饮食复常, 寒热止, 二便调。复查B 超报

    告: 肝胆脾胰未见异常。嘱勿过食辛辣油腻之品。随

    访至今未复发。

    3 风湿热高热

    朱某, 女, 46 岁, 教师, 1997 年 6 月 9 日就诊。

    10 天前, 劳累汗出在河中洗浴, 当晚寒颤高热

    (T 4012℃) , 在本乡医院西药输液 3 天无效。急入

    县人民医院就治。经实验室检查诊为风湿热合并心

    肌炎, 先后用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和解热剂治疗 1

    周, 其间除用解热剂后微有汗出, 体温降至 3815℃

    外, 其它时间体温在 39~ 41℃之间, 且虽气候炎热

    而身无汗出, 阵阵恶寒。家属欲求中药治疗而转入

    我院, 延余诊之。诊见: 面红目赤, 恶寒高热

    (T 3918℃) , 无汗, 皮肤灼热, 呼吸喘促, 神疲懒言,口苦咽干, 渴饮不多, 恶心纳呆, 脘胁胀满, 周身困

    痛, 四肢酸楚, 舌红, 苔薄黄燥, 脉轻取弦大而数, 重

    按无力。观脉症患者为三阳合证, 治疗较为棘手, 姑

    以和解少阳、调理枢机为治。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味:

    柴胡 15g, 法半夏 12g, 黄芩 15g, 西洋参 10g (另

    炖) , 生石膏 30g, 知母 15g, 桂枝 10g, 川羌 10g, 竹

    茹10g, 焦麦芽30g, 大枣10g, 生姜片10g, 甘草6g。

    服药 1 剂, 当晚即周身微微汗出, 体温降至

    3716℃, 身痛顿减, 已不恶寒。翌日9 时许患者发热

    恶寒又作, 测体温 3814℃, 嘱急服上方汤剂 300m l,40 分钟后体温为3718℃, 1 个小时后为3712℃。药

    已中病, 效不更方, 原方略作加减又服3 剂, 恶寒发

    热消失, 具症悉解, 病愈出院。

    按:《伤寒论》 103 条云:“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 不必悉具”。上述三案虽有病名之

    异, 主证不同, 但均具有“口苦咽干, 恶心纳呆, 胸胁

    满闷”等少阳症状, 案 2、案 3 又有“寒热往来”、“恶

    寒高热”之少阳主证。故均投小柴胡汤加味治之而

    获速愈。本方在用药方面攻补相兼, 寒热并用, 既能

    和解少阳, 疏利肝胆, 又有健脾益气, 降逆和胃, 如

    此使三焦疏利, 上下调达, 内外宣通, 气机和畅, 虽

    不治痒而痒自去, 不止痛而痛自除, 不退热而热自

    消。

    ( 收稿日期 1997 10 27 )

    乌梅丸治愈顽固性月真胀

    余国俊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614000)

    主题词 肠胃胀气? 中药疗法 乌梅丸? 治疗应用

    乌梅丸是《伤寒论》中治疗蛔厥的主方, 用来治

    疗月真胀, 似不可思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