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266kb)。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一词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 、腹痛。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 病因可能有:
一、感染因素
二、遗传因素
三、免疫因素
四、精神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食物抗原 非特异性促发因素
※ 肠道炎症病变常发生在细菌密度高的部位
※ 产生多肽化学趋化物质(如FMLP、LPS和PG-PS),能刺激上行调节的炎症介质释放
※ 某些细菌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分子结构相 似,对易感者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 实验动物在无菌条件下不能诱发肠炎,提示细菌及其产物在IBD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遗传因素
发病率在种族、血缘亲属间有明显差异
※ 家族发病率高,29.4%~34%有家族史
※ 单卵双胎同胞发病率高于双卵双胎同胞
※ 一级亲属发病率高
※ 种族差异:白种人发病率>黑种人;
※ 常伴某些己知遗传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银屑病等)
※ 遗传基因不同:CUC与HLA-DR2相关联,Crohn氏病与HLA-DQB1相关联
三、免疫因素
促发因素 易感者,激发肠粘膜亢进的免疫炎症反应。
※ 抗自身抗体
※ T淋巴细胞异常改变
※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异常改变
※ 免疫球蛋白异常改变
※ 补体系统异常改变
※ 粘附分子异常改变
※ 细胞因子异常改变
※ 免疫方法复制成功UC动物模型
免疫调节紊乱-传统观点
CD4+T细胞/CD8+T细胞功能紊乱
CD4+T是辅助细胞诱导亚群,能与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Ⅱ(MHC Ⅱ或HLA Ⅱ)类分子结合;CD8+T细胞是抑制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亚群,能与MHC Ⅰ或HLA Ⅰ类分子结合,二者平衡失调可造成结肠组织免疫损伤。
免疫调节紊乱-最新认识
调节性T细胞/致病性T细胞(Tr/Tp)平衡紊乱
传统理论把CD4+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最新观点把CD4+T细胞分为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和致病性T细胞(Tp细胞)。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某些原因,机体既不能将抗原特异性T细胞剔除,又不能产生足够的Tr细胞来限制Tp细胞,使机体或肠道接触很微量的特异性抗原刺激也能触发强烈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免疫反应而造成肠道局部组织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前列腺素、白三烯、组织胺、缓激肽、干扰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介素1及神经肽等炎性介质的参与有关,它们有的增加血管通透性,有的为向化物质,有的调节免疫反应,目前所有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都与抑制炎性介质的作用有关
前列腺素(PG)
是由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途径产生,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时,结肠粘膜组织和肠分泌物中的PG含量明显增加,它可抑制Na+、K+-ATP酶,阻止钠离子重吸收而引起腹泻。
白三烯(LI)
在炎症反应中为介质中最强者,它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途径产生,其主要产物为LTB4,有向化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中性白细胞聚集及脱颗粒作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结肠粘膜LTB4含量可50倍于正常粘膜,LTC4等合成也有增加。白三烯并不启动炎症反应,但它参与吸引血循环中的中性白细胞进入肠粘膜,使炎症加重。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是内源性磷脂,由炎细胞与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它刺激血小板及中性白细胞聚集、向化及脱粒,制造介质,还诱导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的释放,在肠道内可引起缺血性肠坏死。
白介素-1
是巨噬细胞受激活所产生的单核因子,曾称之为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它有多种生物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合成IL-1明显增多,它可使局部炎细胞释放PG和PAF,参与结肠炎性反应。
神经肽类
P物质和神经调节素K物质为速激肽中帮助调节炎症及免疫反应的物质。P物质还有扩血管作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段的各层最近发现其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均表达高水平的 P物质受体结合点。正常肠段肠粘膜只有较大的浆膜动脉有少许这种受体结合点,而溃结中炎症结肠粘膜P物质浓度高出正常2倍,提示P物质可能参与溃结的发病机制。
四、精神因素
本病因紧张、劳累而诱发发作,患者常有精神抑郁和焦虑表现。
国家 时 间 发病率 患病率
(每10万人口) (每10万人口)
美国 1960-1979 3-14.3 39
欧州 1951-1993 1.5-13.1 21.4-23.4
新加坡 ? ? 8.6
日本 1984-1991 1.95 7.85-18.12
南非 1980-1984 1.9-17.0 ?
文士域 1956(中华内科杂志) 23 例
任奇羡 1955(广东医学) 44 例
巫协宁 1979(上海医学) 117例
杭州全国消化会议 1978 337例
成都全国肠病研讨会 1986 581例
太原全国肠病会议 1993 3065例
江西全国肠病会议 1996 1412例
西安全国消化会议 1999 1627例
江学良 1981-2000 10218例 ......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一词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 、腹痛。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 病因可能有:
一、感染因素
二、遗传因素
三、免疫因素
四、精神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食物抗原 非特异性促发因素
※ 肠道炎症病变常发生在细菌密度高的部位
※ 产生多肽化学趋化物质(如FMLP、LPS和PG-PS),能刺激上行调节的炎症介质释放
※ 某些细菌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分子结构相 似,对易感者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 实验动物在无菌条件下不能诱发肠炎,提示细菌及其产物在IBD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遗传因素
发病率在种族、血缘亲属间有明显差异
※ 家族发病率高,29.4%~34%有家族史
※ 单卵双胎同胞发病率高于双卵双胎同胞
※ 一级亲属发病率高
※ 种族差异:白种人发病率>黑种人;
※ 常伴某些己知遗传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银屑病等)
※ 遗传基因不同:CUC与HLA-DR2相关联,Crohn氏病与HLA-DQB1相关联
三、免疫因素
促发因素 易感者,激发肠粘膜亢进的免疫炎症反应。
※ 抗自身抗体
※ T淋巴细胞异常改变
※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异常改变
※ 免疫球蛋白异常改变
※ 补体系统异常改变
※ 粘附分子异常改变
※ 细胞因子异常改变
※ 免疫方法复制成功UC动物模型
免疫调节紊乱-传统观点
CD4+T细胞/CD8+T细胞功能紊乱
CD4+T是辅助细胞诱导亚群,能与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Ⅱ(MHC Ⅱ或HLA Ⅱ)类分子结合;CD8+T细胞是抑制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亚群,能与MHC Ⅰ或HLA Ⅰ类分子结合,二者平衡失调可造成结肠组织免疫损伤。
免疫调节紊乱-最新认识
调节性T细胞/致病性T细胞(Tr/Tp)平衡紊乱
传统理论把CD4+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最新观点把CD4+T细胞分为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和致病性T细胞(Tp细胞)。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某些原因,机体既不能将抗原特异性T细胞剔除,又不能产生足够的Tr细胞来限制Tp细胞,使机体或肠道接触很微量的特异性抗原刺激也能触发强烈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免疫反应而造成肠道局部组织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前列腺素、白三烯、组织胺、缓激肽、干扰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介素1及神经肽等炎性介质的参与有关,它们有的增加血管通透性,有的为向化物质,有的调节免疫反应,目前所有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都与抑制炎性介质的作用有关
前列腺素(PG)
是由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途径产生,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时,结肠粘膜组织和肠分泌物中的PG含量明显增加,它可抑制Na+、K+-ATP酶,阻止钠离子重吸收而引起腹泻。
白三烯(LI)
在炎症反应中为介质中最强者,它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途径产生,其主要产物为LTB4,有向化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中性白细胞聚集及脱颗粒作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结肠粘膜LTB4含量可50倍于正常粘膜,LTC4等合成也有增加。白三烯并不启动炎症反应,但它参与吸引血循环中的中性白细胞进入肠粘膜,使炎症加重。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是内源性磷脂,由炎细胞与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它刺激血小板及中性白细胞聚集、向化及脱粒,制造介质,还诱导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的释放,在肠道内可引起缺血性肠坏死。
白介素-1
是巨噬细胞受激活所产生的单核因子,曾称之为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它有多种生物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合成IL-1明显增多,它可使局部炎细胞释放PG和PAF,参与结肠炎性反应。
神经肽类
P物质和神经调节素K物质为速激肽中帮助调节炎症及免疫反应的物质。P物质还有扩血管作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段的各层最近发现其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均表达高水平的 P物质受体结合点。正常肠段肠粘膜只有较大的浆膜动脉有少许这种受体结合点,而溃结中炎症结肠粘膜P物质浓度高出正常2倍,提示P物质可能参与溃结的发病机制。
四、精神因素
本病因紧张、劳累而诱发发作,患者常有精神抑郁和焦虑表现。
国家 时 间 发病率 患病率
(每10万人口) (每10万人口)
美国 1960-1979 3-14.3 39
欧州 1951-1993 1.5-13.1 21.4-23.4
新加坡 ? ? 8.6
日本 1984-1991 1.95 7.85-18.12
南非 1980-1984 1.9-17.0 ?
文士域 1956(中华内科杂志) 23 例
任奇羡 1955(广东医学) 44 例
巫协宁 1979(上海医学) 117例
杭州全国消化会议 1978 337例
成都全国肠病研讨会 1986 581例
太原全国肠病会议 1993 3065例
江西全国肠病会议 1996 1412例
西安全国消化会议 1999 1627例
江学良 1981-2000 1021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26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