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双簧戏收场了
★三月六日,卫生部在公告中指出,在牛奶中添加β-内酰胺酶,已被列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打击整治的范围。
★四月二十二日,卫生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出台强硬政策: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要求乳品业和餐饮业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在用药期和休药期内奶牛产的生鲜牛乳。
★四月二十六日,卫生部再次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乳制品中添加解抗剂即β-内酰胺酶。
★五月七日北京商家开始对贴有“无抗奶”标识的奶制品进行下架处理。
日前,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机构出台强硬政策,对“无抗奶”之说“贴”上了“封条”。原因,一是企业炒作“无抗奶”误导了消费者,造成其心理恐慌;二是有调查显示,在5个厂家生产的38份牛奶样品中,有63.2%检出β-内酰胺酶即解抗剂。这是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掩盖了牛奶中抗生素的真实含量。这使得“无抗奶”与解抗剂的“双簧戏”在忽悠消费者三年后被迫收场。本期刊登一组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清楚地认识“无抗奶”和解抗剂。——编 者
, http://www.100md.com
行业协会 厂家商业炒作
“无抗奶”如今又成社会关注焦点。“‘无抗奶’当然比‘有抗奶’好,因为没有抗生素,对人体就无害!”这是大多数老百姓对“无抗奶”的看法。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专家却不完全认同这一看法。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认为:“无抗奶”尤其是“100%无抗”的说法,纯属厂家商业炒作,目的不过是打击竞争对手而已。一个人吃一年有抗奶的药物残留还不如打一次抗生素(指青霉素、连霉素)体内残留得多。再说,全国到底有多少奶牛打了抗生素?打了抗生素的奶牛又残留多少药物?这些基本数据目前并没有人调查清楚。但有两点是明确,一是炒作“无抗奶”概念没有意义,二是“有抗奶”如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费者就不必恐慌。(许 瑞 詹 强)
有抗 无抗 自己测
□ 张庆春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心主任
, 百拇医药
普通消费者很难从乳品的外表、味道来判断其中是否有抗生素。不过可以利用发酵法自己检测,方法是:
消毒 将两把茶匙、两双筷子、一个不锈钢杯、一个有盖玻璃瓶放入水中煮沸杀菌,冷却后备用。
加热牛奶 用一把茶匙取20匙鲜牛奶,放于不锈钢杯中,烧开,并保温3分钟。在加热时,用一双筷子不断搅拌,防止牛奶结块;火力不要太猛,以免烧焦牛奶。
接种 将牛奶倒入玻璃瓶中盖好盖,自然冷却至38℃(用手触摸玻璃瓶外壁感觉接近体温即可);然后,用另一把干净的茶匙取一匙酸奶(要用大企业近期生产的酸奶,以保证质量)放入牛奶中,用另一双干净的筷子搅匀。
培养 将盛有牛奶的玻璃瓶的盖子拧紧,放于温室中发酵培养,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在玻璃瓶外面,温度保持在20℃~38℃之间,而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培养效果。大约发酵培养6小时~12小时就可以看结果了,温度越高发酵培养所用的时间越短。
, http://www.100md.com
牛奶经发酵培养,如果成为凝固、有乳酪香的酸奶,就证明所检测的牛奶中没有抗生素;如果牛奶没有发酵成酸奶则很可能含有抗生素,当然,也可能是温度没控制好所致。
解读 β-内酰胺酶
□ 王旭峰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食品检验专业主任
在解读β-内酰胺酶之前,不得不先说说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在牛乳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按照国家规定,奶牛使用抗生素药物后一定时间内的乳汁,不得作为供人食用的原料。同时,国家在《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对生鲜牛乳中不同种类抗生素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就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环境而言,牛奶较难达到绝对无抗生素,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抗生素分解剂。它能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就是β-内酰胺酶简称解抗剂。
, 百拇医药
应用β-内酰胺酶分解牛奶中抗生素的风险在于:一是β-内酰胺酶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在食品中添加,尚未无研究数据;二是在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可能残留其他有害物质;三是这种做法纵容了奶牛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
防解抗剂 北京下架“无抗奶”
北京各大超市日前全线清点、下架“无抗奶”。这缘于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出叫停“无抗奶”宣传的公告;并且自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将开始依法查处。
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无抗奶”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它的质量可能比普通奶更好。而企业嚷嚷了七年的“无抗奶”为什么现在突然被叫停?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叫停“无抗奶”是缘于添加剂问题。今年3月,卫生部在网站上公布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其中指出,β-内酰胺酶(又称抗生素分解剂、解抗剂)可以用来掩盖牛奶中的抗生素,以冒充“无抗奶”。
, 百拇医药
“解抗剂的作用就是将有抗生素牛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顺利通过检测”,分析人士就此表示。此次官方叫停“无抗奶”其实是为了防止部分企业在牛奶中使用解抗剂以达到“无抗”。
“原奶中确实存在抗生素超标问题”,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他指出,国家应出台更详细的奶制品抗生素标准,明确规定含有抗生素的原奶应予以拒收;并针对一些不法企业、个人添加分解抗生素添加剂的行为,加大检测力度。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杨 滨)
相关链接
无抗奶
人吃了有抗生素的乳制品后体内会残留抗生素,过敏体质者还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影响健康。
为此,我国现行《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强制规定,抗生素残留列为必备检测项目。抗生素残留达标的生鲜牛乳: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为“阴性”,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极限值为0.1毫克/千克牛乳。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乳业协会专家解释:“无抗(奶)”是通俗说法,正式说法是抗生素残留达标(奶)。因为“有抗”或“无抗”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
为什么要强制“无抗”?大量事实证明滥用抗生素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直接危害。而人们除了从医疗途径可能受到抗生素危害之外,通过日常食品摄入也是一条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制执行“无抗”食品标准,无疑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一种有力保护。
解抗剂
目前,我国抗生素含量超标的“有抗奶”仍广泛存在。由于青霉素是目前治疗牛乳腺炎的首选药物,因此也是牛奶中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此时抗生素分解剂即解抗剂(β-内酰胺酶)就派上用场了。一支几十元的解抗剂可分解4吨到5吨牛奶中的抗生素。而1吨“无抗奶”的收购价格比“有抗奶”高出近千元,因此企业使用抗生素分解剂明显节约了生产成本。
另外,用含抗生素的原奶做酸奶或乳酪时,残留的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发酵,从而影响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了解抗剂后,“有抗奶”就能加工成质量达标的酸奶或乳酪,会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利润。, http://www.100md.com
★四月二十二日,卫生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出台强硬政策: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要求乳品业和餐饮业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在用药期和休药期内奶牛产的生鲜牛乳。
★四月二十六日,卫生部再次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乳制品中添加解抗剂即β-内酰胺酶。
★五月七日北京商家开始对贴有“无抗奶”标识的奶制品进行下架处理。
日前,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机构出台强硬政策,对“无抗奶”之说“贴”上了“封条”。原因,一是企业炒作“无抗奶”误导了消费者,造成其心理恐慌;二是有调查显示,在5个厂家生产的38份牛奶样品中,有63.2%检出β-内酰胺酶即解抗剂。这是我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掩盖了牛奶中抗生素的真实含量。这使得“无抗奶”与解抗剂的“双簧戏”在忽悠消费者三年后被迫收场。本期刊登一组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清楚地认识“无抗奶”和解抗剂。——编 者
, http://www.100md.com
行业协会 厂家商业炒作
“无抗奶”如今又成社会关注焦点。“‘无抗奶’当然比‘有抗奶’好,因为没有抗生素,对人体就无害!”这是大多数老百姓对“无抗奶”的看法。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专家却不完全认同这一看法。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认为:“无抗奶”尤其是“100%无抗”的说法,纯属厂家商业炒作,目的不过是打击竞争对手而已。一个人吃一年有抗奶的药物残留还不如打一次抗生素(指青霉素、连霉素)体内残留得多。再说,全国到底有多少奶牛打了抗生素?打了抗生素的奶牛又残留多少药物?这些基本数据目前并没有人调查清楚。但有两点是明确,一是炒作“无抗奶”概念没有意义,二是“有抗奶”如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费者就不必恐慌。(许 瑞 詹 强)
有抗 无抗 自己测
□ 张庆春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心主任
, 百拇医药
普通消费者很难从乳品的外表、味道来判断其中是否有抗生素。不过可以利用发酵法自己检测,方法是:
消毒 将两把茶匙、两双筷子、一个不锈钢杯、一个有盖玻璃瓶放入水中煮沸杀菌,冷却后备用。
加热牛奶 用一把茶匙取20匙鲜牛奶,放于不锈钢杯中,烧开,并保温3分钟。在加热时,用一双筷子不断搅拌,防止牛奶结块;火力不要太猛,以免烧焦牛奶。
接种 将牛奶倒入玻璃瓶中盖好盖,自然冷却至38℃(用手触摸玻璃瓶外壁感觉接近体温即可);然后,用另一把干净的茶匙取一匙酸奶(要用大企业近期生产的酸奶,以保证质量)放入牛奶中,用另一双干净的筷子搅匀。
培养 将盛有牛奶的玻璃瓶的盖子拧紧,放于温室中发酵培养,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在玻璃瓶外面,温度保持在20℃~38℃之间,而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培养效果。大约发酵培养6小时~12小时就可以看结果了,温度越高发酵培养所用的时间越短。
, http://www.100md.com
牛奶经发酵培养,如果成为凝固、有乳酪香的酸奶,就证明所检测的牛奶中没有抗生素;如果牛奶没有发酵成酸奶则很可能含有抗生素,当然,也可能是温度没控制好所致。
解读 β-内酰胺酶
□ 王旭峰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食品检验专业主任
在解读β-内酰胺酶之前,不得不先说说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在牛乳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用于治疗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按照国家规定,奶牛使用抗生素药物后一定时间内的乳汁,不得作为供人食用的原料。同时,国家在《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对生鲜牛乳中不同种类抗生素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就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环境而言,牛奶较难达到绝对无抗生素,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抗生素分解剂。它能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就是β-内酰胺酶简称解抗剂。
, 百拇医药
应用β-内酰胺酶分解牛奶中抗生素的风险在于:一是β-内酰胺酶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在食品中添加,尚未无研究数据;二是在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可能残留其他有害物质;三是这种做法纵容了奶牛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
防解抗剂 北京下架“无抗奶”
北京各大超市日前全线清点、下架“无抗奶”。这缘于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出叫停“无抗奶”宣传的公告;并且自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将开始依法查处。
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无抗奶”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它的质量可能比普通奶更好。而企业嚷嚷了七年的“无抗奶”为什么现在突然被叫停?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叫停“无抗奶”是缘于添加剂问题。今年3月,卫生部在网站上公布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其中指出,β-内酰胺酶(又称抗生素分解剂、解抗剂)可以用来掩盖牛奶中的抗生素,以冒充“无抗奶”。
, 百拇医药
“解抗剂的作用就是将有抗生素牛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顺利通过检测”,分析人士就此表示。此次官方叫停“无抗奶”其实是为了防止部分企业在牛奶中使用解抗剂以达到“无抗”。
“原奶中确实存在抗生素超标问题”,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他指出,国家应出台更详细的奶制品抗生素标准,明确规定含有抗生素的原奶应予以拒收;并针对一些不法企业、个人添加分解抗生素添加剂的行为,加大检测力度。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杨 滨)
相关链接
无抗奶
人吃了有抗生素的乳制品后体内会残留抗生素,过敏体质者还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影响健康。
为此,我国现行《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强制规定,抗生素残留列为必备检测项目。抗生素残留达标的生鲜牛乳: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为“阴性”,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极限值为0.1毫克/千克牛乳。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乳业协会专家解释:“无抗(奶)”是通俗说法,正式说法是抗生素残留达标(奶)。因为“有抗”或“无抗”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
为什么要强制“无抗”?大量事实证明滥用抗生素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直接危害。而人们除了从医疗途径可能受到抗生素危害之外,通过日常食品摄入也是一条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制执行“无抗”食品标准,无疑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一种有力保护。
解抗剂
目前,我国抗生素含量超标的“有抗奶”仍广泛存在。由于青霉素是目前治疗牛乳腺炎的首选药物,因此也是牛奶中最常见的残留抗生素,此时抗生素分解剂即解抗剂(β-内酰胺酶)就派上用场了。一支几十元的解抗剂可分解4吨到5吨牛奶中的抗生素。而1吨“无抗奶”的收购价格比“有抗奶”高出近千元,因此企业使用抗生素分解剂明显节约了生产成本。
另外,用含抗生素的原奶做酸奶或乳酪时,残留的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发酵,从而影响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了解抗剂后,“有抗奶”就能加工成质量达标的酸奶或乳酪,会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利润。, http://www.100md.com